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军;高山
【摘 要】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深化的体现,本文指出了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改革的基本思路:注重过程考核,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考核形式应灵活多样.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6(035)012 【总页数】2页(P227-228)
【关键词】学习过程;考核评价;课程考核 【作 者】宋立军;高山
【作者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丹东118009;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丹东11800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2.3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考试为主,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写报告或论文等方法。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考勤+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而成,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主要以理论为主。有实践项目的课程也主要是以提交实训报告来评定平时成绩,而实训报告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等实训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传统的考核方式将“讲学考”相分离,重结果轻过程,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为了应付老师而抄袭作业或实训报告,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知识,无
法真实全面地考核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也无法实时监测到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对学生实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核评定,最大限度发挥考核的反馈与激励导向作用。
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直接对接。要通过考核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根据以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目标定位以及基于能力导向的考核要求,设计一套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考核内容除了涉及基础知识以外,应侧重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课程考核的内容多为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程考核的内容多为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实践教学和学生素质的考核重视不够。课程考核还忽略了与职业的对接,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为什么要考试?应该考什么?怎么考?很多教师都没有很好地考虑这些问题,个别教师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课程考核是浅层次的,难以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2.2 课程考核对“促教”、“促学”和“促管”的作用认识不够
作为教师只是为了给学生评定一个学期成绩而考试;作为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能够顺利毕业而应考;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关心的仅是有多少门(次)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要准备补考试卷,有多少学生需要进行学籍处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对考试的导向、控制、检测、发展功能,以及对“促教”、“促学”和“促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得课程考核的功能逐渐偏向功利化的应试模式,失去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2.3 课程考核与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忽视过程性考核与评价
据调查得知,一些课程在考核过程中,只注重考核结果,即在某一门课程结束后组
织以此理论考试,并不关注对过程性考核记录与评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锤定音”。课程考核要真正发挥引导、促进和检测作用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的功能,必须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考核。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环节都要重视,实施多方式、多次数的考核。这样,学生也会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以起到“以考促学”的作用。
2.4 注重考试的规范与统一,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核未纳入其中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考试,仍然采用学校统一规定,规定命题要求、上交试题时间、考试时间、地点,统一评卷标准等。整个考试模式统一且规范严谨,但也存在问题:①以笔试为主的应试考核模式,题型基本是名词解释、选择、填空、判断、简答等形式,答案唯一。有很多学校还建有试题库,考试时从试题库中组题作考试题。答案基本能从课本上找到,试题内容鲜少涉及实际生活中的案例。②要求学生在120分钟内做完试卷,由于考题内容仅局限在教材知识范围内,根本无法考查学生应用教材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职场实际情境及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事物、事件的状态、特性及发展变化规律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③考场多局限在教室里,不能对学生进行职场环境的认知、操作、体验、思考、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考查。④全班统一一套考题,很少有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题,更没有无标准答案的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性题。这样的考题,既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也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目前在考试模式上,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考试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考试方式单一”的问题,并且在试卷和分析和考试管理方面“走过场、流程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对于学生成绩和日常管理的改进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考试产生的大多数问题还是源于对于考试的传统观念和认知作祟,要改革完善目前
的考试制度,必须引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改变观念,认识到高校课程考试是一种过程性考试而非结果性考试的本质。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创新课程考核管理机制,实施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灵活多样的、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及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的课程考核与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4.1 考试方法
一节一小测。每节课课后或者下一节课前都要针对前一节的主要知识点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来巩固和复习,然后以课后作业或者课前小纸条的形式上交,按学号最后装订成册,期末发还给学生,用以总复习备用。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什么是重点,以及重点题型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期末的复习资料也有了。
一阶段一大测。学完一个章节要及时给学生总结,以留大作业或者课堂小考的形式测试学生。还可以给学生留课外调研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网络、杂志等资料,或者调查走访相关专业人事,来了解自己本专业对本章节内容的需求情况,然后结合自己的数学基础撰写一篇如何学好某门课的小论文或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获得的信息。这样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解决了学生心中“上大学了还为什么学习数学的疑问”,又锻炼了学生的查阅资料、篆写文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期末一总测。期末考试可以让学生自己出考试题:把学生按自然学号分成三或四组,每组按考试正规试卷的标准出一套考试题,上交后老师适当修改并且打乱原有的套题,重新整理形成期末题库。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一方面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至少能对自己出的那套题熟练掌握,而万变不离其中,相关相近的题型也就不成问题了,这无疑是降低了期末考试的难度,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能真正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 4.2 评价方法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知识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如图1所示,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可分为单元项目考核、综合项目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三大块。
学期成绩=单元项目考核成绩×40%+综合项目考核成绩×40%+职业素养考核成绩×20%
单元项目考核成绩=完成每个单元项目成绩之和÷单元项目个数
综合项目考核成绩=学生自评成绩×30%+学生互评成绩×30%+教师评价成绩×40% 职业素养考核成绩=学生出勤×40%+课堂纪律×15%+自主学习能力×15%+团队协作×15%+表达沟通能力×15%
基于学习过程的课程考核模式分别在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14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班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4自动控制技术班进行了整体实践。通过表1所示的考核结果可以看出,该课程考核方案实施后,学生出勤率大大提高,几乎没有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数量明显减少。学生的课堂表现明显改观,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学习态度端正,并且课上勤学勤问,与教师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85%以上的学生在课后能主动完成拓展作业,作业质量基本都达到了设计员的岗位要求,其中超过25%的学生作业质量优秀,基本能达到一般设计院的中等以上水平。另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软件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养都明显提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对课程成绩的考核方法,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不同课程均有各自的特点,在采用课程考核方法上不能千篇一律。究竟采用何种考核方法,只要能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课程考核方法就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关文献】
[1]侯梅英.高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04). [2]孙志刚.对高职教育中采用过程考核的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7). [3]方国涛,李敬仕.过程考核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价值工程,2013(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