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塑造良好形象〕
增添我们的魅力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教学过程】
活动一:礼仪的重要性
材料一 2008年8月14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古典式摔跤84公斤级决赛中,意大利选手安德烈亚·明古齐最终夺冠,而来自瑞典的运动员阿布拉哈米安冲金失败。在颁奖仪式现场,阿布拉哈米安因不满比赛结果而怒摔铜牌。16日,国际奥委会公布三项决定:阿布拉哈米安比赛成绩无效,他将被逐出奥运村,他的奥运选手身份也同时作废。国际奥委会同时剥夺了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 材料二 教材第5页(注:本产品教材所注页码均以彩色版教材为准,与黑白版教材页码略有不同)三个镜头。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板书:一、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活动二:讲究仪容仪表 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他从洛阳到杭州。因为迷失方向,就向路旁的一位老者问路,他开口直呼:“老头儿,到杭州怎么走?还有多少里?”老者见此人很无礼,心中不悦,顺口答道:“到杭州走中间那条路,里程大约七八千丈。”这人感到很奇怪,大惑不解地问:“老头儿,你们这里真奇怪,路程讲‘丈’而不讲‘里’?”老人冷冷地回答:“我们这地方一向讲礼(里),因为来了一个不讲礼(里)的人之后,就再也不讲礼(里)了。”这人听了之后,十分羞愧,无言以对。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著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板书:二、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材料一 小王是某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在学校参加了某大型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简历。一星期后,她幸运地接到了这家企业的面试通知,小王非常高兴。为了给应聘单位留下好印象,她特意买了一套新潮的时装,并做了一个新潮发型,兴冲冲前往面试。见面时,小王发现主考官用异常的眼光看自己,感觉很不自在,结果小王意外落选了。 一位人事总监说:“我认为你不可能仅仅由于戴了一条领带而取得一个职位,但是我可以肯定你戴错了领带就会使你失去一个职位。” 材料二 教材第6页谢娜的事例。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小王为什么会落选?材料二中的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归纳:(结合学生活动)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仪表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过渡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除了要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姿态。
板书:三、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活动三:讲究形体姿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形体姿态表演。
第一步,让学生把形体姿态表演的内容分成坐、立、行、交谈四大项,并根据自己表演的内容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在各种礼仪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礼仪要求,从中得到教育,学到礼仪知识。
第二步,学生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以及观看表演的感想等几个方面来谈,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 教师点评:
站姿: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双肩展平,双腿并拢,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可示范正确姿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规范!(可演示不规范站姿。)
走姿:行走时应双肩平稳,双目平视前方,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度为宜。步履要自然且富于节奏感,表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坐姿:入座时动作要轻稳、从容不迫、优雅大方。女士坐姿:女士如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衣裙向前稍拢一下,双肩平稳放松,立腰挺胸,双膝双脚并拢,两手自然搭握放在两腿之间,双脚……(可示范各种坐姿。)男士坐姿:男士就坐时,双膝可略为分开,双手放于膝上或者交叉放于两腿中间。腰背挺直,给人以沉着、稳重之感。男士坐姿形式还有……(可示范各种坐姿。)(做不规范坐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够美。
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美好得当的表情是我们优雅风度的组成部分。
过渡语: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还要特别注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板书:四、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活动四:讲究语言文明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文明语言”的魅力。 情景一:不小心把墨水溅到同桌的衣服上。 情景二:同桌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钢笔。 情景三:公交车上你不小心踩到一乘客的脚。 情景四:找同桌借一本英语字典。
根据学生的表演,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教师总结:
见面语表达:早上好、下午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感谢语表达: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多亏您的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帮助……
致歉语表达: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 告别语表达: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祝您晚安……
文明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有时,我们的本意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和负责,但因为说话方式不当,态度不对,好意就会变成伤害。
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9页的三个镜头,他们这样的说话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表现得更有礼貌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教师总结: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不文明的语言习惯,提醒我们要注意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做到以下四点要求。 板书:
1.强化文明意识。 2.训练语态形象。
3.塑造文明话语形象。 4.关注声音形象。
【小结和反思】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后结束本节课。
礼仪的原则——看看自己的礼仪名片上是否还有瑕疵?
◎你穿衣服是否很得体,是否在任何公共场合都能够整洁大方? ◎在陌生人面前,你能经常面带微笑吗? ◎在和他人交谈中,你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吗? ◎与他人交谈时,你是不是一直很注意对方的表情? ◎在和人交谈时,你是否总是打断别人?
◎若是在大街上或其他场合碰巧遇到你认识的人,你是否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当你乘坐公共汽车时,是否有空座你就会去抢?当看到老幼病残孕乘客,你是否会主动给他们让座?
◎在商店、饭店、咖啡店里,你对待服务员是否跟对待朋友一样有礼貌?
◎对你来说,时间是宝贵的。那么在商店排队买东西时,你是否总想去插队? ◎你是否在收到别人的来信后不论多忙也能及时复信?如果当时不能,是否过后也会打个电话过去?
◎在下雨天,你的雨伞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你是否会趁人没看见拿别人的伞顶替,觉得反正自己也没占便宜?
◎有陌生人遇到危险,你能毫不犹豫地挺身相救吗?
◎领导让你分发娱乐节目的入场券,你是否会把好的位置留给自己和要好的朋友?
◎当你做了一件好事可别人却误解你时,你是生气地再也不做了,还是默默地继续坚持到底?
◎看到别人滑倒等尴尬难堪的时候,你是否幸灾乐祸,觉得很有趣? ◎你是怎样看待绰号的?你爱喊别人的绰号吗?对于那些没有绰号的人,你是否正在琢磨给他起一个绰号?
◎你是否很容易生气?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你是不是认为礼貌对一个准备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无足轻重?
至于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相信不用说每个人心里都会知道。上面这些只是涉及一些不可不知的礼仪当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将这些问题全部解答好。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自己的礼仪名片变得洁白无暇。 信息反馈: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纸上。 教学附注材料
附件一:
不同情境和场合的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附件二:
中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则
1.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着装得体,佩戴学生证和团徽(团员)。
3.仪表整洁,不化妆,不烫发,不染发,不佩戴首饰,不涂指甲油,不纹身。 4.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坐立正直,行走靠右,不与师长争道。 5.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弱小。
6.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7.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起立等。 8.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礼,课堂上发言先举手。
9.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应喊“报告”或轻微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 10.得到别人的帮助或借用别人的东西应说“谢谢”。 11.弄坏别人的东西要道歉和赔偿。
12.对长辈使用尊称,看见长辈应先打招呼。
13.诚实待人,对客人主动问候,微笑致意;对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
14.接受或递交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15.不拆看他人信件,不偷看他人日记。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16.参加集会守纪肃立,会上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应道谢;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打扰,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第二课 展示职业风采〕
遵从职业礼仪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职业礼仪及职业礼仪的重要性,掌握求职礼仪、职场礼仪的基本规范,让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见诸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养成训练。
教学准备
1.拍摄制作好视频资料。
2.根据班级的人数分成若干组,推选组长一名。
3.各组推举代表模拟表演求职面试,准备面试时的着装、道具。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笑话 有个人做东请人吃饭,他见客人还未到齐,便自语道:“该来的没来。”闻 此言,有人便不悦而走。他见有人走了,便又自语道:“不该走的却走了。”闻此言, 余下坐着的也纷纷走了,席间只剩下了一个人。那个人好心开导他:“你不该这样讲 话。”于是他委屈地叹道:“我也不是在说他们。”话音刚落,最后一个人也转身走了。 教师提问:为什么客人全被这位请客的主人气走了呢? 学生活动:学生议论、发言。
教师点拨:这个人由于在社交场合言语失仪,气走了所有的客人。可见,礼仪细节关系到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关系到能否和周围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职业活动中,礼仪甚至有可能关系到你能否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关系到你的事业能否取得成功。所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职业礼仪,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它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促使从业人员熟练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展示沟通艺术,有利于完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进职业竞争能力。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第二课“展示职业风采”的第一框“遵从职业礼仪”。
