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锋
满族作为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饮食习惯以肉食为主,故需要茶叶解腥去腻,茶叶成为满族人的生活必需品。在清宫众多的茶叶品种中,从清代才逐步成为贡茶的普洱茶因其独特的功用受到清宫的青睐。清宫的普洱茶除了日常饮用外,还大量用于赏赐、祭祀及药用。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普洱茶实物,结合相关史料,对普洱茶在清宫内的使用情况进行阐述,以为抛砖之用。
一.作为日常饮品的普洱贡茶
茶叶的主要功能就是饮用。普洱茶在清宫中上至皇帝、后妃,下到太监、宫女很多人都饮用普洱茶。只是皇帝饮用的大多是由地方官员直接进贡给皇帝的,饮用数量上并没有限制,如:从光绪
“皇上用普洱茶,二十八年二月初一日起至二十九年二月初一止,在整整一年的时间内,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普洱茶三十三斤十二两,用锅焙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
(1)
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锅焙茶三十三斤十二两。而一年陆续漱口用普洱茶十一两”。可以看到,光绪皇帝对普洱茶的需求是很大的。因为需求量很大,所以要求进贡茶叶的数量也非常大,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乾隆皇帝曾经在诗中称赞普洱茶“独有普洱号刚坚”,“总以刚坚者为细品,赞扬普洱茶的品质,从而影响到社会上对普洱茶的评价,轻松者叶粗味薄”,清代著名学者祁韵士在一首竹枝词中这样描述普洱茶:“水寒端合饮熬茶,大叶粗枝亦足夸。随意
(2)熬煎同普洱,龙团不重雨前芽。”说明当时世人对普洱茶已经非常认同,特别赞扬其刚坚的品
“普茶名重天下,质,也就有了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记载,一个酽字将清人对普洱茶的赞誉跃然纸
上。在此要特别提出的是,清宫尚饮奶茶,很多的茶叶都是加奶一起煮的。十八世纪初,康熙皇帝
(3)
创制了用七十五头奶牛轮流为御茶房供应牛奶的制度,皇帝南巡时也都带着数量不等的奶牛和
(4)
《宫女谈往录》奶羊,以便能喝到新鲜的奶茶。沈义羚在中说:“老太后(慈禧)进屋坐在条山炕的
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
因它又暖又解油腻。”冬饮普洱,夏喝龙井已经成为清宫饮茶风尚。在清代宫廷,上至皇帝、皇后,下到宫女、苏拉等杂役都会有一定的宫份茶,这些茶叶通常会“月例”“年例”以或的形式发放,宫中使用普洱茶的数量之大,我们可以从例份茶上就能看得出。如“嘉庆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起至七月二十五日止,仁宗睿皇帝每日用普洱茶三两,一月用五斤
万秀锋,男,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宫廷文物。
314
十二两;随园每日添用一两,共用三十四斤。皇太后每日用普洱茶一两,一月用一斤十四两,一年用二十二斤八两。七月十五日起至道光元年正月三十日,万岁爷每日用普洱茶四两,一月用七斤八两,随园每日添用一两,共用四十七斤五两。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至道光元年正月三十
(5)
“光绪二十六年二月日止,皇后每日用普洱茶一两,一月用一斤十四两,共用九斤十二两。”又如初一日起至二十八年二月初一日止:皇上用普洱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普洱茶三十六斤九两。用锅焙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锅焙茶
(6)
三十六斤九两。一年陆续漱口用普洱茶十二两。”
皇帝会在节日(特备是三大节)期间向皇太后进献茶叶并赏赐一定数量的茶叶给周边太监等“嘉庆二十五年端阳节之例,人。如进皇太后、诚禧皇贵妃等位大普洱茶八个,女儿茶五十个;赏王子大臣翰等普洱茶三瓶,花茶五瓶;禄喜等普洱茶二十四瓶;如喜、陆福寿、长寿、寿喜、倪四官普
