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一些思考

2022-07-06 来源:趣尚旅游网
潜心会文,深度对话,相约精彩 ——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一些思考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八年级下册教材的一些思考,下面我将围绕“教材的解读”及“教材的处理”两个方面,结合我们每个单元的一些重点讲读课文,来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每逢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时,前期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当然是备课,之前的备课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拿过教参,对照课文,把课文肢解似的分析或批注即可,这样我们就完全地把教参上的内容通过我们这个传话筒传于学生,ok,教学任务便万事大吉了。但是读过余映潮老师的教学艺术后,它颠覆了我之前对这些教育名家的认识,以前,我总认为这些名师前辈们重课文的深入解读,忽视基础的教学,但是通过下面的几个例子,大家或许感觉到他们的备课备课比我们深入多多,细致多多,他们之所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也正缘于他们“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水备课。

首先,和大家交流的“教材解读”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理读”,何谓理读?

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的问题。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从阅读的对象来看,理读也有两个层面:一是“质量”层面,就是将课文中需要教学的内容清理出来,以确保教学内容的饱满。二是“标高”层面,就是对全套教材、全册教材、全单元教材的朗读训练、词句理解训练、段落理解训练、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法训练、思维训练等等内容进行训练标高(主要理读单元教学要求与课后练习设计)的研究。

作为教师阅读层面的理读来讲,主要是微观的,但也有宏观的,重点表现在对单篇课文的理解上。它极有助于我们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极有助于我们提炼课文的精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余老师现代课文的例子——对《回忆我的母亲》的语言理读。(屏幕出示)

看过上面的理读的这些具体内容,我们或许发现我们现有的这些备课是不是太粗浅了呢?让我们再看一个文言课文的例子——对《口技》的语言理读。(屏幕出示)

一篇课文,经过这样的探寻与罗列,便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增加了厚度与深度,便展开了丰富的知识层面,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便产生了一个个玲珑美妙、令人珍爱的小小世界。于是课堂上就诞生了一个美妙的教学细节。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对初中全套教材进行理读,对教学该是多么有益的帮助!

关于教材解读的第二个关键词那就是:品读

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教师必须有深厚的品读功力。对于课文,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眼光深人到课文的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便教学中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品读,由于含有一个“品”字而变得深刻而又优美,它要求我们在研究教材时力求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发现。这“独特的发现”正是具备功力和思维灵活的表现。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如果能有“品读”这一步,教师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品读是应该分层次进行的。首先是“析读”,再就是“研读”,再就是“鉴赏。 品读是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深可浅的,关键在于善于“品”。 品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时候连“吟咏”课文都是一种品评鉴赏。

下面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一看品读的艺术,那就是:对于课文,要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

l.品得细

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多角度地反复地咀嚼品味语言材料。如《陋室铭》一文,我把此文的主题定位于“诗意的栖居”,所以课堂开始我便用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的《人, 诗意的栖居》来导入,中间在谈及“诗意的栖居的生活方式”时,围绕“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话我进行了下面的品读:

A、将“调”换成“弹”可以吗?“调素琴”与“无丝竹乱耳”不是矛盾的吗?可见作者追求什么?厌弃什么?

“调”更显出一种恬然自适、怡然自得、悠闲随意,与“悠然见南山的”的“见”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作者高雅脱俗的情趣。

“素”是指无修饰的琴 可以理解为不是浓词艳曲的那种音乐 这里作者是想说自己过着一种悠然自得的恬淡生活

阅金经:可见作者心境淡泊,不慕荣利。

弹奏着素琴,阅读着金经,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是何种感触?

B、“丝竹”指的是琴瑟萧管等乐器,在什么情况下这些乐器的声音会同时响起呢?(官场聚会酬宴时)

补充背景: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朝廷上妒贤忌能,任人唯亲,吏治腐败。官士大夫阶层只顾寻欢作乐,不管国事,作者为此深感忧虑,参与革新,终究失败。由此可见,作者不是不喜音乐,而是不喜官场灯红酒绿,不是不喜公文,而是不喜官场的庸碌昏暗。

总结:“调素琴”是用心弹奏。用自己的意趣去想象感受,获得心灵的安适与慰藉。无论是调素琴”还是。阅金经”.都是远离尘世浮躁、坚守内心的宁静的一种超尘脱俗的高雅之举,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这正是作者“德馨”的另一体现。