【教学过程】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用PPT课件演示各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采,如周恩来总理、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等。)
他们美好的礼仪风范,展示了良好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交往中打破僵局,增进交流,赢得尊重;令他们在职业活动中树立了美好的职业形象,获得了成功的从业感受和愉快的生活体验,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活动一:职业礼仪有讲究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职业礼仪的含义。
教师点拨: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范围内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在理解这个概念时要注意把握两点:第一,职业礼仪呈现出职业特色,不同行业的礼仪规范各不相同;第二,职业礼仪之“仪”,是内在之德的外在体现,因此,职业礼仪表现出来的是善良的人性、高尚的人格、规范的人伦、奉献的精神,是人的内在品格的外在表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案例一 一所名气很大的幼儿园老师上门家访,结果引出了转学风波,怎么回事呢?原来,幼儿园老师上门家访后,她前脚离开,后脚家长就向园长打电话,“我们一定要转园!”孩子的妈妈、奶奶斩钉截铁地说。园长想不通了,别人抢着要求进园,这家人却强烈要求退园,一问原因才知道,家长的理由是来家访的女老师穿着吊带背心,还是露脐装!他们无法放心将小宝宝交给这样的老师。 案例二 银行的一个服务窗口正在接受“创建文明窗口”检查,一职员礼貌用语、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家长和银行的检查人员是小题大做吗?大家认为穿衣打扮是个人的私事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幼儿园老师、银行职员均因着装失仪而使各自的工作受到影响。在社交场合,特别是职场中,穿衣打扮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礼仪,通过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可以透露出这个人的修养、品味。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调查发现,人的第一印象55%取决于外表,包括服装、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面貌、体形、发色等。穿衣打扮还会影响到你的公众评价,在职场上,它还会影响到你的事业发展。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礼仪规范,作为一位现代职业人员,不知礼,则必失礼;不守礼,则必被视为无礼。职业人员若缺少相关从业礼仪知识和能力,必定会经常感到失落、困惑、尴尬与难堪,进而会无缘携手成功。
职业礼仪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提高认识、见诸行动、养成习惯上下功夫。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自觉进行养成训练。
活动二:求职礼仪 学生活动:求职表演。 活动准备
(1)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策划。派一位代表出场表演面试过程,代表的着装、应携带的道具,及出场时如何表现,由小组成员讨论决定。
(2)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假设招聘的职位。课前公布招聘的职位和条件。
活动步骤
(1)求职者依次展示从进门到就坐的礼仪。
(2)求职者与考官(可以由教师扮演)的交流。考官可以根据情况通过与求职者握手、让求职者出示其准备的资料、为求职者倒水、夸奖求职者漂亮或帅气、故意将桌子上的东西弄掉在地上、递名片、让求职者作自我介绍等活动,来观察求职者的礼仪规范。
(3)面试结束,求职者离开。
(4)台下观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将表演者有失礼仪的地方记录下来。 (5)每组代表表演完毕,各组组长代表本组点评其他组求职者的表现。 (6)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后自制一份求职面试礼仪自我检视清单,包括面试前、面试过程中和面试结束时的礼仪清单。除了教材提供的注意事项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加以补充。
教师归纳:面试是求职应聘的“临门一脚”,也是我们找到理想工作的“敲砖石”,可以说,我们在学校积累的实力就要通过这几分钟的面试展现出来。俗话说:“好马还要配好鞍。”如果我们在学校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能,我们就可以称得上是匹“好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马”,如果我们又学会了规范的职业礼仪,那我们就内外兼具,在求职场上就会如虎添翼,胜人一筹。
活动三:职场礼仪
学生活动:数数班里喜欢的人。
请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本班同学的名字。写完之后数一下有多少人,占整个班级人数的百分比。
教师点拨:根据这个百分比,你大概就可以知道自己在班里受欢迎的程度。一般来说,你在班里喜欢的人多,表明喜欢你的人也会相应的多。你们觉得班里谁最受欢迎?为什么他(她)会受大家喜欢?对照之后找找自己的差距,写在小纸条上。
观看视频(或小品表演):小殷和小冷的得与失(视频要在课前找一些学生协助拍摄制作好;若没有制作条件的,也可以由学生以小品的方式现场表演)。内容如下。
视频旁白:小殷与小冷是职校同学,毕业后到同一家企业工作。在校期间她俩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都很出色。两年后,小殷升为主管,而小冷却离开公司另谋出路。为什么呢?请看视频。
小殷穿着得体的职业装上班,见到同事面带笑容、主动问候“早上好”。进入办公室马上去打开水,整理好桌上的报纸。接待客户时,彬彬有礼,端茶递水,双手交换名片。天气热时看见客人满头是汗,会细心地递上纸巾。送客户时,她麻利地为客人开门。在门口看到一位同事抱着一个大纸箱,她马上走过去帮忙。
小冷早上穿着一双邋遢的皮鞋,穿有洞的丝袜来上班。见到同事面无表情,直到别人主动打招呼她才不自然地点点头。进入办公室只给自己的杯子冲满水。有位同事想请她帮忙复印一份资料,她冷冷地说自己现在没空。等同事离开她却拿起电话和朋友聊天。下班时对桌上堆满的乱七八糟的文件不收拾,也不和同事道别就急急离开。
教师点拨:观看了这段视频大家应该明白小殷和小冷为什么以相同的起点进入同一家公司,但两年后的结果却不相同了。现在请同学们来评点一下小殷“得”在哪?小冷“失”在哪?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发言,我们可以总结出小殷的“得”是在于得体的着装、优雅的仪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小冷恰恰丢弃了这三个方面而造成了她的“失”。概括地说小殷的制胜取决于其塑造的良好的职业形象,小冷的失败也缘于没有重视自己的职业形象的塑造。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职业形象的构成:
简单的装饰 职业形象 得体的着装 优雅的仪态
简单的修饰——简洁大方,庄重淡雅,适度而不过分,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职业环境。 得体的着装——要规范、得体、整洁,显得精神焕发;要体现出职业性与专业性,清晰地传递具有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可以信赖的专业人士的信息。
优雅的仪态——注意干净、美观、协调、雅致,透露出自信与稳重;要坐有姿,站有相,走有神,眼含真情,脸带笑容,展示出饱满的精神状态。说话要言语规范,清晰流畅,简洁明了,有礼有力,可亲可敬。
【小结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下:
职业礼仪的含义及重要性 遵从职业礼仪 求职礼仪 职场礼仪
结束语:英国哲学家洛克说:“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如果一个人在具备了精湛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又拥有了丰富的职业礼仪知识,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灵活而合乎规范地加以应用,往往会令其事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职业礼仪是一种养成教育,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再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自觉地通过训练,持之以恒,逐步形成知礼、懂礼、行礼的好习惯。 〔第三课 感受道德之美〕
做人以德为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道德的含义和分类,了解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并通过道德学习自觉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实践。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事例。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课前告知学生,本次课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游戏比赛等活动也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展示图片:孔子画像。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给学生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他却说不希望学生专注于技能。为什么呢?为什么老师不希望学生注重掌握技术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教师导入正题:孔子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是以德为先,所以技艺的掌握反而是次要的。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近道德
展示图片:曹操、刘关张的画像。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一般会喜爱刘备、关羽、张飞,却讨厌曹操?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这是因为大家不自觉中运用了道德评判。凡是善的,人们会喜爱和赞扬;凡是恶的,人们会反感和厌恶。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展示和讲解课前各自收集的资料(课前指导其制作PPT课件),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对于历史上和生活中的这些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事例,人们总是会有一个评判的尺度与标准,这就是道德。道德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中。
活动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 爱国守法
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世界各地传递的过程中,海内外华人表现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思考: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反映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是否因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而有所下降?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鼓励曾参加迎接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学生畅谈当时场上的情形、气氛和个人感受。
教师小结: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不仅没有降温,还随着国家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上升。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犯罪的增加也是不容乐观的,尤其是青少年犯罪。试探讨其中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所在地区的治安形势和校园内外看到的违法犯罪现象谈起,重点探求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小组讨论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小结:犯罪现象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人缺乏法制意识,道德修养水平较低,导致犯罪。
活动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二——明礼诚信
学生活动: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案例,制作成PPT课件,每个小组选两个代表上台展示和讲解,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讨论。
展示新闻图片:2007年陕西周正龙拍华南虎照片事件。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有不少官员和专家积极参加这起造假事件?其根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引导学生联系其他不讲诚信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教师小结:这是道德失范的表现之一,一些人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不惜造假,完全抛弃了诚信。
活动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三——团结友善
学生活动:学生选派代表参与折筷子游戏。即每组选派3名代表参加,每轮每组1人参与,第一轮要求折断扎在一起的两根筷子,第二轮是三根,第三轮是四根……以折断扎在一起根数最多的小组为优胜。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根据古老民间故事设计的游戏,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008年有哪些事件是很好的证明?
