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速琵琶记 调度合理的排场艺术

2023-06-03 来源:趣尚旅游网
论速琵琶记调度合理的排场艺术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高明以同情宽恕的态度,刻画蔡伯喈的形象,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态。

《琵琶记》继承了《赵贞女》故事的框架。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使蔡伯喈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为了终养年迈的父母,他本不热衷于功名,然而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一连串的不幸,落得个“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的结局。(蔡伯喈考虑父母年老,无人照顾,决意暂弃功名,然而无法违抗父命,只好离家赴考。得中状元后,被丞相招为婿,滞留京师;而家乡灾祸频仍,蔡公蔡婆衣食无着,最后家破人亡。)

《琵琶记》尽管从正面肯定了封建伦理,但通篇展示的却是“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的悲剧命运,从而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其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更具社会价值。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一、通过展示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悲剧命运,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具有深刻普遍的悲剧意蕴,更具社会价值。

二、在人物塑造上,心理刻画尤为细致,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

1、蔡伯喈的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他恪守礼教伦理,也有情有欲;优柔寡断、委曲求全。

2、赵五娘善良朴素、刻苦耐劳,有贞有烈,守礼行孝,但作者以更多的笔墨揭露了封建社会和伦理纲常带给女性的苦难、不幸和无奈。

三、运用双线结构制造戏剧冲突,加强戏曲的悲剧气氛,使人物性格呈现得更加鲜明。

1、情节沿着两条线索发展:既写蔡伯喈在荣华富贵的罗网中辗转无奈,又写赵五娘饥寒交迫,陷入绝境,广阔地展示出生活画面。

2、在关目安排上,使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贫富悬殊的生活场景对比衔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优裕闲适的环境与人物苦闷沉重的心态,也形成了鲜明的反衬。

四、语言运用方面的突出成就。

1、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充分注意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的关系,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赵五娘一线,语言本色;蔡伯喈一线,词藻华丽。

2、富于动作性,不少唱词、对白能与角色动作结合,成为蕴味深厚的潜台词。

《琵琶记》的地位和影响:它是元代剧坛之殿军,明代戏曲之先声,被后世奉为“词曲之祖”。在明代,成为人们仿效的典范。它的双线结构,成为传奇创作的固定范式;它的曲律,成为各家曲谱选录的主要对象和谱曲作剧的直接依据;它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积淀起来的表演艺术,成为演剧的典范和演员必须学习的入门戏本;每一种新的戏曲声腔兴起,往往从成功改编《琵琶记》等作品为开端。此外,

它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古典戏曲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