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体验出发让个性张扬——《一片树叶》一课教学反思

2022-06-08 来源:趣尚旅游网

  《一片树叶》教学反思

  《一片树叶》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爱护树木,也说明了“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在教学本课时,先设置疑问:这小椿树为什么变成光秃秃的,它那一片片的树叶哪儿去了呢?然后让学生自读,并思考课文讲了几种小动物?它们分别是怎样对待小椿树的?这个环节,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很快就找到相关的语言。如小兔子说:“哟,一棵多么漂亮的小树!当然应该爱护。小树太可爱了,把一片嫩叶夹在我的画册里当作书签,那多美丽啊!”“小兔子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叶子”。引导学生抓住“多么漂亮、小心”等关键词语,让学生明白小兔子知道应该爱护小树,但是它认为自己摘一片树叶没有关系,也正因为这样,大家都原谅自己的行为,导致后果糟糕,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不能“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学其他自然段。最后发挥学生的想象: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此时它会对动物会说什么?动物们又会说什么?

  整节课下来,还是发现学生的发言的范围还是比较窄,在分角色表演课文时, 学生的表演还是没有办法把动物们的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一片树叶》教学反思

  《一片树叶》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爱护树木,也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在进行拓展练习时,我用教学光盘中所提供的课件进行教学.我问: 同学们想让小椿树长出茂盛的叶子吗 那就请读词语吧,如果都读对了,小椿树就会长出茂盛的叶子来.学生们好奇的瞪大了眼睛,认真地读起来.电脑里的小椿树随着学生们的拼读,逐渐地长出了茂盛的叶子.学生们欢呼起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重点词.

  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应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语文课堂气氛往往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比如:在本节课中,加入了表演,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还对课文本身有了更深入的探讨.比如:有的学生说:"它们都是很爱护小椿树的, 只是它们爱护的方式不一样."在这次的课本剧表演中,还评出了"最佳演员","最佳导演"等奖项.在表演的最后,我发出由衷的感叹:"看!每个人只犯一点点小错误,后果就是这样的严重."学生由此,可以引出很多的遐想……

  在本课中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最后再引导学生从小椿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个人先体会,再组织全班表演,体验.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一片树叶》教后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植树”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一片树叶》。这篇课文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爱护树木,也说明了“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课后,我进行了如下梳理:

  亮点:

  1、小椿树的昨天和今天对比朗读设计巧妙。图文配合朗读,小椿树不同的形象,赞美叹息小椿树的话交替出现,让孩子们在喜悲两种强烈反差的感情和视觉冲击下,审视小动物们的言行,认识到它们行为上的错误。

  2、创设情境感受小椿树的心情。在前面对比朗读的基础上,让它们倾听小椿树的哭泣,当哀伤的醉弦乐音缓缓流淌出来时,学生们马上进入了情境,接着,小椿树(老师)声情并茂地诉说更是让他们入情入境。然后,提出“听了小椿树的哭泣,小动物们,你们想说些什么?”的问题,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的小手就举了起来,回答也非常贴切和真诚。

  思考:

  1、备课充分方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在今天的课堂上,当一个学生把他找到的小兔子说的两句话找出来时,另一个同学马上质疑,说只有小兔子“感叹地说”后面的才是它说的话,前面那句“哟,一棵多么漂亮的小树,当然应该爱护!”不是它说的。我追问了一句:“那是谁说的?”“小黄牛说的。”听到这个回答,我有点措手不及,压根就没有想到学生会在这地方出现问题,备课时对于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才出现这种状况。是啊!这种“说”在中间的情况我以前从来没有对他们提起过,他们出现这种问题是很正常的。我马上想到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她不是“人未到,声先到”吗?于是,我当时就对提出质疑的学生说:“这也是小兔子说的话,小兔子太喜欢小椿树了,所以人还没到,声音就到了。”这个孩子满脸疑惑地坐下去了,事后一想,听了我那句话,也许所有的孩子都一头雾水。

  2、发散性的问题要给够学生思考的时间才有价值。在领略了小动物们对小椿树的喜爱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表演的环节,意图通过小动物们摘树叶时,小椿树能表现出难受、痛苦或者哭喊,让学生们转换角色体验小椿树的心情。表演之前,我抛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小动物都来摘树叶,我们来看看小椿树是什么反应?会说些什么?”问题一出,孩子们也很踊跃,我顺势找了几个学生,他们一站上讲台,我就知道要出问题,小椿树笑嘻嘻的,一点也进入不了情境。还是硬着头皮“演”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小椿树又哭又笑,我知道这个环节失效了。如果当时抛出问题后,给够时间让他们准备效果就不一样了。或者当他们站在讲台上出现问题时,我马上再把刚才的提问再说一遍,让下面的同学思考回答,体会小椿树会是什么心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语言,上面的小椿树也许就不会是那样的了。

  反观自己设计教案和上课的过程,真正感受到了教学的随机性,哪怕总是感觉自己设计已经很周密,教学过程也在心里反复演练直至熟悉,可在上课过程中会有很多生成的问题,自己该如何才能做到应对自如?还是龙校长说得好:“充分的备课就是教育机智。”只有备课充分了,才能自如。另外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积淀课堂经验也是必须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