引导学生讨论:2008年特大地震发生后,你为灾区作了什么贡献?不是至亲的人遇到困难时,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联系2008年抗震救灾进行思考和发言。
教师小结:从近几年发生自然灾害后人们的表现看,中国人正在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气。这不仅是血浓于水的原因,也是缘于大家学会了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
活动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四——勤俭自强
引导学生讨论:不少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都向往轻松的、待遇好和工资高的工作,大多不愿从事辛苦的工种。这是否抛弃了中国人勤劳的传统?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随机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勤劳和懒散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思考勤劳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部分年轻人(尤其是部分城市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的青年人)比较注重享受,却不大愿意为此付出较多的劳动,明显不如祖辈和父辈勤快和吃苦耐劳。此所谓未富先娇。
活动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五——敬业奉献
课堂讨论:当你购买家用电器或汽车时(若不考虑个人经济能力),你希望购买的是欧美产品、中外合资产品还是国产货?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随机提问学生,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中外产品产生差距的人力方面的原因。
教师小结:以上产品很多时候已不是技术上的差距了,而是管理经营水平和工人素质的差距。尤其是员工的敬业精神方面。这导致采用相同的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产品质量却不同。敬业的劳动者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中国已经成为生产制造业大国,但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否则无法保持现有的地位。而敬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后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投入救灾的场面。 课堂讨论:为什么多次大灾害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教师小结:奉献精神最能让人感动,国家和民族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人们。这是国家和民族的中坚和希望。
(注:以上从活动二至活动六,可以重点选讲其中两三个,其他略讲,不一定面面俱到。)
活动七:社会公德探讨
展示图片:日本东京的街道。 课堂探究活动:为什么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卫生状况反差那么大?(以学生居住地为例)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教师小结: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差异的结果。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如大陆游客常州人赵根大在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岩石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留念,被网络暴光,受到广泛批评;部分中国人出国旅游不注意讲文明、守公德,当地人只好制作了一些用中文写的提醒标语,而用其他语言文字写的类似提醒是没有的。
案例探讨:河南省的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竹某,移民加拿大后,八年不与父母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教师小结:尊敬父母和赡养年老父母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
活动八:家庭美德讨论
课堂讨论:成语“举案齐眉”的由来和现实指导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教师小结:封建社会的这对夫妻尚且知道夫妻互相尊重,现代的夫妻更应该做到互爱互敬。
【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以下内容。理解什么是道德,明白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理解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意义。了解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即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同时,青年人应该学会观察身边事物,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判断、分析、评价社会现象。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复杂多变。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人就无法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青年学生应该重视道德学习,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 〔第四课 恪守职业道德〕
我诚信,我公道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理解诚信和公道的意义,培养诚实、守信、公道的品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有关诚信、公道的案例资料。每个小组写一个关于诚信的调查报告,制作成PPT课件。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展示新闻图片:三鹿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教训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教师点明事件所反映的问题,引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毒奶粉事件反映出企业诚信的缺失;该事件中,只有三鹿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文华等高管人员和一些奶贩受到刑罚的惩罚。而其他有相同行为的企业,其负责人则安然无恙。这样的结局似乎欠缺公平。
诚信和公道应该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我国的传统道德向来重视诚信和公道。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面临诚信危机,不公平现象也存在着。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诚信问题探讨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选派2人为代表,以课前制作好的PPT课件展示相关事实案例,分析危害并探讨其根源。其他学生听讲,并在展示讲解后提出疑问,由讲解的学生解答。各组展示完毕后,全班共同探讨不讲诚信对社会的危害。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不讲诚信,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2.不讲诚信,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令社会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3.不讲诚信,令经济活动成本加重。
4.不讲诚信,使得伪劣产品泛滥,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 引导学生思考:不讲诚信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可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让1个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变得唯利是图,最易抛弃诚信。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2.法制不完善,使得监管不严,失控的市场容易不讲诚信。 3.道德修养不高,容易受利益诱惑,导致见利忘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治理不讲诚信?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可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1个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国家大力倡导诚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个人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3.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让讲诚信的人得到奖励,让不讲诚信的受到惩罚。
活动二:办事公道问题探讨 案例 2009年4月,杭州20岁的大学生胡斌和朋友在市区马路上驾驶经过多 处改装的小汽车飙车玩乐,结果把走在斑马线上的25岁青年谭卓撞飞20多米外。 谭某当场死亡。而警方很快宣布,胡某当时的车速估计是70公里/小时。这个结果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这样一个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会迅速变成一个公众事件?政府部门为什么受到怀疑和批评?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小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公平、公正、公道是人类的追求,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尤其是对政府的行为。该事件中,杭州交警部门没有经过科学鉴定,就匆匆公布调查结果。而这个结果与人们所看到的事实相距甚远,再加上肇事者的“富二代”身份,很容易使人产生许多猜测,怀疑政府部门能否公正地处理该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列举类似的办事不公的案例。办事不公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展开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办事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
2.办事不公,严重影响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的形象。 3.办事不公,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怎样解决办事不公?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加强法制建设,运用制度约束行为者。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国民。
3.个人加强品德修养,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为高尚的人(结合教材内容)。
【小结与反思】
中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法治和制度不够完善,国民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违反诚信、损害公平公正的行为,已经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青年学生应该学会正确认识这类社会现象。而国家应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广泛地进行宣传和思想教育,使社会形成讲诚信、办事公道的风气。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青年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诚信和公道的思想,并将其运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布置课后作业:选取最近发生的关于诚信或办事公道的现实事例,写600字左右的小论文。请学生课后完成。
〔第五课 提升道德境界〕
在职业实践中锤炼
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竞赛活动,让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涵养职业道德品质。
教学准备
由于本节课要利用课堂竞赛活动来实施课堂教学,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 1.竞赛活动安排的准备(由学生、教师协商共同进行)。
(1)介绍竞赛方案:向全体学生介绍竞赛活动方案,包括哪些竞赛项目,简介竞赛规则、评分标准、注意事项等(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
(2)抽签和分组:从全班挑选三名平时表现较好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让三名组长随机抽签,把全班学生分为红、绿、黄三个组,并确定比赛顺序。
(3)布置场地、准备媒体设备及竞赛物品:布置竞赛活动场地,安置好多媒体计算机,放置好计时器、记分牌、答题纸板、笔、工作制服、工作胸卡等。
(4)邀请若干老师作为课堂竞赛的评判。 2.学生的准备(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1)收集、整理和制作竞赛资料:各组学生从课本、学习指导、报纸、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等途径广泛收集竞赛活动所需资料,每人向组长提交至少一条有关比赛项目的资料,制作竞赛所用的PPT课件。
(2)确定人选:组长召集本组成员商议,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共同推选出参加各比赛项目的组员,每个项目的参赛者不能重复,以保证有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课堂竞赛活动。
3.教师的准备。 (1)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从学生提交的资料中选取部分资料,再加上教师自己准备的资料(见附件四),最后确定竞赛活动的三个项目。 (2)结合学生的准备情况,设想竞赛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及情形,以便更好地掌握和控制整个活动过程,并做好各环节简评和总评准备。
4.参加竞赛的心理准备。
(1)学生: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全情投入。 (2)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既有亲和力又要有一定的权威性。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导入】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吸引注意力,调动情绪,让学生进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准备参与竞赛。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寻找榜样竞赛
学生活动:由每组预先选定的一个学生,使用PPT课件,在规定时间内(5分钟),代表本组展示、介绍其寻找到的职业道德榜样及其选择的原因。其余学生观看、引发思考。
