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40分钟 分值:4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文化遗址,文化内涵丰富,考古发现的古蜀秘宝① 。其中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2020年3月以来,三星堆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6个“祭祀坑”先后发现重要文物一千余件,包括完整的金面具、神树纹玉琮、重达100斤的完整象牙等。
三星堆自1926年开始发掘至今,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历尽艰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考古成就,但目前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许多② 的谜题还没有提供完整答案,更多的未知话题又渐次被提出,这些都需要无数考古人③ 的努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一句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 ”一句展现了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
(2)最绝望的诗歌往往也是最美的诗歌,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将愁情抒写得淋漓尽致,“ , ”两句,借时令之变化特征、天气之寒冷不堪来抒
1
写词人内心的寒冷、凄凉。
(3)杜甫的诗中往往选取宏大、开阔、豪迈的意象,构成天高地阔、气象雄浑的整体意境,借景象之雄浑展胸襟之阔达,如“ , ”。
三、一诗双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饯薛大夫护边 [唐]李峤
荒隅时未通,副相下临戎。 授律星芒动,分兵月晕空。 犀皮拥青橐,象齿饰雕弓。 决胜三河勇,长驱六郡雄。 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 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
【注】 ①副相:御史大夫的别称,此处指薛大夫。薛大夫:名通,字季昶,曾任监察御史,时将赴任河北道按察使。②授律:此处指接受命令。③青橐:盛放弓弩的青色皮袋。④燕然:典出《后汉书》,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班固奉其命令刻石勒功,记汉威德。
第一组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边塞的荒凉偏远和与世隔绝,点出了薛大夫此次受命护边的艰辛。 B.古人迷信地认为官员是天上的星宿,诗中以“星芒动”来写薛大夫受命护边。 C.诗人目睹出征将士个个装备精良,英勇威武,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D.诗中的“决胜”“长驱”,盛赞薛大夫率领将士所向披靡的勇猛气势。
5.作为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特别之处?诗人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第二组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2
④
③
②
①
A.首句写北方边塞地区荒凉偏远,音信未通,点出了环境的恶劣,也预示着护边的艰辛。
B.诗人借助“星芒动”“月晕空”的天象变化,烘托了将士出征时惊天动地的雄壮气势。
C.诗人通过对薛大夫征战边陲的情景的想象,表达对他护边建功的期许与信心,表现对薛大夫的赞美。
D.这首饯行之作,既流露出离别伤感之情,更给人一种遒劲豪迈、雄浑洒脱的感觉。 7.诗人是如何塑造薛大夫这一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行香子·述怀 [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第一组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词开篇描绘了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中能看出苏轼对俗世争名夺利的厌弃。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写出了苏轼对时间迅速消逝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C.词的下片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确定的退隐计划和安排。
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用字传神精妙,如“一溪云”比“一朵云”“一团云”,都更有意境。
9.下片中“作个闲人”的“闲人”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
3
第二组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词开篇描绘了恬美的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引起下文的抒情议论,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句,词人集中使用三个典故,构成博喻,说明人生的虚无。
C.下片中词人悟出人生认识,“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写实,写出了词人放下名利浮云,归隐田园的惬意生活。
D.本词音节流美,音韵和谐。尤其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两组排比,语言畅达,极有韵律。
11.“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来看,词人真的想归隐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
练案13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诗双练
1.答案:(示例)①不可胜数 ②悬而未决 ③孜孜不倦
解析:①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②悬而未决: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③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答案:(示例)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4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主动被动不当,应在“称为”前加“被”,或将“称为”改为“是”,或删掉“称”;二是逻辑不当,应改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
3.答案:(1)重湖叠
清嘉 尽荠麦青青 (2)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3)无
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第一组
4.C “诗人目睹出征将士个个装备精良,英勇威武”错。本诗是诗人为薛大夫护边饯行,后面是想象薛大夫护边的场景,不是“目睹”。