”“乾隆五十一年端阳节,洱茶十一瓶。又如赐妃嫔等位、十公主,大普洱茶六个,女儿茶三十个。端午节嘉庆皇帝赏王子翰林等普洱茶六瓶,赏陆福寿、长寿等四官员普洱茶十一瓶。”
清宫节日用茶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在普洱茶成为贡茶之后,大量的朝廷活动都使用普洱茶,特别是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冬日。(7)清宫除常例用御茶之外,朝廷举行大型茶宴与每岁新正举行的
茶宴,在康熙后期与乾隆年间曾极盛一时,如康熙五十年(1711),时逢康熙皇帝六十寿辰大庆,为招待进京祝寿的老臣,康熙皇帝在畅春园(按:其故址在南海淀大河庄之北,圆明园之南,颐和园
“千叟昆明湖东堤之东。康熙时期就明代李伟旧园址改建,为康熙、乾隆皇帝治事、游憩之所)举行“千叟宴”宴”出席者有六十岁以上退休老臣、官员、庶士多达一千八百人。的一项重要程序,是首。开茶宴。在宴会之后,皇帝还要向一部分老臣、王公、显贵赐御茶及所用过的茶具。康熙六十年
(1721),“千叟宴”“千叟宴”圣祖玄烨又举行了第二次有一千余人出席的。清朝另两次大型,分别于乾隆五十年(1785)与乾隆六十年(1795)(是年为乾隆执政最后一年;次年嘉庆即位,乾隆为太上皇)举行,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远远超出了康熙举行的两次“千叟宴”,分别有三千多人“千叟宴”与五千多人出席。的进餐程序,仍然是首开茶宴。宴会后,按常例有一部分官员及出席者会得到皇帝赏赐御茶、茶具等殊荣。乾隆在位(1736—1795)的六十年间,清代正处盛世,加之乾隆〔按:重华皇帝酷好饮茶,又擅作诗。从乾隆八年开始,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便选择吉日在重华宫宫在北京故宫西路,雍正五年(1727)清高宗弘历(乾隆帝)大婚时赐居于此,乾隆登极后升为宫〕举行茶宴,由乾隆钦自主持,其主要内容:一是由皇帝命题定韵,由出席者(一般为十八人)赋诗联句(每人四句);二是饮茶;三是诗品优胜者,可以得到御茶及珍物的赏赐。清宫的这种品茗与诗会相结合的茶宴活动,其规模虽然较小,但在乾隆年间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除少数年份之处,几乎每逢新正都是要举行的,称为重华宫茶宴联句,传为清宫韵事。如乾隆五十一年,茶宴间乾隆作
(8)
“茗碗文房颁有例,诗,沉香真不负三清”。乾隆帝之后,随着清朝国力的衰退,已经很难举办如此规模的盛宴。(9)
二.普洱贡茶的药用与祭祀作用
关于普洱茶的药用功能,笔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临沧县见到了一位苏老师(一位布朗族头人之子),在其家的壁画上,能很清晰的反映出这种这样一个故事:布朗族的祖先在长途迁徙中受到疾病等侵袭,在危难之际,其中的头人(帕)岩(布朗族音:ai)冷随手抓一把茶叶放在口中,后疾
315
“缅”病痊愈,于是布朗族就开始种植茶叶并以其为主业。而在佤族文化中,茶叶叫,据说是茶叶在
(10)
危难时刻解救了佤族人的祖先,帮他们治疗疾病并保佑佤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普洱地方繁
衍生息各族的历史上,普洱茶首先是作为药材被认识的。
《物理小识》明清学者曾经多次提到。方以智在中记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滇行日录》。吴大勋物,与六安同。”清人王昶在中记载:“普洱茶味沉刻,土人蒸以成团,可疗疾”
《滇南闻见录》“其茶能消食理气,在中有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煎熬饮之,味极浓厚,较
(11)
《本草纲目拾遗》“(普洱茶)味苦性刻,他茶为独胜”的记载。赵学敏在中有解油腻牛羊毒,虚人
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
(12)
《本”生津,功力犹大也。的描述。清宫也十分重视普洱茶的药用价值,在普洱茶膏中就将赵学敏《云南掌故》草纲目拾遗》中的记述覆于其上。罗养儒中也说:“用普洱茶制作之茶膏,较它省为佳,
(13)
若遇喉症,噙半块于口,不到半日病即消除,因此北京之人视云南茶膏为珍稀之物。”