教师评判:按事先规定的评分标准,为各组评分。
教师小结:在各组学生讲解、全班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不同工作领域中的职业道德榜样,产生对榜样的认同感;总结归纳职业道德养成的第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活动二:从小处着手
学生活动:各小组成员讨论、思考,在规定时间(1分钟)内,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填空题(见附注一)。
教师评判:按每题5分计算,为各组评分。 教师小结:解释各句话的涵义,使学生理解每一个所谓的大事业都是由许多小事业构成的,每一个大事业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由此阐明从小处着手的重要性,引出职业道德养成的第二个途径和方法: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职业事。并讲解从小处着手的具体要求,首先要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其次还应该恪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抱着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
活动三:身体力行竞赛
学生活动:由每组预先选定两个学生,代表本组参加比赛,在规定时间(如5分钟)内,合作完成指定工作任务(穿工作制服,戴工作胸卡,两人一起把桌子搬到指定地点)。其他组员监督比赛,并为本组组员加油。
教师评判:按完成时间最少者为胜,得分。最后,宣布竞赛活动的小组名次。 教师点评:祝贺获胜小组,鼓励全体同学。总结竞赛活动情况,再次阐明竞赛活动目的,说明这是一种养成教育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使学生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体验和感受职业道德规范。
学生活动:全体学生一起共勉,齐读授课班今后所从事的相关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内容要求。
教师小结: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职业规范,同时还要在事上磨炼,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归纳出职业道德养成的第三个途径和方法:身体力行,在职业实践中养成。
【小结与反思】
布置作业: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你是如何注意训练和培养职业道德行为的。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在课后完成此项作业。
附件一 竞赛活动项目
1.寻找榜样。各组预先选定一名成员参赛,使用PPT课件,在规定时间内,介绍一位具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有优秀职业道德的工作者。由评委老师按评分标准评分。满分为50分。
2.小处着手。各组预选选定三名成员参赛,比赛时发给各组一块写有题目的纸板,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合作完成填空题。每空5分,满分为50分。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者是老子)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的遗训) (5)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3.身体力行。各组预先选定两名成员参赛,把工作制服穿好,将工作胸卡佩戴在指定位置,两人一起合作把一张桌子搬到指定地点。按完成任务所使用的时间最少者为胜,获得50分。
附件二 竞赛活动注意事项
1.三个比赛项目都必须参加,每个项目的参赛者不能重复。 2.配合、服从主持人的安排,服从比赛结果。
3.在比赛过程中,非参赛者需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参赛选手比赛。 4.本次竞赛活动按各组总分数计算,设团体奖第一、第二、第三名。
附件三 竞赛活动评分卡
寻找榜样 小处着手 身体力行 竞 赛 评 分 评分标准(满分为50分) *主题鲜明,内容恰当,PPT课件制作精美。(15分) *不超过规定时间。(5分) 每空5分, *语言表达流畅,感情丰富,表情自然,符合 使用时间最少为胜者, 满分为50表达内容。(10分) 获得50分。 分。 *服饰整洁,仪表端庄。(5分) *能否脱稿。(5分) *小组成员在聆听过程中的表现。(10分) 得分 合计 附件四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十佳单位”:天津市困难职工救助中心、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中心、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大连商品交易所、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供电公司、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江西东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十佳标兵”:北京佑安医院护士长朱伟平、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麻城市支行储蓄员金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红英、青藏公路管理分局那曲公路段三十一工区工区长小多吉、河南省濮阳市公用事业局“老李热线”负责人李全芳、哈尔滨圣泰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翔、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世臻、甘肃新路交通工程公司总经理徐广辉、安徽省合肥市国税局第二分局个体税收征管科科长刘占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系主任李国平、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邓建军。
第九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十佳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处理厂、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吉林省白河林业局、重庆市长寿供电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晋中太谷县支行、黑龙江电视台新闻部、宁夏煤业集团磁窑堡煤矿、中核集团公司四O四厂、湖南省电信有限公司娄底分公司。
十佳标兵:中脉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王尤山、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曲振尧、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城管局清扫班班长王菊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云南昆钢第三炼钢厂炉长肖国昆、福州市电业局带电班班长冯振波、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维修班班长田忠民、浙江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胡道林、广西柳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邓红英、辽宁本溪市邮政局发投分局投递员吴俊刚。
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十佳单位”: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铁路局昆明站、浙江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公司王庄煤矿、南通第三人民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长春市绿园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
“十佳标兵”:天津港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孔祥瑞、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队长赵传利、恩施州巴东县邮政局绿葱坡支局投递员陈见方、贵阳市社会福利院颐寿园护理员王琼、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客运段北京车队党总支书记王晓云、银监会江西监管局南昌办事处主任朱其建、民航华东空管局区管技术支持室主任陈文秀、重庆市北碚区市政工程处疏浚工任维超、大连重工起重集团高级工人技师王亮、山东青岛供电公司总经理刘建旬、乌鲁木齐市邮政速递局工人艾克拜尔。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增强规则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教学准备
1.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 2.一把直尺和一个圆规。
教学时数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播放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听过这首歌吗?有没有留意歌词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作出各种回答。
教师小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曾经是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军保持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它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密切军民关系,增强官兵团结,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后被谱写为歌曲,广为传唱。军队有严明的纪律,那家庭、国家呢?是否也有自己的规则和纪律呢?
【教学过程】
板书: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增强规则意识
活动一:画一画
学生活动:两位学生到黑板前,一位徒手、另一位借助尺子和圆规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第一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借助了尺子和圆规。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教师点拨:无规矩不成方圆。 板书:1.规则与秩序
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仔细观察教材第64页的镜头一、镜头二及漫画,并讨论: (1)缰绳在驭马中起什么作用?(2)课堂纪律在保证教学效果上起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提出各种意见。
教师小结:镜头一的缰绳可以帮助骑手控制千里马的奔跑方向,让他顺利到达终点;镜头二的课堂纪律是维持课堂秩序,是保证老师正常“教”与学生正常“学”的重要保证,从而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这两个镜头说明要做好某件事情,要完成某项任务,要达到某个目的,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与秩序。驭马需要缰绳,教学需要课堂纪律,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板书:(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与秩序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与秩序。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人们正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人们的权利,需要规则来保护;人们要做成事,需要规则作保证,由此形成了各种规则。
板书:(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与秩序
活动二:想一想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与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宪法。
学生2:在学校遵守校纪班规,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3:排队上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学生4: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学生5: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一团糟,混乱不堪……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规则与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团体有章程,宗教有戒律,单位有纪律,社会有道德,这些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活动三:分一分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回答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各种意见。 学生1: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道德要求。
学生2:遵守校纪班规、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 学生3:遵守宪法、遵守交通法规是法律要求。
板书:2.纪律与法律
引导学生思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65页中的案例,并讨论:(1)本案中,港务处依据什么对王某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2)法院依据什么裁决这一劳动纠纷?(3)纪律与法律有什么异同?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提出各种意见。 教师点拨:港务处可依据本单位的职工劳动纪律,对王某的违纪行为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法院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裁决此劳动纠纷;纪律按单位或团体的需要,制定出在本单位或团体适用的准则,而法律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
板书:(1)纪律的内涵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请阅读教材第66页的“链接”后思考问题,什么是纪律?纪律有哪些重要作用?
教师点拨:所谓纪律,是指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纪律的作用有三。第一,有用性。纪律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动、纠正人们的违纪行为,达到群体活动的目的,保障人们的正当权益。第二,惩罚性。违反纪律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处罚。第三,自律性。纪律本是一种他律,当我们认识其作用而自觉遵守时,就变成了我们的内在约束力。
引导学生思考:军纪是最严明的纪律,你能举出历史上治军严明的典故吗?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热烈发言。如诸葛亮、岳飞等。 教师点拨:法律也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 板书:(2)法律的内涵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请阅读课本后思考,什么是法律?