5.答案:(1)情感上,本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离愁别绪,表达的是对薛大夫护边建功的期许与劝勉之意。
(2)手法上,本诗大篇幅运用想象,以薛大夫率领将士驰骋沙场以及运筹帷幄的情形表现对其建功立业的信心(或:最后两句以班固刻石记汉功德的典故,表达对薛大夫护边定能建功的信心)。
解析:(1)情感上,本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离愁别绪,“决胜三河勇,长驱六郡雄。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衷心祝愿薛大夫能打胜仗,建立像窦宪那样燕然勒功的战绩,表达的是对薛大夫护边建功的期许与劝勉之意。(2)手法上,第二至八句通过想象军队出征时的磅礴气势、军容的严整威武、战场上的长驱直入,烘托出薛大夫治军有方、指挥得力的形象。“登山”“窥”“屈指”“计”等动词塑造了薛大夫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其建功立业的信心。“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的意思是“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班固奉其命令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这两句以班固刻石记汉功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薛大夫护边定能建功的信心,衷心祝愿薛大夫能建立恢宏战绩。
第二组
6.D “流露出离别伤感之情”无中生有。
7.答案:①运用烘托手法。第二至八句通过想象军队出征时的磅礴气势、军容的严整威武、战场上的长驱直入,烘托出薛大夫治军有方、指挥得力的形象。②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登山”“窥”“屈指”“计”等动词直接塑造了薛大夫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形象。
解析:由“授律星芒动,分兵月晕空”可知,诗人通过想象军队出征时威武雄壮的气势,来表现薛大夫的治军有方;由“犀皮拥青橐,象齿饰雕弓”可知,诗人通过想象军容的威武、装备的精良,来表现薛大夫的大将气魄;由“决胜三河勇,长驱六郡雄。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可知,诗人通过想象薛大夫运筹帷幄,率领军队所向披靡,来表现薛大夫优秀的指
5
挥才能。由以上分析可知,本诗的第二至八句通过想象烘托的手法,塑造了薛大夫治军有方、指挥得力的大将气魄。由“副相下临戎”可知,诗人用动词“下临”,表现了薛大夫面对外敌的自信、勇气和实力;由“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可知,诗人运用细节描写,通过“登山”“窥”“屈指”“计”这一系列动词,直接塑造了薛大夫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
(二)第一组
8.C “已经有了确定的退隐计划和安排”错。“几时”意为“什么时候”,表达想要归去却不知几时可以归去的无奈,并没有“确定的退隐计划和安排”。
9.答案:①闲人可以指闲散自在、乐观通达的人。从“且陶陶、乐尽天真”能看出词人的乐观洒脱,“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勾勒出一种清闲自在的生活状态。②闲人还可以指因怀才不遇、不得重用而赋闲归隐的人。从“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可见,词人心有抱负,却世无知己,无人赏识,不得已而只能做个“闲人”。
解析:“几时归去”的意思是“何时能归隐田园”,可见词人有归隐田园的想法;“且陶陶、乐尽天真”的意思是“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词人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表现出豪放达观;“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意思是“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这是词人设想的归隐生活,弹琴饮酒,赏景吟诗。词人描述的是隐居生活,闲散自在,乐观旷达。由这些内容来看,“闲人”的字面意思是闲散之人。结合词人的经历来看,他胸怀抱负,有兼济天下的志向,故而“闲”其实并非他一开始的追求,而是在不得已之后的选择。从“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可见,词人的满腔报国之志无人能够理解,不受重用,不得不宽慰自己,退一步做个“闲人”。这里的“闲人”其实是指因怀才不遇、不得重用而赋闲归隐之人。
第二组
10.C “写实”错。下片说“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几时归去”的意思是“何时能归隐田园”,由此可知,后面“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适生活是词人的想象,是虚写。
11.答案:(示例一)词句的意思是“我虽然身负旷世才华,却无人赏识理解”。从这两句来看,词人并非真的想要归隐。上片的饮酒赏月、淡看名利,不过是自我解脱而已;下片的“归去”“作个闲人”,不过是他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抱负的牢骚之语。
(示例二)词句的意思是“我虽然身负旷世才华,却无人赏识理解”。从这两句来看,词人真的想要归隐。上片写放着良辰美景不去享受,却要劳神费力,追名逐利,太不值得;人生苦短,稍纵即逝,不及时行乐就来不及了。下片写怀才不遇,才华又有何用?还不如归
6
隐以保全天真,顺应性情。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本题中,先理解“虽抱文章,开口谁亲”的意思,再具体分析词人是否真的想归隐。“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人“宏材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虽”,虽然;“抱文章”,有满腹才华;“开口谁亲”,有话对谁说,谁是知音呢?词人在此感慨自己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这两句是词人的感慨,其中既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归隐之念”,也可以感受到词人的“牢骚之语”。如从“牢骚”的角度来看,那么上片中“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的清明之景和“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中的名利之叹都是词人的自我解脱,下片“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是词人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抱负的牢骚之语。如从“归隐”的角度来看,上片“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的清明之景是词人真心喜欢的,而“浮名浮利,虚苦劳神”中让人费神的名利是令人讨厌的,下片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的田园生活令人十分向往,“且陶陶、乐尽天真”,在“陶陶”之中保全天真,顺应性情。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