2.品得深

就是对课文见解深刻,从别人不易读或不能读的地方读出味道来,而且品读的角度与手法具有独特的个性。

如第四单元的第18课《吆喝》,下面是我在参加1751活动中我在曲阜的时庄中学的执教的这节课,这篇文章我们不能仅仅就认识这些吆喝声而已,那样则是浅尝辄止,下面一环节:“深读课文,悟吆喝之魂”,这才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之所在。

(一)品吆喝之情:

萧乾说过:《北京城杂忆》不是知识性的。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抒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句子或者是细节,并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感情。

1、第3段——吆喝的要求高,对吆喝者的赞赏之情。 2、第10段:买蛤蟆骨朵儿——对童年的怀念 卖柿子——与高雅的歌剧类比,突出喜爱之情。

3、14段:“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倒”字最关键,对吆喝的慢慢消失的惋惜,庆幸的是还剩一种吆喝。

过渡::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走进了萧乾的内心,萧乾自己说到:(屏示)“也许有些怀念只有在时光的慢慢流逝中才越见美丽,有些愉悦只有经历了人世的沧海桑田后才能体会,有些道理是要沉淀生活的精华,然后一个人在一个月圆星稀的夜晚独自慢慢品尝。”

对作者而言,吆喝意味着什么? (二)语吆喝之韵:

1、对作者而言,吆喝意味着什么?请以“吆喝, 的象征”的句式说出你的理解。 ——北京城的古文化、口头广告、名片、北京城的标志,声乐……

师总结:吆喝也许也是慢慢消失的文化,也许是渐行渐远的生活,也许是北京城的标志。老师也说说自己的想法。吆喝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品吆喝不仅在品文化,也是品生活。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儿时的美好生活,儿时的我们每每听到那熟悉而有节奏的拨浪鼓声,可谓是“火伴皆惊忙”,大家纷纷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废旧物品去换取我们喜爱的糖豆豆、扎头绳,有时我们跟在后边走到很远很远……

2、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

这些寻常巷陌中整日穿来穿去的吆喝者究竟是怎样一批人呢?关注他们的命运,让我们跳读课文,勾画最能反映吆喝人生活处境的关键语句。

第4自然段——他们从早到晚,非常辛苦

第10段——那时北京冬天,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可这些人还是起一大早去卖东西,可见他们生活很艰辛.

追问:他们这么艰辛,收入怎么样?收入微薄. 1:\"两捆萝卜个大\"一个大就是一个一个铜板. 2:\"冰棍儿——三分\"一天五十根才一块五.

师总结:他们从大清早到深夜,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日,走街串巷,肩挑背扛.用心的吆喝也就是多卖两个萝卜,多收入一个铜板.吆喝就是他们苦乐生计的承载.同学们很善于品读文字.从一句吆喝词儿中,就读出了他们艰难困窘的生活处境,读出了他们忙碌艰辛的生存状况-。

3、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艰难,但他们面对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以第六段为例分析、想象——生意人的热情、质朴、诚信,面对如此艰辛的生活,他们不失诚信,把吆喝声喊得那么嘹亮动听,从中你还能读出什么?

1:对生活的热爱. 2:面对生活的困难不低头. 3:很乐观.

师总结:在这些底层生意人中,拥有这种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生活态度的决不只是一个人,你看卖柿人自得其乐,卖硬面饽饽的质朴厚道,就是生活没有着落的乞丐也能用一种轻松的自嘲来面对生活的困窘.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决不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做人的根本.所以,我们投递的目光决不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

反思这节课,我们似乎没有仅仅带领学生从表面上热热闹闹地去听、去模仿这些吆喝声,而是由表及里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真正意蕴。

3.品得美

就是从“美”的角度、“妙”的角度、“好”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揣摩,品评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

如对第四单元16课《云南的歌会》一文,余老师曾有这样一个设计: 请同学们寻读课文,以“课中之最”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请看屏幕,老师给大家列举几个例子。 (屏幕显示)课文采风 如:

“最……的风俗” “最……的场面” “最……的衣饰” “最……的歌师傅” ……

(老师读例子。学生再读课文,自由发现。)