教师点拨:法律是一种概括、严谨、普遍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引导学生思考:请阅读案例(见附件三),并讨论:(1)法院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医院的侵权行为?(2)假如没有法律,张女士的生活会怎么样?(3)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提出各种意见。
学生1:法院是依照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阻止了医院的侵权行为。
学生2: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张女士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护,生活可能因此而扰乱,精神痛苦将无法解除,甚至出现更大的伤害。 学生3: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点拨: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页“链接”的“法律的规范作用”内容。)
教师小结:纪律与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违反纪律和法律都会造成一定后果,都要受到相应的惩处,这是它们的共性;纪律与法律二者又存在差别。
板书:(3)纪律和法律的关系
活动四:填一填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以下表格。
纪 律 法 律 相 同 差 别 教师点拨:在社会生活中,纪律和法律是必不可少的,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中职学生,我们更应该增强自己的遵纪守法的意识。
板书:3.做遵纪守法的人
引导学生思考:请阅读教材第67页中的镜头一、镜头二,并讨论: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避免?体会违反规则的危害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点拨:王某和小刘的死亡,都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己或他人的违规操作而导致的,只有充分重视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板书:(1)违反规则的危害性 引导学生思考:在职业活动中,不遵守劳动纪律、相关法规,轻则影响生产进度和效率,造成残次品;重则伤害生命,导致重大损失;违规者会受到相应的惩处甚至法律的严厉制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出现违规行为呢?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 板书:(2)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
教师小结:人们可能图一时的利益、一时的自由而置规则于脑后,但造成的危害令人后悔莫及。人生是单程线,事故发生再后悔当初已无济于事。所以我们在行事之前一定要有按规则办事的意识,一定要有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注意克服侥幸、贪婪、忌妒、叛逆等诸多不良心理,其次,就要涵养自己的道德,理性对待规则,让规则常驻心中。
活动五:读一读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八荣八耻”(见附件四),相互共勉。
【小结与反思】
中职学生由于生活圈子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班规,遵守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家长、教师、学校要求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秩序和规则,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认知 态度 行为
正确看待规则 遵 纪 守 法 了 解 规 则
附件一:板书设计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增强规则意识 1.规则与秩序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与秩序 (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与秩序 2.纪律与法律
(1)纪律的内涵和作用 (2)法律的内涵和作用 (3)纪律与法律的关系 3.做遵纪守法的人
(1)违反规则的危害性
(2)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
附件二: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附件三:案例
广东省佛山市某医院为张女士进行减肥整形美容,获得圆满成功,为扩大宣传,该医院将张女士的裸体照片展于医院橱窗中,给张女士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张女士向人民法院起诉。经法院审理,认定该医院侵犯了张女士的肖像权和隐私权。判决医院停止侵害,撤下照片,向张女士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等费用5 000元。
附件四: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目标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案例及材料;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相干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看材料。
【教学过程】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材料二 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
中国青年报消息:(2004年3月)对照6天前提交大会审议的草案,今天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最后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涉及对土地和私有财产征收、征用及补偿问题的条文,删除了一个小小的逗号。为了删改这个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450余字的解释和说明。
材料三 教材第75页:链接“孙志刚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
1.材料一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 2.阅读材料二后,同学们有何感悟呢? 3.“孙志刚事件”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
1.材料一中的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宪法修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展示材料:
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对比表
制定 修宪 法: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 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宪 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改 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才能生效。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相对多数)通过即可。 教师点拨:“孙志刚事件”说明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
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教师归纳: 显然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地位和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种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板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师讲解:
宪法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宪法的作用,必须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权威作用尊重不够的消极想象,如有人认为宪法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那是极其错误的。
引导学生思考: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们毫不相干?
探究活动:理解宪法和普通公民的关系。 展示材料:
材料一
宪法之条款 普通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义务教育法》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儿童 《未成年人保护法》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兵役法》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民法》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刑法》
材料二 中国宪法自由权第一案
农民工王登辉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公司以王登辉违反“禁止员工擅自在外住宿”的规定为由拒绝支付医药费。王登辉申请劳动仲裁,劳动部门认定其为工伤,反被公司推上被告席。2008年,法院大胆援用宪法中公民享有人身自由、居住自由的规定,裁定公司禁止员工外宿违背宪法精神。
材料三 三鹿毒奶粉事件被评为2008年十大宪法事例第一案
三鹿毒奶粉事件成为2008年中秋假期中最大的社会事件,引起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三鹿奶粉导致上千名婴幼儿健康状况堪忧,使中国奶制品一时间在国际社会处于风口浪尖。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熊文钊教授分析说,社会大众对生命健康权的关注,是本案最重要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的关注点,三鹿毒奶粉事件可视为中国乳业的“9·11”,孩子的生命健康问题在09年将继续受到关注,对孩子的担忧是此案被评为08年十大宪法事例第一案的关键。
引导学生思考:
请认真思考上面的材料,说说宪法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师点拨: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就要将宪法的规定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现实。如材料一,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使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法可依。(教材第76页第二小段观点)。同学们可以看教材第76页链接。
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体现人民意愿的国家根本大法,越来越成为维护和实现百姓权益最根本的保护神。我们可以看到,宪法并不是高高在上,离我们太遥远,原来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展示材料: 2000年,山东姑娘齐某初中毕业考上了济宁商校,却被同村同学陈某盗用姓名就读直至毕业,毕业后陈某继续冒用齐某的名字参加工作。在得知真相后,齐某以姓名权、受教育权受到侵犯为由将陈某等人推上了被告席。这起特殊的案件着实让法官感到为难,陈某等人侵犯了齐某受教育的权利,应该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却苦于找不到具体的法律规定,所以决定向最高法院请示。
2001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2001〕25号批复,明确指出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他人依据宪法规定享有的受教育权,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最高法院的批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这场冒名顶替上学案作出了终审判决:判令陈某停止对齐某姓名权的侵犯,并赔偿齐某因受教育权被侵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5万余元。
教师讲解:
齐某受教育权案让我们认识到,实施宪法,就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作用。(教材第76页第三小段观点)。尽管宪法是根本大法,但是离老百姓并不是那么遥远,如果通过其他途径公民的权利都无法得到救济,宪法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公民权利救济的屏障。
板书:实施宪法,人人有责 引导学生思考:
既然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宪法?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第76页链接,分析教材第76-77页案例。鼓励学生大胆判案。 教师点拨:
实施宪法,就要在生活中使用宪法、以宪法作为我们行为的根本准则,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教材第76页第四小段观点)。因此,在教材第76-77页案例中,依据宪法规定李某享有受教育权,法院应该支持李某的诉求。
板书: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保障宪法的实施
教师讲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最根本的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目的在于为每个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因此,实施宪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主动学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课外作业:
案例一: 杨某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行动不便。2008年杨某高中毕业报考该市中职学校,填报的第一志愿是该市某财贸学校,该校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杨某考试成绩为487分,超过录取分数线,已具备录取条件。但该校以本校的计算机房在四楼,杨某上楼不便为由,拒绝录取杨某。请问财贸学校的决定是否违反宪法?为什么? 案例二:某村文化站丢失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这台彩电是村党支部书记冯某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而建议购置的,花了两千多元。本来,自冯某任支书以来,村风有了很大好转,怎能容忍发生这样的事呢?冯某在发案次日就向乡派出所报了案。为尽快查个水落石出,他又和村长召开了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会议,决定对全村进行普遍搜查。如果你是该村村民,你会怎么做?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依照程序维权
教学目标
了解非诉讼和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证据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法院审判的程序的资料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材料一:某校一名高二学生,暑假期间骑自行车到电影院看电影。到了电影院门口,他把自行车锁好放在电影 院门前的存车处,并向看车的阿姨交了1元的存车费。看完电影后他到自行车存放处取车,发现车没了。他问看车 阿姨,她说不知道。他要求赔他的车,可是看车阿姨却说她不承担赔车责任。这名高二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 办? 材料二:一名中职生到某照相馆照相。之后某天,他突然发现该照相馆的橱窗里有他的一幅放大照片,他很吃惊,因为照相馆从未与他谈过这方面的事情,他也从未向他们作过这方面的许诺。这名中职生应该怎么办? 材料三:某校初三学生小李一次补课后骑自行车回家,因天黑又没路灯,连车带人摔到施工挖的沟里,造成左手臂骨折,身上也多处受伤,自行车前轮扭曲,三角架变形。他忍痛爬起来,跌跌撞撞步行回到家。爸爸妈妈把他 送到医院治疗,住院花了1 000多元,学业也受到了影响。他想去告施工单位,但爸爸妈妈却说是因为他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告也没有用。小李应该怎么办?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