茶在历史上作为祭祀供品源自何时目前还很难做出定论,考古学材料发现茶很早就作为随葬品出现在墓葬中,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幕中就有茶叶一箱,这是贵族以茶为随葬品的证明。现在
《南齐书·礼志》可见的最造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永明九年,诏太庙四时祭荐,宣帝面起饼、鸭臛;孝皇后笋、鸭卵、脯酱、炙白肉;高皇帝荐肉脍、菹羹;昭皇后茗、炙鱼;皆所嗜也。”唐以后,茶成为必不可少的祭祀品,也出现在礼制之中。清宫中用作祭品的茶叶大都是由皇帝精心挑选,普洱茶
“嘉庆二十五年,也位列其中。如寿皇殿中龛每日上供用普洱茶三钱,一月用九两,一年用六斤十一月用九两,一年用六斤十二两。西龛每日上供用普洱茶三二两。东龛每日上供用普洱茶三钱,
钱,一月用九两,一年用六斤十二两。安佑宫中龛每日上供用普洱茶三钱,一月用九两,一年用六斤十二两。东龛每日上供用普洱茶三钱,一月用九两,一年用六斤十二两。西龛每日上供用普洱茶
(14)
“乾隆十二年七月二十一”三钱,一月用九两,一年用六斤十二两。共用普洱茶四十斤八两。又如日至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寿皇殿:中龛上供每日用普洱茶五钱,东龛上供每日用普洱茶五钱;安(15)
佑宫:中龛上供每日用普洱茶五钱,东龛上供每日用普洱茶五钱。”普洱茶用作祭祀的相对较少,主要是在一些宫殿内上供使用。除了这种直接上供的茶叶外,每年按时令举行的祭祀中都会使用大量的洁净奶茶,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普洱茶。
三.作为赏赐品使用的普洱贡茶
每年皇帝都会赏赐臣下一些物品,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茶叶,特别是普洱茶。这1.例行赏赐。
些例行赏赐大都具有连续性和数量较大的特点,一般是赏赐给周边近臣或者太监等。如“嘉庆二十五年赏醇亲王、端亲王、惠郡王、大阿哥绵悌普洱茶吃,每位一月用六两,一年共用二十二斤八两。赏如意馆画画人等普洱茶吃,每月用二斤八两,一年共用三十斤。赏月华门该班侍卫普洱茶
(16)”“嘉庆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起至七月二十五吃,每日用二两,来蒙古添用一两,共用四斤三两。日止,赏禄喜等普洱茶吃,每日用一两,一月用一斤十四两,共用十斤十一两。此外中秋赏禄喜等普洱茶吃,供用普洱茶四斤八两,珠兰茶四斤八两乾隆四十五年正月,赏蒙古王公等普洱茶三十
(17)”“乾隆五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九瓶。又如赏如意馆画画人等普洱茶吃,每月用二斤八两,一年“拥有普洱茶是皇室的标志之一”共用三十斤。”正如溥仪所说,皇帝以普洱茶赏赐给臣下,说明普洱茶在清代宫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重要的赏赐物品。
316
清代西北诸游牧民族对茶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以茶解油腻,茶是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所以在下嫁蒙古的公主清代公主、外藩、进贡使者到京城进贡的时候,皇帝都会赏赐大量的茶叶,每日赏赐茶及回程赐茶也是清宫茶叶使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普洱茶。如“嘉庆二十五年六月十四日,赏蒲珠巴咱尔用普洱茶四瓶。六月二十七日,赏吗哈巴拉用普洱芽茶二
(18)
瓶。十二月二十三日,赏蒙古王公呼图克图喇嘛等用大小瓶茶二百十瓶。”溥仪甚至说过,拥有普洱茶是皇室的标志,可见普洱茶在清宫廷受到的礼遇之隆。在公主额附等人进京的时候,皇帝
“乾隆十三年正月,照例会亲自赏赐一些普洱茶给他们,如赏公主格格等用普洱芽茶二十瓶,赏听戏王子及蒙古王子普洱芽茶五十九瓶、普洱蕊茶五十八瓶。”这些赏赐成为笼络蒙古等边疆少数民族贵族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皇帝还根据自己心情的好坏,不定期的赏2.不定期赏赐。除了节日等定期要进行赏赐之外,