生1:我说是最和谐的场面。第四段里构造出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

生2:我认为是最热闹的场面。在第五段写道: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

生3:我觉得是最逼真的场面。在第二段里,我们能看到年轻妇女打败三个对手之后胜利的表情。

生4:我说是最有群众基础的歌师傅。第五段说那些歌师傅中,有摆小摊卖酸泡梨的、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

师:这种传歌是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它也是生活的一个侧面。 师:好,看老师给你们的总结。 (屏幕显示) 最有诗情的生活 最别开生面的对歌 最热闹的“金满斗会” 参与面最广的活动 最奇妙的传歌方式 最出色的歌师傅 最漂亮的银饰围裙 最特别的打秋千的习俗 最悠游自在的“赶车” 最淳朴本色的“超女”

以上是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活动。它表现出情趣盎然、灵巧生动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课文中的特色内容、趣味因素,于平中求奇,在俗中觅雅,新巧的创意令人叫绝。寻读“课中之最”这一有趣高雅的学习活动,激活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视野,也拓宽了课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可谓一“最”激起千层浪。学生精妙绝伦的发言,课堂开朗明快的情境,掀起了教学活动的高潮,因此,品读课文可谓是妙极了!

4.品得奇

就是角度丰富,视野开阔,见解高妙奇特。这是“品读”的高层次境界。

下面我们结合余老师《小石潭记》里的一个活动设计来体会一下他解读课文的奇妙之处。

下面再进行一个很有趣的工作,四个字—— 趣味欣赏

师:什么是“趣味欣赏”呢?老师布置了一个预习题,叫你们找一个字,一个“清”字;然后再找一个词,什么“清脆”呀,什么“清幽”呀,什么“清冷”啊,什么“清秀”哇,找了没有?没有找。老师告诉你们吧。来,注意这个“清”字啊,它是这篇文章中含义很丰富的一个字眼。老师找了很多,一起读起来。

(大屏幕显示) 趣味欣赏

清新 清凉 清秀 清越 清澄 清脆 清亮 清澈 清幽 清冷 清寒 清寂 清静 清冽 清凄 清丽 清晰 清纯

师:每个人从文章里面选一个地方说一句话,必须要用一个含“清”字的一个词,任选一个词都可以。比如说“潭水是‘清冷’的”。每两个人一起造一个句子。

(生思考、讨论,准备发言)

生:我发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环境是“清寂”的。 生:流水撞击两岸发出“清脆”的声音。 生:“水尤清冽”形容水“清澈”透明。

生:“闻水声,如鸣珮环”我认为可以用“清新”来形容,因为“如鸣珮环”的声音给人一种“清新” 的感受。

生:“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清幽”! 生:“清凉”的竹林里飘散着“清静”的气息。

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几个字写出了景物的“清秀”。 生:我觉得“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气氛显得很“清冷”。 师:气氛“清冷”,内心“清凄”! 我们一起来记录一段短文。 (大屏幕显示) 《小石潭记》趣味欣赏

“闻水声,如鸣珮环”,水声叮咚,清越动人;“下见小潭”,“尤” 有清凉之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景物多么清秀;鱼儿“往来翕忽”,嬉戏在清澄的水中;“影布石上”,可见潭水冰清玉洁,清澈透明;小溪也一定是水声清脆,水色清亮;“坐潭上,凄神寒骨”,是坐在石上的清冷;“其境过清”,环境太清静了,太清幽了,这让作者更感到心境的清凄。全文段落小巧,景物清新,画面清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生将这些趣味欣赏的短文记录下来之后,被点到名再将它朗读一遍,考查记录的水平) 读过上面的这一设计,我们可能被余老师的教育智慧深深折服了,的确围绕“清”字,余老师由点及面,充分地让学生深入文本,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妙处,尤其是之后总结的这

段文字更见其深厚的教育功底!

今天,我要谈的第二个方面那便是:教材处理的几点思考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在此先分享一下《中学语文教与学》2015年第1期上《青春语文,是植根泥土的浪漫守望》——对话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王君老师的一个访谈。

王君,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全国中语首届学术领军人物,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省优秀班主任,省骨干教师,首届“语参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评选大赛评委会主任 。《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多家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倡导“青春之语文”的教学理念。多次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表彰60多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400多篇,1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应邀到新加坡、香港等地讲学几百场,深受一线教师欢迎。

当记者问到:这种理想的“青春语文”,您是如何落实到课堂中的?