1.你或家人有遇到类似这种情况吗?如果有,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2.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教师归纳:类似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利用合法途径和程序,理直气壮地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可维权有哪些合法途径和程序呢?我们却不是太了解或了解得不够全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内容,请看《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 展示材料: 打官司成本与收益倒置 农民工怎么维权 北京市致诚法律事务所副主任肖卫东为农民工维权算了一笔细账。在为河北省莱水县农民郭弘方被拖欠工资案提 供法律救助的过程中,肖卫东发现了一个成本与收益倒置的怪圈。 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为了追回河北省市政厅拖欠的1 000元工资,郭弘方需要花费的最低时间成本是33天,而 在此过程中,他个人花费的经济成本达到3430元,相当于被拖欠工资款的3倍,其中直接支付的费用为1 740元。 这笔账目是这么开支的:从仲裁、一审、二审到申请执行,郭弘方往返于河北莱水县和大兴区法院之间11次,交纳的案件受理费为400元;交通费为每次32元×11=352元;住宿费为每晚15元×11=165元;伙食费为每天15元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事实上,人们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之所以没有依法加以保护,除一部分人不懂法、不会×33=495元;误工费为每天5元×33=165元;再加上材料打印、复印费163元,直接支出为1 740元。 用法之外,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顾虑打官司的“成本”。如果依法维权耗费的时间、精力,用于法律处理从社会成本来看,法院和律师事务所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是18天,经济成本为2 700元,相当于欠款额的2.7倍。需支出的费用等超出了案件本身的经济、精神损失,人们就会觉得得不偿失,因此宁愿选择“私了”,或因此,为了追回所欠的1000元工资债务,郭弘方个人和社会所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是6 130元,为原欠款的6倍多。 “自认倒霉”。 其实,发生纠纷,不是只有打官司一条路,也可以通过不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相比打官司,通过这些方式来,具有程序简易,节省时间,成本低等优点。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方式。
板书:一、不打官司也维权 探究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第86-87页的三个镜头。思考:上述情景涉及几种纠纷解决方式? 教师归纳:上述情景涉及不打官司的方式: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 教师讲解: (一)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调解的含义 调解:是发生纠纷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排解、说服教育下,依法自愿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仲裁:指民事、经济纠纷的当事人根据其在事先或事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事件作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方法。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由该机关依法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二)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的比较 调解和仲裁的比较 调解 调解的进行,自始至终都需要双方当事进行 调解程序中,调解人只能对当事人进行的协议完全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 仲裁 仲裁只要双方当事人合意达成仲裁协议,就产生法律约束力。争起仲裁程序,仲裁庭也有权受理案件,并进行仲裁 仲裁程序中,仲裁人以裁判者的身份出现,可以独立自主地对争事人具有约束力 人的同意,只要有一方不同意,调解就不能议发生后,即使一方当事人不同意仲裁,他方仍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提不同处 说服劝导,无权自己作出决定,经调解达成议的问题作出裁决,裁决无须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并且对双方当相同处 都以双方当事人的同意或协议为基础进行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比较内容 性质 申请条件 审理机构 对审理机构有无地域限制 对当事人双方的要求 仲裁 仲裁与行政复议的比较 行政复议 行政解决途径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侵犯其合法权益并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 上一级行政机关 有 无须双方自愿 民间解决途径 有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 仲裁委员会 无 双方自愿 过渡:当上述方式都没办法解决纠纷时,我们就可以选择解决各种冲突与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即我们常说的打官司。 板书:二、明明白白打官司 (一)诉讼的含义及种类 1.诉讼的含义 教师讲解: 诉讼俗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争议的活动。 诉讼它的本质在于通过国家强制力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确认,并保证所确认的权 利义务得以实现。由于任何纠纷主体都无法与国家相抗衡,所以在解决纠纷,权利救济方面,诉讼具有其它纠纷解决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诉讼与其它纠纷解决的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严格规范性。 (2)多重保障性。 (3)国家强制性。
因此从理论上讲,诉讼成为解决纠纷和对当事人进行权利救济的最终的和最权威的方式。 板书:2.诉讼的种类 教师讲解:
根据诉讼所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及其所依据的法律,诉讼可分为三种: (1)刑事诉讼:(有关犯罪方面的官司)
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2)民事诉讼(民事纠纷方面的官司)
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
(3)行政诉讼(公民与有关国家机关之间的纠纷方面的官司)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发生的,与我们关系密切的是民事诉讼。
展示材料:
某法院受理张某诉其三子女遗弃一案。在审理中查明,张某下肢瘫痪,不能独立生活。三 个子女互相推脱,不尽赡养义务,使这位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生活又不能自理的老人只得靠邻 里施舍和居民委员会照顾生活,三个子女长期不过问。法院认为,三个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遗弃罪。在宣判之前,三个子女都找到其母,要求撤诉,自行解决。经协商,三个子女同意每 50 word完美格式 人每月支付赡养费元钱,张某随大儿子共同生活。于是,张某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自诉。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销。 专业资料
探究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活动框提供的材料。思考: 1.秋菊已经原谅了村长,不再打官司了,村长为什么还被拘留了? 2.为什么法院准许张某撤诉? 教师点拨:这涉及到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的区别。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诉案件,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诉案件是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公诉的案件,公诉案件是不允许和解、撤诉的。自诉案件是由法院直接立案审理,不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案件。在自诉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如果和解了,是可以撤诉的。 过渡:同学们,如果决定要打官司,你知道具体要如何“打”吗? 探究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的两个镜头。思考: 1.同样是民告官,为什么法院有的受理,有的不受理呢? 2.小关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呢? 教师点拨:这两个案例涉及到怎样打官司的问题,即打官司的程序。 板书:(二)诉讼的程序 教师讲解: 1.首先,需要了解有关纠纷是不是应该由法院处理。 并不是所有的纠纷都能到法院讨“法”。所以要打官司,先要了解这事得归不归法院管。凡是根据法律规定属于法院主管的案件,法院必须受理、审判,想不管都不行;但是同样,凡是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人民法院也不能随意行使审判权,想管也管不了。 在小王这个案例中,对海关的罚款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其所在单位的处分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是因为依据行政诉讼法,处罚款200元和没收光盘等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记过处分等内部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 行政诉讼法第2条: 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 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其次,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确定了你的事情应该属于法院管,但是,各级法院有这么多个,应该向那个法院起诉呢?这就涉及到法院的管辖了。管辖是指在法院系统内部,确定各级法院之间以及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打官司到法院只能算是找对了地方,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才算是找对了门。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案例中的小关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呢?依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小关应该到东城区法院起诉。 法院的管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规定: (1)级别管辖,是指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管辖。 (2)地域管辖。如果级别管辖是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管辖范围,那么,地域管辖就是划分同级法院法院的管辖 受理第一审案件的范围。我国对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被告”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即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哪个法院辖区,就由哪个法院受理。 此外,还有特殊地域管辖或专属管辖,这是以原告所在地或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所确定的管辖规定。 然后,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展示《民事诉讼流程图》。 然后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教师讲解: 当事人还可以依照法定条件,通过书面方式协议约定管辖法院,但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展示材料:的规定。 《民事诉讼流程图》 以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为例,它包括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审理、判决,当事人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判决以及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 教师点拨:二审程序以及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并不是所有案件的必经程序。当拿到判决书后,如果你对判决不服,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才会进入二审程序。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二审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进入再审程序。如果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对方仍不履行的,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探究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第90页的镜头及漫画。思考:小玲借钱给小菊明明是事实,法院为何不支持她呢? 教师归纳:因为小玲证据不足,法院无法支持她。在司法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败诉的原因是由于对证据规则的误读或缺乏证据意识。法律是靠证据说话的,我们所说的打官司,说到底就是打证据。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增强证据意识,以此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板书:三、证据——诉讼的灵魂 板书:(一)证据的含义 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板书:(二)证据的种类 证据有下列几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笔录。 教师点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对这些证据加以收集、整理、保存、保全,这样才能在受到侵害时有备而战,充分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示材料: 小小证据帮忙打赢官司 自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小庄一直为某时装公司工作。时装公司直至2009年1月才和小庄签订劳动合同,为她缴纳社会保险费。为此,小庄向法院起诉,要求时装公司为她补缴社会保险费。双方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时装公司又不认账,劳动关系难以证明。关键时候,小庄凭借两张小收据打赢了官司:一张工号牌收费发票,一张服务质量保证金收据。 法院认为,小庄提供的工号牌收费发票,证实了在2006年4月,小庄仍作为时装公司的员工在商厦进行工号牌 更换,就此认定,小庄在商厦柜台工作期间与时装公司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服务质量保证金收据则证实了自2007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打赢官司,一些不起眼的小证据功不可没。此案中小庄能打赢官司,靠的就是两张收据! 过渡:那在诉讼中应该由谁来担负提出证据,并用证据来证明事实的责任呢? 板书:(三)举证责任 教师讲解: 1.举证责任的含义
