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古代时候韩国是中国的附属国吗”。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是。当时韩国和朝鲜通称为句丽。从唐朝时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明朝时达到鼎盛。并且他们当时使用的是汉字。我们所看到的《大长今》就是明朝是期的故事。
解决方案2:
是的
解决方案3:
不是
在汉武帝时
韩国分辰韩、马韩、矣韩
都要向汉武帝进贡
因矣韩遗传较多中国文化
因此也叫秦韩
即使在元朝,他也不属于
解决方案4:
高句丽民族和中原民族的交往十分频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李大龙研究员称之为“全方位”的交流。比如高句丽和中央王朝的使者往来十分密切,在礼仪制度、宗教、历法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高句丽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今天已消失,不过他们使用汉字书写,使今天的学者能够深入研究。高句丽政权中有大量汉人存在;同样,在唐王朝里,也有不少高句丽人出任要职,比如曾出任安西节度使的名将高仙芝。可见高句丽及其后裔对中央王朝具有认同感。
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於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北部形成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史称古朝鲜。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后来马韩统一三韩,称辰国。
解决方案5:
箕子朝鲜(929年)
1、太祖文圣大王箕子胥余(须臾)(40)
2、庄惠王箕松(25)
3、敬孝王箕询(27)
4、恭贞王箕伯(30)
5、文武王箕椿(28)
6、太原王箕礼(5)
7、景昌王箕庄(11)
8、兴平王箕捉(14)
9、哲威王箕调(18)
10、宣惠王箕索(29)
11、谊襄王箕师(53)
12、文惠王箕炎(50)
13、盛德王箕越(793BC)15
14、悼怀王箕职(778BC)2
15、文烈王箕优(776BC)15
16、昌国王箕睦(761BC)13
17、武成王箕平(748BC)26
18、贞敬王箕阙(722BC)19
19、乐成王箕怀(703BC)28
20、孝宗王箕存(675BC)17
21、天老王箕孝(658BC)24
22、修道王箕襄(立)(634BC)19
23、徽襄王箕迩(通)(615BC)21
24、奉日王箕参(594BC)16
25、德昌王箕仅(578BC)18
26、寿圣王箕翔(云)(560BC)41
27、英杰王箕黎(519BC)16
28、逸民王箕冈(503BC)17
29、济世王箕混(486BC)22
30、清国王箕璧(465BC)33
31、导国王箕澄(432BC)19
32、赫圣王箕骘(413BC)28
33、和罗王箕谐(谓)(385BC)16
34、说文王箕贺(369BC)8
35、庆顺王箕华(361BC)19
36、嘉德王箕翊(诩)(342BC)27(嘉德王以上追尊为王)
37、三老王箕煜(火吴)(315BC)25
38、显文王箕释(290BC)39
39、章平王箕润(251BC)19
40、宗统王箕否(初名恤,又名杏)(232BC-219BC)12
41、哀王箕准(又号武康王)(219BC-194BC)
《舆地胜览》云:武康王始皇二十七年申巳立,汉惠帝元年丁未,燕人卫满来侵,率佐右宫人浮海南出,立国金马郡,今益山,改国号曰马韩,在平壤为王二十七年,自箕圣东渡己卯后,凡四十一世,历年为九百二十九年。
马韩 (公元前161年----公元2年)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武康王(哀王) 箕准(卓) 前161年—前157年
安王 箕龛 前157年—前132年
惠王 箕寔 前132年—前121年
明王 箕武 前121年—前90年
孝王 箕亨 前91年—前51年
襄王 箕燮 前51年—前46年
元王 箕勤 前46年—前20年
稽王 箕贞 前20年—2年
箕学 2年
本加耶(驾洛)(金官伽倻)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驾洛太祖 首露王(Suro Wang) 42年—199年
道王 居登王(Kodung Wang) 199年—259年
成王 麻品(马品)王(Map`um Wang) 259年—291年
德王 居叱弥(今勿)王(Kojilmi Wang) 291年—346年
明王 伊尸品(伊品)王(Isip`um Wang) 346年—407年
神王 坐知王(金叱)(Chwaji Wang) 407年—421年
惠王 吹希(王(叱嘉)(Ch`wihui Wang) 421年—451年
庄王 铚知王(金铚王)(Chilchi Wang) 451年—492年
肃王 钳知王(金钳王)(Kamji Wang)492年—521年
让王 仇衡王(金仇亥)(Kuhyong Wang) 521年—532年
大加耶 Tae Kaya(42?-562?)世系(金姓):
1、伊珍阿鼓王(Ijinasi Wang )(42-?)
加罗王荷知(?-479-?)
9、异脑王(Inoe Wang)(?-522-?)
月光太子(Wolgwang T`aeja )
嘉悉王(?-551-?)