王君:通过多年的探索和摸索,我认为,“青春语文”要落实的话,必须要有四个方面的意识。

一是要有咬文嚼字的文本意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语文教学直奔浮华,文本成了课堂上蜻蜓点水的驿站,文字成了可有可无的装点。各种各样的包装让语文萎缩了本性,成了时尚和流俗,多媒体等五色斑斓的非语文手段长驱直入,招摇大旗,各占山头。热热闹闹之中,“语文”却缄默了,万马齐喑,“语”何以堪?“文”何以堪?语文教学回归文本、扎根于文字应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追求。

二是要有平等和谐的对话意识。随着“对话”理念的登堂入室,语文教学也出现了新一波的混乱和恐慌。教师话语权的主动与被动丧失、学生对话方式的专制与散漫、对话内容的主题迷失、对话结果的华而不实等等问题,让语文界又大呼“狼”来了。我们当然没有必要太惶恐,更不必做时尚理论的墙头草。我们应该坚信,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语文教学为学生服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翁。

三是要有飞扬灵动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要正本清源”的厉声一吓,让不少青年教师在改革与创新的路上走得战战兢兢,一步三回头,五里一徘徊。我个人认为,谨小慎微固然会不出差错,但永远开辟不出瑰丽的语文境界。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不是创新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学生不喜欢语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手段太单调,教学方式太老土,教学内容太陈旧。我以为,没有创新,语文教学的改革依旧不过是死水微澜。创新或许是语文教学的“险道”,但也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途。当然,创新不是发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名词,不是创造华而不实的新理念,不是搞劳民伤财而无实质效果的“花架子”,而是真正能让语文课堂“青春”起来、让师生在语文课堂上“幸福”起来的新办法、新手段、新举措。

四是要有返朴归真的规律意识。优秀的语文课各有各的美点,各有各的巧点,这就是语文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规律所在。比如,纯朗诵课可以以朗诵带动对字词的理解,用最简练拙朴的手段激活学生的情感,达到教学目标,就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把握。又如,文言文

教学中可以以课文为“小型根据地”,让独立的课文学习各自形成一个小小的“教学磁场”,以此在某一个侧面上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痼疾。再如,班级语文学习制度的建立可以像魏书生老师那样,根据本地学生的特点而引导学生真正地进入“自学层面”,并把这种自学制度化规律化。令人可惜的是,在这个方面的探索上,魏书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在他之后,我们几乎没有看到在培养和管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上更成功的经验了。

语文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去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对规律的追求应该是语文人的终身追求,切不可任意胡来,搞些新花样来折腾语文

一、难文浅教

所谓“难文”,有时是篇幅长、文字多的现代文,有时是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言文,有时是内容艰深的短课文;有时是看似优美而连教师都似雾里看花的散文,有时是平白如话而寓意难以琢磨的小说。总之,难以在规定的课时中上完的或者难以让一定年龄层次的学生理解的课文,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难文”。

语文教材出现语言文字或内容艰深的课文是正常状况。一是教材中需要有表现一定难度层次的课文,以表现一定的教学标高或实现一定的教学要求,如本册教材中的《雪》就是。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各册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教学难度的课文比例大约在15%左右。关于“难文”的教学处理,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有时,难文需要“硬教”,因为课文中的那些“难点”不容回避;但大多数情况下,对难文应该也必须想出一些较好的方法来进行浅教,来进行有一定教学效果、一定教学情趣和教学氛围的浅教。如:

1.用“打擦边球”的战术,从教学内容中引申出一两个点并由课内转移到课外——使教学内容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

2.用“选点突破”的策略,教学课文中或最好的一点,或最美的一点,或最易的一点,或最实在的一点,或最有用的一点。

3.用“变讲为读”的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之中对课文内容有一些感知,有一些感受,有一些感悟。

4.用“逐层深入”的策略,有目的有步骤地分几步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越过难关。

5.用“生动讲析”的方法,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对课文的难处进行生动的、形象的、细腻的分析与讲解。

例如《雪》这一散文诗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怎么办?尤其是从两幅雪景中理解作者的用意。理解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感情需先对江南和朔方的雪的具体特点进行赏析,然后对比作者的态度——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既然喜欢朔方的雪,为什么?在上面逐层深入的基础上,我们最关键的是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惊