“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初一日,赐给臣下一些物品,包括普洱茶。如赏蒲珠巴咱尔用普洱茶四瓶;三月二十五日,正大光明殿赏考宗室人等普洱茶吃,用普洱茶四两。四月十二日,保和殿赏考试差等二百四十三名普洱茶吃,每名一钱,共用普洱茶一斤八两三钱。四月十八日,正大光明殿赏考试差人等六十二名普洱茶吃,每名一钱,共用普洱茶六两二钱。四月二十一日,保和殿,赏考试差人等二百四十五名普洱茶吃,每名一钱,共用普洱茶一斤八两五钱。四月二十二日,保和殿赏考试差人等普洱茶吃,用普洱茶四两。四月二十六日,上留赏人用普洱茶一百匣。四月二十八日,保和殿赏
(19)
“乾隆五十二年朝考人等二百四十五名普洱茶吃,每名一钱,共用普洱茶一斤八两五钱。”又如
(20)
“赏月华门该班侍卫四月十七日,正大光明殿赏庶吉士等人清茶吃,用普洱茶二两七钱。”又有
”“赏考试差人等六十二名普洱茶吃,等普洱茶吃,每月用二两”每名一钱,共用普洱茶六两二钱。。
这些材料表明,皇帝看到臣属辛劳或者功绩突出,往往会赏赐普洱茶,但数量是很有限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上品的普洱茶在当时是很珍贵的,一般人很难轻易得到。
“始戏后。朝鲜使臣在乾隆五十五岁寿辰时参加观戏活动,也有普洱茶的赏赐。宜馔凡三度。而第一第三。宣御卓所排。第二。各具一盘。宜之。撤馔后三度。皆宣酪茶。止戏前。军机大臣和坤,领钦赐各种颁于参宴诸臣。余与正使各苹果一碟。普洱茶一壶。茶膏一匣。书状官苹果一碟,普洱茶一壶。抵受就班后。太监传皇旨日。晚署如此。参宴诸臣。必有渴而求饮者。可与西
(21)
瓜或清茶。各从其愿。余求西瓜解之。止戏后。归寓馆。礼部因皇旨。颁送御膳果品各种。”这种不定期的赏赐,更多的是以皇帝或者皇太后的个人而定,赏赐的物品也因时而异,并没有特别的规定。随着普洱茶在清宫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赏赐普洱茶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
清廷对外国本着怀柔远人的目的,以厚往薄来的宗旨给予来清朝的外国使臣3.赏外国使臣。
很大的赏赐。正如乾隆皇帝所说:“该贡使航海远来,初次观光上国,非缅甸、安南等处频年入贡者可比。梁肯堂、征瑞各宜妥为照料,不可过于简略,致为外人所轻。”在这些优厚的赏赐中。就包括大量的普洱茶。赵翼就说:“太西洋据中国十万里,其番舶来,所需中国之物,亦为茶是急,满船载
(22)
归,则其用且极于西海以外矣。”每次朝贡,清朝皇帝都会赏赐大量的茶叶,这其中就包括普洱茶。在此不妨列举几条:
《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6:乾隆五十四年,安南国王遣使入贡,共赏五次。初次赏安南国王普洱茶团七,茶膏二盒。二次赏普洱茶团四,茶膏二匣。三次赏普洱茶团四。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皇帝赏赐清单中的普洱茶数量,由此可见一斑。赏赐马戛尔尼使团普洱茶数量(23):拟赏英咭礵国王:普洱茶八团。酌拟加赏英咭礵国王:普洱茶四十团,茶膏五匣。拟随敕书赏英咭礵国王:普洱茶四十团,茶膏五匣。酌拟赏英咭礵国正使:大普洱茶二个,茶
317
膏二匣。酌拟加赏英咭礵国正使:普洱茶八团。酌拟赏英咭礵国副使:女儿茶十个,茶膏一匣。酌拟加赏英咭礵国副使:普洱茶四团,茶膏一匣。赏副使之子哆吗·嘶当东:女儿茶八个,茶膏一
匣。拟于万树园赏副使之子哆吗·嘶当东:普洱茶四团。赏英吉利国贡使带赴热河官役总兵官本生,副总兵官巴尔施二名:女儿茶各八个,茶膏各一瓶。拟加赏总兵官本生、通事娄门以上二名:普洱茶各二团。
《日省录》在朝鲜国政实录记载了乾隆五十五年,朝鲜王朝派遣进贺使赴北京圆明园贺寿,官员记录下了当时的情
“由景,其中有大量赏赐普洱茶的记载,观戏殿西夹门赴宴,班戏阁规制及班位宴仪与热河同,唯蒙古诸王,自热河径归本部,臣仁点、臣浩修各赐苹果一碟,普洱茶一壶,茶膏一匣,臣百亨赐苹果一碟,普洱茶一壶。……臣仁点、臣浩修各踢苹果一碟,普洱茶一壶,茶膏一匣,臣(24)
百亨踢苹果一碟,普洱茶一壶。”这种对使臣的赏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到怀柔远人为目的。茶叶被作为控制藩部与属国的一种有效手段,达到以茶制人的目的。正如当时学者所轮:“中国随地产茶,无足异也。而西北游牧诸部,则恃以为命,其所食膻酪甚肥腻,非此无以清荣卫也。我朝尤以为抚驭之资,喀尔喀及
(25)
蒙古回部无不仰给焉。”
结语
