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跳读课文,找到本文的文眼。
2.通过寻章摘句的方式,品味文中的人美、情谊美、景美、习俗美。
3.深入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体悟作者在本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4.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写作练习,深化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
运用寻章摘句的读书方法,感受文中蕴含的美点。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本文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001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请跟随我的步伐,踏上一段寻美之旅。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是《社戏》第二课时。经过了第一课时的洗礼,想必大家对《社戏》里的诸多人物、生动情节、优美环境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社戏》,去细细品味受里面的把戏美好!
二、整体感知,找文眼
师:有一种美好,叫做曾经,宛如醇酒,愈久弥香。正如元稹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许人类的经历并不相同,但感情莫不相通。在《社戏》里,你是否也读出了这种情感?
思考1: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语句,并划下来,再大声朗读一遍。
答案:“其实,那夜的豆并不一定有六一公公送的好吃,那夜看的戏也确实很无聊。为什么我还会觉得再也没有吃过那样的好豆,再没有看过那夜的好戏?〞
思考2:也许正如三毛所说: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么完美。或许,也是因为那一夜里蕴含着让人久久难忘的特殊东西。也许不仅仅是那夜,还有那天,甚至是在平桥村生活的每天每夜吧。这种特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也许文中开头第一段给了我们提示,同学们找出了是哪个词吗?
答案:“乐土〞。
思考3:从中我们获得读书方法是什么?
001
答案:读书要会要抓住文眼——即表达文章主旨的关键语句和词汇。
三、研读课文——美点寻踪,悟读美文
〔一〕美点寻踪
师:其实平桥村很偏僻,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可是在我眼里,它却是乐土,因为除了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还有哪些原因呢?其实我们读者今天读来,也觉得这篇文章处处有美的身影。
思考: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看看这篇文章中到底有哪些美,以至于文中的“我〞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觉得它是“乐土〞呢?
答案:人美、情谊美、景美、习俗美。
〔二〕悟读美文
请大家拿起笔,把文中能表达这些美的地方划下来,并做简要的批注。〔也可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批注方式:
如第7段:“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突然间段,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这几句,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达了小伙伴们的体贴、善解人意和双喜善良、聪明的性情之美。
001
大家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品析文字中所蕴含的美。
〔三〕美点共赏
1.人美——最美不过故土人
思考:请按照下面的语句格式,用一句话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通过 〔原文〕,运用了 〔人物描写方法〕,我读出了一个 〔性格特点〕 的 〔人名〕。
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心细如发、有组织才能和号召能力
阿发:憨厚、无私、热忱
桂生:机灵、勤快
六一公公:宽厚、纯朴、好客、热忱
主要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 情谊美——最美不过故土人
001
细节见真情、字斟句酌:有一种情感,伟大而无私。有一种情谊,纯真而美好。有一种陌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人间大爱——品亲情之美
“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忧。〞
……
温暖、无私:女爱母,母爱子,隔代倍亲
〔2〕难忘童年——品友情之美
正面:
“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突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
……
侧面:
001
“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
“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 …〞
……
最真挚、最纯真、最美好
〔3〕和谐村——品邻里情之美
群像:
“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代表: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
邻里和谐、融洽温馨
3.景美——月是故土明
001
美丽村——无限风光
品读11-14、22段,鉴赏文中景色之美;
例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运用比喻修辞、“起伏〞“踊跃〞“跑〞这些动词化静为动,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侧面衬托出船行速度之快,以及“我〞急迫的心情。
学生分享成果。
总结:本文景物描写,细致逼真。碧绿的豆麦天地,水气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连山,星点的渔火,孩子们的谈笑声,潺潺的流水声。宛转悠扬的笛声,豆麦和水草发出的清香,等等,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景物描写是这篇作品具有魅力的因素之一。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特色。把社戏置于这样的场景之下,使它自然带有江南水特有的神韵风致。
4. 习俗之美——越淳朴越珍贵
“我们鲁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
“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 。〞
……
001
传统习俗:消夏、行辈、举办社戏、请客等。
传承中融进了人文之美,大爱之美
四、小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欧阳修
迅哥之乐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戏也。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小结:本文通过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农村看社戏的事件,抒发了“我〞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思念之情,从而表达了“我〞对热忱、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五、拓展延伸
感受童年的美好
〔1〕走进名人
001
1.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2.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是童年的回忆。 ——杜伽尔《蒂博一家》
3.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冰心《繁星 春水》
〔2〕听歌看视频,回忆童年
歌曲:刘昊霖《儿时》;视频:《纯真年代》
六、作业布置
小练笔:
罗汉豆并不是无上的美味,社戏也并不是引人入胜,但这里有美的自然环境,有美的生活情趣,有美的人际关系,有美的人情意味。下的生活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情趣,掘蚯蚓钓河虾,饱餐一顿,有迷人的月夜出航,小朋友合烧吃罗汉豆的活动,使“我〞无比欢快,心旷神怡。因此便变成了无法再吃到的好豆和看到的好戏了。童年的快乐、甜蜜,也便变成了永恒的回忆。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请将此写下来。要求不少于2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