举证责任,是指诉讼中应该由谁来担负提出证据,并用证据来证明事实的责任。因此,举证责任也叫证明责任。
2.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定
(1)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2)在行政诉讼中,一般实行“举证倒置”原则,即被告负有举证责任。
(3)在刑事诉讼中,在公诉案件中,查证责任由公安、司法机关承担。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有举证责任。
展示材料:
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本属合法合理 负有举证责任举证不能也得输官司 案情: 原告敖汉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购得一块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但在所购得土地上的附着房屋内却有部分存放物无人清理。原告认为这些存放物是被告张某所有,并且认为这些存放物已对原告方的施工造成了影响, 要求被告将存放物挪走,腾出房屋。但被告认为原告所称的存放物品是某企业的,他只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该企业现 已进入破产程序,原告应找破产清算组,不能找他个人。 为此双方协商未果,原告以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公司的合法权益为由,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张某立即腾让所 占用的房屋。 被告答辩称原告所诉被告主体错误,不应起诉我个人。 判决: 法院认为,原告诉称房屋中的存放物是被告的,被告予以否认,而原告又没有证据来证明,因此原告应承担举证不 能的不利后果。故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教师分析:原告认为存放物是被告所有,但被告却否认存放物系其所有,根据法律规定,原告对其诉讼主张负有举证责任,即应举证证明房屋内存放物的所有权人为被告,这是本案的关键所在,如果原告能够证明房屋内存放物的所有权人为被告,则被告理应立即腾让所占用的房屋,而如原告无证据证明存放物的所有权人为被告,则原告将依法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本案中恰恰原告在法律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未能举出能够证明房屋内存放物的所有权人为被告的相应证据。
教师小结:
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强调重点。教师展示知识结构图。
知识结构图:
调解 不打官司也维权 仲裁 行政复议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诉讼的含义及种类
依照程序维权
明明白白打官司
诉讼的程序
证据的含义
证据——诉讼的灵魂 证据的种类
举证责任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认清违法危害
教学目标
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本地发生的未成年人一般违法的案例、图片或视频,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发2006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学生:学生观察并收集可能有关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和现象的材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人类的发展史是人类不断征服与改造自然的历史。很多人知道:2003年2月1日,在结束了为期16天代号STS-107第28次任务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德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数罹难,其中2位是女性,4人是第一次进入太空。这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爆炸后,美国发生的第二次航天飞机失事事件。
探究问题: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1.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外部燃料箱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高速撞击到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并形成裂隙。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得以从裂隙处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在德州上空解体。)
2.此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给你什么启示?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航天发射讲求万无一失,因为一点点的失误和缺陷就会招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后果;航空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加强科研;要防微杜渐,改进技术。)
过渡: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如这“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也许有时因一个不起眼的小小故障,就足以折断我们自由翱翔蓝天的羽翼;一次不良行为、一次违法行为、一次犯罪,都可能毁了自己的一生。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那么,违法犯罪有什么危害?我们又如何防微杜渐?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探讨第四单元内容。
板书: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一、认清违法危害
【教学过程】
板书: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 教师讲解: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说是不同寻常的,我认为2008年就是这样的混杂着欢笑和泪水,夹杂着伤痛和自豪的年份。可以说这一年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我们还经历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其中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令人痛心的违法行为:
展示材料:
①19岁青年造谣称广东将发生9.4级地震被拘留
南方网2008年5月23日报道 :出于好玩和好奇,中山市小榄镇一名19岁青年对外群发短信,造谣称“6月中旬广东将有9.4级大地震,余震达3000多次”。 短信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得知此消息后,中山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黄树安高度重视,要求立即破案。在市公安局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小榄镇分局民警经过缜密侦查,于5月20日晚上11时许在小榄镇将嫌疑人黄某抓获。经审查,黄某对散播谣言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该青年将面临5到10天的治安拘留。 ②辽宁女子视频辱骂四川地震灾区被拘留审查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新华网2008年05月22日报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举国哀悼。21日上午,网民们在发现一个女子在视频里辱骂四川地震长达4分40秒。视频中,这名女子因国务院规定19日至21日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而玩不了J5游戏,脚翘在桌子上,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断地辱骂灾区人民。该女子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网民愤怒,人肉引擎在此时再次发威,网友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该女子的信息: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她的QQ好友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等。 ③倒卖奥运门票276人被查 包括37名外籍人员 2008年08月20日《新京报》报道:15日至17日三日内,北京警方查获276名倒卖奥运门票的“票贩子”,其中外籍人员37人,7人被行政拘留,18人被缩短在华停留期限,其他被批评教育。 过渡: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以上只是生活中各类违法案件之中的冰山一角。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有哪些危害?我们今天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懂得: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可耻、守法光荣;严格自律、杜绝违法。
然而,个别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这些浅显的道理却不以为然。请阅读以下案例并说说你的看法。
展示材料:《大学生公交车为争座与孕妇发生冲突 出狠招竟脚踢孕妇肚子》) 人民网·天津视窗4月10日电和4月9日《长江日报》:4月7日中午,一名孕妇在武汉乘坐909公汽时,武汉工程大学一名大四女生为争座位,与该孕妇发生冲突,女大学生竟然出狠招,脚踢孕妇肚子,随后企图逃跑,孕妇阻止其逃跑时,该女生竟大喊“抢劫”。经医院检查,孕妇暂无大碍,但不排除此事引发胎儿流产的可能。 学生讨论: 踢人者的行为在网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议,就以下观点发表你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一:这位大学生的行为是犯罪;
观点二:这位大学生踢人虽然不对,但孕妇暂无大碍,只是犯了个错,公安和学校不应处罚她;
观点三:这位大学生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严肃处理是正确的。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问:一名大四女生为争一个座位与孕妇发生口角争执后竟粗暴踢人,此行径警示着我们些什么问题?
教师点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一旦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时,首先得冷静下来,出言要谨慎、大方、得体。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平常事;用一颗爱心对待平常事,用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平常事,“有话好好说”。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胸怀。每个人都应该记住古人的忠告“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女大学生脚踢孕妇为德育敲响警钟,社会道德和法律意识必须增强,不然,就要在脚踢孕妇的恶行中沉沦。
学生活动:
朗读:“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问题,请大家看书并思考: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 (3)一般违法行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教师点拨:
(1)什么是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那么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呢?能不能简要地作个解释?
(2)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什么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又称什么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回到我们今日说法的话题:违法行为应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应该)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请分别说一说。
教师归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作简要说明(课件如下):
违法行为 → 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 严重违法(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我们应该界定什么是违法,对违法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法,包括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即犯罪);狭义的违法,是指一般违法,不包括犯罪。
探究活动:
社会上有人认为,一般违法行为,往往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为什么也要受到制裁?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谈谈看法。
教师归纳:
刚才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很好!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我们要谨记:“违法无小事”,我们要防微杜渐。
板书:一、违法无小事
过渡:那乱穿马路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吗?为什么? 展示材料: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展示行人乱穿马路的陋习图片。
然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行人却并不那么遵守交通规则。行人乱穿马路,往往让过往的汽车司机猝不及防,无疑大大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有时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行人乱穿马路,其实是一个违法的行为、是很不文明的行为,而且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对于乱穿马路者,世界各国都出台了处罚措施,比如一向以法律规章严厉而闻名的新加坡就规定,任何在巴士停车场及车站乱穿马路的行人,最多可被判入狱三个月并罚款571新元,再次触犯这条规定的人可能会被判入狱半年。而我国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规定,行人乱穿马路等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最高可罚款50元。(此可播放相关视频)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我们平常做起来并不难,关键是要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板书: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学生讨论:
出示一组《珍惜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图片,说说图中各种交通工具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会有什么危害?