魂”在上次我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们也都提到这句话是关键句又是难点,怎么办?运用我们上面提到的“打擦边球”的战术,我们需将教学内容引申出一两个点由课内转到课外,这时我们需引导学生首先明确雨和雪的自然关系,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雪和雨一样,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冷却凝结而成的,只是凝结时天气冷的程度不同,因而有了雨、雪的区别。当天空上层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时,它就不是凝结成水滴,而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雪片。所以雪相对于雨来说,它要经受住寒冷,是雨的精魂,雪的前身是雨,遇冷变成雪而不是雨,所以是死掉的雨,雪花在飘落的过程中,飘飘洒洒,绝不粘连,所以她是孤独的,这样我们从表面上理解了这些之后,再结合鲁迅的写作此文的背景“《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及鲁迅的相关资料“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不屈不挠的斗士形象了。

必须指出的是,浅教不是马马虎虎地教,不是如过眼烟云般地教,而仍然是扎扎实实地教,是让学生真正有收获地教,如果教师不颇费心思地教或者要学生自由浏览式地“教”,那就失去了“课文”的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教读课文还是对自读课文而言,“教”是不能放弃的,对自读课文中的难文,尤其不能丢掉一个“教”字。所以,“难文浅教”式的教学处理,适合于任何“地位”的课文。

二、短文细教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凡千字左右的课文都可以看作是短文。

短课文在教学上比较容易掌握,大多能在规定的课时之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材处理上往往不太精细,一般是从全文教学的角度,用讲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们需要对短课文的处理进行研究,是因为短课文在教材中大量存在,按文字量来计算,教材中的千字文约占50%以上,更不用说短小精美的诗词类课文了。如果说对短课文处理的研究比较到位,那么,大量的短课文在教学效益上就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

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 这个“细”字指的是:

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由此,我们可见探索短文细教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让我们关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质量地利用课文,让我们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教学45分钟,让我们注重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的能力,让我们设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层次,

让我们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创造出学生活动充分的学习局面,让我们探究如何形成细腻优美的课堂教学结构„„所以,一般来说,在短文细教上进行过艰苦探求的人,在教学效果上一定比较好,在教学设计的艺术上一定是高人一筹的。

短文细教,仍然要讲究对教材的艺术性处理,我们可以试用如下的一些方法与角度: 1.艺术地细化朗读训练的层次,在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训练中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神韵、风格,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段落进行充分的感悟、体会和品味。这让我想到了执教《雪》的时候,课堂的三个活动那便是:

(1)初读课文,徜徉雪之美。(即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知两幅雪景异样的美及作者的感情)

(2)赏读课文,品味雪之韵。(即在两幅雪景的赏析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 (3)品读课文,联系背景,感悟人之情。(即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2.充分关注语言训练,增加语言训练的时间与课堂容量,从语言训练、语言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实践与运用等不同的层次深化教学内容,丰富学习成果

我曾记得在两三年之前的我们在创新课送课下乡活动中,新泰的实验中学的赵岩老师她执教的事八年级下册的《端午的鸭蛋》一课,整节课其实赵老师最重视的就是语言的训练与品析,但是让所有听课老师及同学最难忘的还是她语言品析当中的这样一个亮点:文中第三段是说“高邮的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也就是在这个“吱”的处理上,大家觉得耳目一新,让孩子们用我们的方言来说出这个拟声词,确实绘声绘色,其中的动感快感活灵活现。

3.细化对课文的理解,从整体上适当增加对课文的品析角度,以立体地多侧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在上面的品读一环节已阐述,不再赘述)

4.深化对课文的品读,对重点内容、主要人物、精彩段落、突出特点、特别手法进行反复而又细腻的析读。

对于上面的第三点和第四点我不用多说大家也很清楚,当我们听余映潮老师,韩军老师、程翔老师、赵谦翔老师等等语文名师的课堂时,他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我们所想象的新意的教学环节,那么他们的新意在哪里?在课文内容尤其是语言的品读上深入、细致、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见解,这样的一堂课下来我们感觉收获满满的,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肤浅地走一回。

5.根据课文特点,有机地进行一些穿插、引进、迁移、联缀、补充、收集、查询、交流、研讨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和丰富课堂教学的线条与情趣。