16、道设智王(Tosolchi Wang)(?-562)
备考:
加罗王己本旱岐(壬午年)
加罗贺室王(からのかしつわう)
任那国主:
龙主王(りゆうしゆわう)
佐利王(さりわう)
丰贵王(ほうきわう)
耽罗王世系
高乙那、梁(良)乙那、夫乙那
高厚・高清・高李(高乙那15代孙)
儒李都罗
姑如
高自坚(?——1105年)
高丽(918-1392)
太祖 应运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圣大王 王建 戊寅 918-943 显陵
惠宗 仁德明孝宣显高平景宪义恭大王 王武 癸卯 945-945 顺陵
定宗 至德章敬正肃令仁简敬庄元文明大王 王尧 乙巳 946-948 安陵
光宗 弘道宣烈平世肃宪懿孝康惠大成大王 王昭(仙) 己酉 949-975 宪陵
景宗 至仁成穆明惠顺熙靖孝恭懿献和大王 王胄 乙亥 976-981 荣陵
戴宗 睿圣和简恭慎显献宣庆大王 王旭 泰陵(成宗追封)
成宗 康威章宪光孝献明襄定文懿大王 王治 辛巳 981-997 康陵
穆宗 孝思威惠克英靖恭宣让大王 王诵(讼) 丁酉 997-1009 义陵
安宗 宪景圣德孝懿大王 王郁 武陵(显宗追封)
显宗 大孝德威达思元文大王 王询(安世) 己酉 1009-1031 宣陵
徳宗 宣孝刚明光庄敬康大王 王钦 辛未 1031-1034 肃陵
靖宗 弘孝安懿康献英烈文敬容惠大王 王亨 甲戌 1034 周陵
文宗 章圣刚正明戴仁孝大王 王徽 丙戌 1046 景陵
顺宗 英明靖宪宣惠大王 王勋 壬戌 1082 成陵
宣宗 安成宽仁显顺思孝大王 王运 癸亥 1083-1094 仁陵
献宗 恭殇定比怀孝大王 王昱 乙亥 1095 隐陵
肃宗 文惠康正明孝大王 王颙(熙) 乙亥 1095-1105 英陵
睿宗 明烈齐顺文孝大王 王俣 乙酉 1105-1122 裕陵
仁宗 克安恭孝大王 王楷 壬寅 1122-1146 长陵
毅宗 刚果庄孝大王 王睍 丙寅 1146-1170 禧陵
明宗 皇明光孝大王 王皓 庚寅 1170-1197 智陵
神宗 敬恭靖孝大王 王卓(晫) 丁巳 1197-1204 阳陵
煕宗 仁穆诚孝大王 王韺 甲子 1204-1211 硕陵
康宗 浚哲文烈亶聪明宪贻谋穆清元孝大王 王祦(璹)(贞) 辛未 1211-1213 厚陵
高宗 忠宪安孝大王 王皞 癸酉 1213-1259 洪陵
元宗 忠敬顺孝大王 王倎(禃) 庚申 1260-1274 韶陵
忠烈景孝大王 王賰(昛)(椹) 甲戌 1274-1308 庆陵
忠宣宪孝大王(太尉王) 王璋 戊申 1308-1413 德陵
忠肃懿孝大王 王焘 癸丑 1313-1330 *第一次在位 毅陵
忠惠献孝大王 王祯 辛未 1331 *第一次在位 永陵
忠肃王 壬申 1332-1338 *复位
忠恵王己卯 1339-1344 *复位
忠穆显孝大王 王昕 甲申 1344-1348 明陵
忠定大王 王蚳(迷思监朵儿只) 戊子 1348-1351 聪陵
恭愍仁文义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 王瑞(祺) 辛卯 1351-1374 玄陵
前废王 王禑(辛禑) 甲寅 1374-1388
后废王 王昌(辛昌) 己巳 1389
恭让大王 王瑶 己巳 1389-1392
朝鲜王朝历代国王:
1、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73,在位1392年-1398年、6。
2、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62,在位1398年-1400年、2,太祖嫡次子。
3、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55,在位1400年-1418年、18,太祖嫡五子。
4、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53,在位1418年-1450年、32,太宗嫡四子。
5、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38,在位1450年-1452年、2,世宗嫡长子。
6、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16,在位1452年-1455年、3,文宗嫡子。
7、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51,在位1455年-1468年、13,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8、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19,在位1468年-1469年、1,世祖嫡次子。
9、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37,在位1469年-1494年、25,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10、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30,在位1494年-1506年、12,成宗长子。
11、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56,在位1506年-1544年、38,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12、仁宗,李岹,1515年-1545年、30,在位1544年-1545年、1,中宗嫡长子。
13、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33,在位1545年-1567年、22,中宗嫡次子。
14、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56,在位1567年-1608年、41,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15、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66,在位1608年-1623年、15,宣祖庶次子。
16、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54,在位1623年-1649年、26,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17、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40,在位1649年-1659年、10,仁祖嫡次子。
18、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33,在位1659年-1674年、15,孝宗嫡子。
19、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59,在位1674年-1720年、46,显宗嫡子。
20、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36,在位1720年-1724年、4,肃宗庶长子。
21、英祖(英宗),李昑,1694年-1776年、82,在位1724年-1776年、52,肃宗庶四子。
22、正祖(正宗),李祘,1752年-1800年、48,在位1776年-1800年、24,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23、纯祖(纯宗),李玜,1790年-1834年、44,在位1800年-1834年、34,正祖庶长子。