作为清代重要的贡茶品种之一,普洱贡茶自清初开始进入宫廷,其进贡历史一直延续到清末,长达二百余年。普洱贡茶从茶叶的自身品质和包装上看,相较于其他地域的茶叶,有其独到之处。而长达二百余年的进贡历史,每年数量巨大的茶叶从云南进入宫廷,这在清代贡茶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普洱茶不仅大量
318
用于宫廷日常生活,是一种必备的饮品。同时还被用在祭祀、医药、赏赐及礼品等方面,特别是作为国礼赠送外国使臣,更使普洱贡茶声名远播。普洱贡茶的兴盛不仅推动着普洱茶的不断进步,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普洱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茶叶的管理与分配上,茶库和茶房及相应的管理制度都有一种层次化的体系,这种规范的制度体系,不仅有助于保证普洱贡茶的品质,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贡茶的使用,使得普洱贡茶做到了物尽其用。清代宫廷普洱贡茶的使用,对清代民间的饮茶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清代宫廷普洱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方面都有推陈出新之处,对现代中国普洱茶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注释:
(1)(5)(6)(14)(15)(16)(17)(18)(19)(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杂件》卷号四,第2088包,物品·类食品茶叶。
(2)(清)祁韵士:《西陲竹枝词·府茶》。(3)《奏销档》,乾隆六年五月十七日。
(4)《奏销档》,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7)参阅刘宝建《清宫贡茶谈略》《清代宫史求实》,载,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
(8)诗注:重华宫茶宴,以梅花、松子、佛子用雪烹之,即与御制三清茶碗并铭。另:类似的茶宴诗还有许多,如《三清茶联句复得诗二首》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9)参见刘桂林《千叟宴》《故宫博物院院刊》,载,页49-55。1982年2期,
(10)关于佤族对于茶叶救治祖先的记述,《西盟野生茶树群落综合考察报告》可参考肖世英等,在报告中,作者《中国云南普洱茶采访了西盟的老县长隋嘎,从这位佤族茶文化专家中了解到茶叶在佤族祖先繁衍中的作用。参见古茶山茶文化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
(11)(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物部·团茶》,下卷,云南省图书馆藏本。(12)(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
(13)(民国)罗养儒《云南掌故》《解贡茶》卷18,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1)《日省录》正祖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转引自<韩国>姜育发:《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史稿》,。(22)(25)(清)赵翼《礶曝杂记》《清代笔记小说大观》。,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23)故宫掌故丛编《英使吗嘎呢来聘案》,乾隆五十八年七月十二日军机处尼赏物件单。
(24)《日省录》,正祖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转引自<韩国>姜育发:《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史稿》。
责任编辑:施由明
3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