6.适当增加对课文“美点”的赏析,以优化对课文的理解;调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课文进行充满灵气的咀嚼品味。(如上面的余老师设计的“趣味欣赏”一活动便很好的体现了

这一点。)

三、浅文趣教

浅文趣教是一种教材处理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设计。

这其中的“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别出心裁,将浅显的教材内容“变”得有趣并在这种有趣中进行语言教学、思维训练与情志熏陶。这种“内在”的趣既能表现教师巧读课文的水平,又能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一是教师开动脑筋,变换手法,将教学的过程撩拨得有趣,这种“外在”的趣能够很好地表现教师的教学机智。

浅文趣教,不是说一节课自始至终都要讲究“趣”,如果刻意求“趣”,也许课堂上就失去了“趣”。也不是说老师开讲有趣、老师收束有趣、老师讲的故事有趣等等,那只是课堂上的一种有益的点缀。也不是说一定要用“滑稽”的手段让学生开心、让课堂上有快乐的笑声。浅文趣教,还是要落实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之上,落实在“教学”二字上,要体现出一个“雅”字。比较科学的做法,是根据课文特点,在教学中设计安排一个两个或几个比较有“趣”的点。这种“趣”点,可以从如下一些教材处理方式或教学设计手段上获得:

1.别出心裁地分析课文,或将课文材料进行变形,或将课文材料进行组合,或将课文内容进行浓缩,设计能让学生集体参加的充满“文趣”的表演式朗读活动。例如《石壕吏》一文中我抓住了一个“苦”字教学,课堂学习主要围绕“苦悲的家庭”、“苦命的老妪”“ 苦难的时代”三点展开,在“苦命的老妪”一环节我让学生想象老妇面对悍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样一番说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请学生仔细研读并作批注。(可以采用文言形式,也可采用白话形式,尽量统一)

吏:【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

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你们家还有别人吗?】 妪:室中更无人,

吏:【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 妪:惟有乳下孙。

吏:【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母亲吗?快叫她出来!】 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那也得跟我们走!国家正需要人呢!你们家至少得有一个人跟我们走!】 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吏:【你这么大年纪了,去前线又能干什么?】 妪: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悍吏的蛮横、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无助。】

2.针对有些课文短小、精美、易懂的特点,用“反复”的手法,设计分层推进、逐层

深入的美读教学步骤,让课堂阅读活动充满“美趣”。

3.教师巧读课文,对课文进行阅读新解,并将自己这独有的心得转化为教学设计,让学生面对浅显的课文,也觉得有一点“奇趣”。

如王君老师设计《喂——出来》在理清了课文的主要情节之后,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环节:

师:这是一个神奇的洞,请看啊,下面是“填洞公司”打的广告—— (投影展示)

本公司有一个绝妙的深不可测的洞! 据学者们估计,其深度至少有五千米!

这是容纳原子能反应堆的核废料等危险物品的最好场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师组织指导学生用各种生动的朗读方法来为这个洞“吆喝”,特别是要读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八个字,学生读得兴致盎然。)

师:这还是一个“品德高尚”“公德无量”的洞,请看—— 【师投影展示】

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看上去就像透明的玻璃一样。

(师指导朗读,特别是读好最后一句以体会洞的“功勋”。学生很有兴趣)

4.利用课文内容,学习电视趣味性栏目的表现手法,设计一次富有“情趣”的能让学生神采飞扬的课堂学习活动。

接着上面王君老师的设计来说下面的设计是这样的:

师(沉痛地):但是,“洞变”还是发生了!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从“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到完。

师:年轻人的声音出来了,小石头出来了,接着,还会有些什么东西出来呢?我们生存的世界会接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当时洞变时候的录音,联系课文,发挥想像,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放一分钟音频——地震、狂风、暴雨、闪电齐作……)

生:我看到山崩地裂,天空变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垃圾从这个漏洞中倾泻而出,整个世界黑沉沉的一片。

生:我看到闪电撕裂了世界,倾泻而下的各种垃圾顿时就把世界掩埋了。

生:装着原子能反应堆的大箱子也爆炸了,无数的婴儿变成了畸形,许多城市马上被毁灭了。

生:我听到了人们到处躲避的哀嚎,哭声震天。

5.选取课文中一个小小的“点”,从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再创作”的角度,设计一个带有“童趣”的让学生神思飞越的思维训练活动。

师:报应来了,世界末日来了,人类的悲剧降临了。我们不禁要问:谁之罪? 同学们,此刻,与洞有关的各色人物都被推上了审判台。现在,孩子们,你们就是律

师,你们就是法官,请重新钻研文本,有理有据地讨论这个问题:谁应该成为被告?