24、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22,在位1834年-1849年、15,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25、哲宗,李升,1831年-1863年、32,在位1849年-1863年、14,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26、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67,在位1863年-1907年、44,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27、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52,在位1907年-1910年、3,高宗嫡长子。
注:
1、1896年朝鲜脱离中国而独立,建立大韩帝国,年号为建阳,次年改元光武。1907年改元隆熙。
2、宣祖为明宗的嗣子,正祖为英祖长子孝章世子(真宗)李緈的嗣子,哲宗为纯祖的嗣子,高宗为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的嗣子。
3、高宗称帝后,追上祖先的帝号,追尊太祖康献大王为太祖高皇帝,孝章世子为真宗昭皇帝,庄献世子为庄祖懿皇帝,正宗为正祖宣皇帝,纯宗为纯祖肃皇帝,孝明世子为文祖翼皇帝。之后的两代韩国皇帝为高宗太皇帝、纯宗孝皇帝。
4、1910年韩国被日本吞并后,日本封纯宗为昌德宫李王,退位的高宗太上皇为德寿宫李太王,均列入日本皇族。昌德宫李王的王位后被李坧之弟皇太子英亲王李垠继承,1945年日本废除皇族、华族身份时一并被废。
史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於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北部形成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史称古朝鲜。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后来马韩统一三韩,称辰国。
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后代檀君王俭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传说记载於《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民族主义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卫氏朝鲜
燕国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在东汉末年,辽东的公孙氏(《三国演义》中有公孙瓒)在乐浪郡南部又设带方郡,
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
古朝鲜是东北文明的源头,建立于前二三三三年,是一个华人国家,后为汉朝所灭,留给人们唯一的记忆是千古名曲《箜篌引》。
刘晔《后汉书》称古朝鲜人属“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散布于满洲地区、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说传说的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一千余年。
当周朝伐殷商时,东夷人移向满洲和韩半岛,因为那里气候条件较好。看来他们保持着团结,因为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亲密友爱,恪守礼仪。
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满洲地区的徙貊和居住在韩半岛上的韩人,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而与其他东夷不同。当殷(商)朝崩溃时,殷国臣民箕子约在公元前13世纪进入檀君的辖土,正式引进殷国的文化。后来,位于中国战国时期的燕国入侵,与战国诸国向东驱赶难民,及汉武帝侵古朝鲜都加速了东夷“华化”。
进入魏、蜀、吴三国时期在朝鲜半岛南方出现新罗和百济,在黑龙江流域的扶余国分枝南下与当时辽东南的靺鞨等民族建立了高句丽,高句丽把疆土扩大,东到日本海,北至大、小兴安岭以,南至朝鲜半岛的大同江以北、西至辽河以东广袤地区,几经迁都在集安定都,后广开土王实施半岛政策挥师南下,压境汉江。 那时中国人叫“东夷人”为“高丽人”。再后中原大隋三次东征打高句丽俱败而自亡,大唐薛仁贵三次征东均以失败告终,而唐高宗联合新罗、百济两国联合进攻击败高句丽,高句丽大败而亡国,一部分退至现张广柴岭北麓、境泊湖一带与靺鞨人等民族建立渤海国,一部分并入朝鲜半岛第一个王朝--王氏高丽王朝,还有一部流入中原,少部分流入北方的其它部落和民族。蛮荒时代的北方蛮荒之地各民族领地此消彼长,甚至种族和国家都消亡。 唐朝征高丽,是攻打位于满州、辽东(主要是东三省)的“高句丽”,及位于今的朝鲜平壤的一带“百济”,而没有攻打位于汉城的“新罗”。“倭”(日本)亦属后汉书所说的东夷。 当“新罗”占领了唐朝侵占的“百济”领土后,实现了朝鲜半岛有历记载下的首次统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把高句丽历史作为外国史,实际上是误会。公元918年,在高句丽灭亡250年之后,朝鲜半岛出现了一个也叫“高丽”的政权,因为统治者姓王,为和高句丽简称的高丽区别,学界称之为“王氏高丽”。虽然袭用了同一汉字,但王氏高丽和高氏高丽并没有继承关系。王氏高丽935年取代新罗,后灭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1392年,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于是改号朝鲜,学界称为李氏朝鲜或李朝。
高句丽民族和中原民族的交往十分频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李大龙研究员称之为“全方位”的交流。比如高句丽和中央王朝的使者往来十分密切,在礼仪制度、宗教、历法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高句丽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今天已消失,不过他们使用汉字书写,使今天的学者能够深入研究。高句丽政权中有大量汉人存在;同样,在唐王朝里,也有不少高句丽人出任要职,比如曾出任安西节度使的名将高仙芝。可见高句丽及其后裔对中央王朝具有认同感。
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於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北部形成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史称古朝鲜。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后来马韩统一三韩,称辰国。
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后代檀君王俭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传说记载於《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民族主义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卫氏朝鲜
燕国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在东汉末年,辽东的公孙氏(《三国演义》中有公孙瓒)在乐浪郡南部又设带方郡,
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