生:村里人(年轻人、老年人、村长、村民们……)、看热闹的人、新闻记者、学者等学生兴致盎然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庙被台风吹走了,真善美被台风刮走了,于是,洞出现了。这个洞,哪里是自然的洞,那分明是人性的漏洞,是社会的漏洞啊!在故事中,受到污染的岂只是环境,更是我们人类的心啊!

课文学习并没有就此结束,王老师将此洞与地震中大家面对这个“大洞”做了对比,同样是一个洞,但是,我们从中窥见的,乃是人性的光华和人类的希望。

同学们,让我们最后深情地呼唤“喂——出来”,让善良出来,让智慧出来,让坚韧出来,让仁慈出来,让幸福出来……

文章的主题就此得以升华! 四、美文美教

余老师在书中写道,“美文必须美教,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论是从知识积累、语言训练,还是从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还是从心智培养、情感熏陶等方面看,美文的教学价值都非同一般。”

余老师从朗读、积累、语言、模式学用、发现、思维训练、阅读技能、情感等各种角度有着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操作要求,这些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单项进行,也可以综合进行,在一课之中或一节课之中,应是一两个占有时间较长的、学生活动比较丰富的、内容与手法都比较美的“教学板块”。

我们的教学不是车间里的流水线,而是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更新再实践的过程,教师更需要反刍,不断积淀。下面我从“美教”的一些角度结合相关课例再次回味教材中的美文。

一、美教,美在朗读

课文的语言美。老师的细致讲析远不如动情动心的朗读来的余味悠长,动人心魄。所以课文语言美,教师的朗读也要美。余老师读《荷叶·母亲》时的温情令人动容,读《行路难》时的豪情令人振奋。在教授美文时,教师的示范朗读不可少,教师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把握,还有对课文的表现张力是学生远不及的。事实证明,教师的投入,教师的激情会深深感染了学生,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赏析精妙语段时的指导朗读更不可少。

在我的印象中有三个人的朗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朱泽光《 我用残损的手掌》、韩军老师《大堰河,我的保姆》、泰安实验学校王欣《安塞腰鼓》。

二、美教,美在积累

余老师曾反复阅读课堂教学大赛评分表,他表示对于那些繁琐的细则性的教学评分标准来说,将“积累”写进评课标准中,其意义非同一般。

从课文、美文中摘抄好的词语。所谓好的词语,主要指雅致生动、表意丰富、表现力强的词语。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多。另外,双音、叠韵的连绵词也可。还有四字短语(包括成语)也是使用频率很高又有节奏感、韵味十足的词语。

如口技中的时间副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余老师在教学答问录里说过,有些文言文课文是不能纯当文言文来教的,或者说文言文课文中只有一部分主要当“文言文”来教。《湖心亭看雪》《三峡》《与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等课文不能单纯作为“文言文”来教,它们有着审美的教学训练任务,从这一点来看,与现代文的教学是一致的。所以美文美教对于文言文同样重要。

三、美教,美在美析训练

余老师就是从阅读技能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内容丰满、表达精湛的阅读训练材料,让学生习得阅读理解、分析鉴赏的技能技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八年级下册的一首边塞诗。本课设计了一个占有时间较长的、学生活动比较丰富的、内容与手法都比较美的“教学板块”是:品析活动“我认为诗中______一句写得好,因为______。” 教师要进行方法指导,如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经常使用大量的技巧和方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常用的技法有修辞方法、炼字、表现手法(如想象、衬托、情景交融)等,师举例示范。

从发现的角度来说,诗中表现手法的多样,修辞的贴切奇绝,炼字的精妙绝伦等等,诗中的美点真是太多了。

如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张开了想像的翅膀。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新奇的比喻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

各位老师,以上仅是我结合八年级下册的部分课文及名师的设计以及我个人平时上课的一些积累,从教材的解读及教材的处理两方面简要谈的自己一些粗浅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及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