行人:横穿马路、随意翻越隔离栏和闯红灯不仅影响车辆正常行驶,也特别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危害城市交通环境。
摩托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在车流中穿插、干扰阻碍其他车辆通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摩托车涉嫌从事非法营运。
出租车:乱停乱放、猛跑猛停、违反交通信号灯、晚间禁左时段违禁左转等。 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占用内侧车道行驶及在路口转弯时强行变更车道,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等违法行为。
非机动车:路口违反交通信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抢道、非机动车逆行。非机动车涉嫌从事营运。
公交车:交通拥堵时强行进入路口,遇前方堵车不依次排队等候,强行变更车道妨碍其他车辆通行,违法驶入非机动车道;禁左路口不避让直行和正常行驶车辆、行人通行时强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行左转。
引导学生思考:
阅读教材第94页三组镜头及漫画,议一议: (1)你身边有类似事情发生吗? (2)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 教师讲解:
教师在学生充分议论后指出:噪音扰民、球场滋事、偷拍隐私、抢劫少量财物、乱扔果皮、破坏公物、盗窃同学的生活用品……这些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那么,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呢?
含义:危害性:讲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课件分别出示具体内容)
了解的意义:分类:违反治安管理的四种分类(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链接”文字,教师可以配合当地最新案例说明)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过渡:既然“违法无小事”,而小事又常常伴随在我们的身边,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故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要“防微杜渐”。
学生活动: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抱有“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有错吗?查一查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怎样处罚的?
阅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章“处罚的种类和适用”和四类处罚,然后内化课程知识。 板书:三、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
展示材料:(可以选用教材第96页的《大发为取乐乱打110受治安拘留》) 案例一:《男子谎称有炸弹 被行政拘留8天》
《西海都市报》报道:2008年5月6日下午,武汉703路公交车上一男子谎称“有炸弹爆炸”,引起乘客一片恐慌。事发后这名男子逃之夭夭,不过仅隔一天,就被703路驾驶员王勇认出,并报警将其拘留。 案例二:《退票变炒票 农妇受处罚》 2008年2月1日下午5时许,家住湖南长沙芙蓉区东岸乡东屯村的农妇涂小芝持买错了日期的两张2月2日长沙至上海的K135次列车硬座车票(票价为177元/张),来到长沙火车站售票厅准备退票。就在此时,两名排队买票的旅客前来询问火车票,她便准备以每张280元的高价将手中的票转让,经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以每张250元的价格成交。完成交易后,被广州铁路公安局长沙铁路公安处治安巡逻的铁路民警当场查获。民警收缴了两张火车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票,并以涂小芝倒卖火车票为由,依法将其治安拘留15天。 引导学生思考:(在印发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找一找答案) ①民警依据什么条款对武汉男子和湖南农妇进行处罚?
②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些?(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③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罚款”和“行政拘留”分为哪些档次?
展示材料:彩色版教材第97页中的案例(或以下案例) 2006年04月18日《江南时报》:3月27日晚上9时许,16周岁的外地少年强子(化名)在镇江市某网吧门口采用借打手机的方式诈骗网友价值800余元的手机一只,警方通过监控于3月30日凌晨1时许将其抓获并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予执行行政拘留。 引导学生思考: ①少年强子诈骗网友手机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但为什么不予执行行政拘留?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②警方对少年强子的此做法,是否意味着放任未成年人违法?
教师点拨:警方的做法,主要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考虑处罚对这些人今后成长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但又能通过对其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令其吸取教训防止再次违法,警方责令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强子严加管教及时予以矫治和正确引导,使其转变思想,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这并非意味着放任未成年人违法。对于70周岁以上的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则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年迈的人多身体较弱,若处以行政拘留,在自由被剥夺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健康恶化或者其他隐患。对于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的规定,同样也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体现了我国立法保护妇女儿童的一贯立场,也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教师小结:(请同学们一句话概括本节课)
铭记刘备曾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课外作业:
浏览“南京青少年法制网”,收集2个未成年人一般违法的案例。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小结与反思】
本框内容涉及一般违法的法律观念及其分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含义、危害及治安管理处罚的意义,特别是处罚的种类和适用,法律条文比较枯燥,收集当地案例并实行案例教学法,然后内化课程知识;以讨论、阅读、思考为主,现身说法胜于“口水+粉笔”,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集成图片、视频)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渗透法律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律的法律行为。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善同犯罪斗争
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依法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智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并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为避免学生收集来的案例资料繁琐、重复、缺乏针对性等情况发生,老师在课前应与各组进行必要的交流,了解情况,以便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最好准备好本环节的补充案例,以防教学时由于学生参与程度不足造成冷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讲讲我们知道的那些令人痛心的故事。
选2~3个准备比较充分的四人学习小组派代表上讲台与全班交流他们在课前收集来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每组只讲一个案件,要求讲解详细、生动。)
如果学生自己准备的案例比较丰富,已经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共鸣,则直接进入师生对话环节,如果学生提供的案例过于简单,老师可补充自己收集来的案例,如以下案例。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害人害己的“拔刀相助”:2002年4月的一天,某县一所中学的寝室里,学生余某和同住一室的陈某在熄灯后仍大声交谈,隔壁的同学王某等人因受到打扰睡不了觉很不满,双方发生争吵。后来,陈某与王某就约好到学校操场上去“单挑”。陈某带上一把水果刀防身,但后来出门时因要换鞋,随手将刀递给与他同寝室的余某,之后,陈某和王某按约定来到学校操场,余某带着那把刀,也跟到了操场上。看到陈与王二人在对打,当时他那把刀就抓在手上,陈某被打得后退时,也许是想起了“拔刀相助”这个成语,余某见陈某打不过王某,就随手朝王某腹部连刺数刀,刺破了其回肠。经法医鉴定,构成重伤。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上的人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要负刑事责任,余某当时正好是14周岁超出一个月。因此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法制意识淡薄导致的敲诈勒索罪:这是一起敲诈勒索案件。一位中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但是父母管教较严,平时给他的零花钱不是很多,但他有与同学攀比的心理,喜欢大手大脚地花钱。一次,他在一部警匪连续剧中看到一个匪徒利用恐吓书信,向一个富豪人家敲诈巨款得手之后沾沾自喜的情节,不禁萌生了利用这种方法弄点钱用用的想法,心想反正能敲诈来钱更好,敲不来也无所谓。于是,他说干就干,躲过父母亲的眼光,在自己房间写好一封恐吓信,主要内容是自己生意资金紧张,要求对方于某月某日拿6万元人民币到某地点,不然对方全家难保平安。他骑自行车到城关镇某别墅区寻找目标,转到一家比较豪华的别墅,趁无人看见将写好的信件塞进别墅门里,然后若无其事地赶去学校上课。等到指定交钱的那天,由于学校要考试,时间来不及,天气也不好,他就没有去指定地点取钱。他认为一次机会失去了,又开始第二次冒险。他采用同样的方法将一封写好的敲诈信件塞进另一户豪华别墅。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还没等成功便被发现了。虽然本案中他没有得到分文,但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他采用了威胁的方法,向他人勒索钱财,构成敲诈勒索罪,且数额特别巨大,要按他提出的数额来定罪处罚,所以他必须走上被告席去接受法庭的审判,他的人生也将无可避免地被画上一个污点。
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这些故事之后,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
学生即兴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自由发言进行点评总结并导入新课:
老师在听了这些案件之后,心情可以用两个字来概况,那就是——沉重。这些十四五岁的少年,人生刚刚开始,就因为自己鲁莽或无知导致的犯罪行为而重重摔了一跤。近年来,类似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屡见不鲜,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全国年均发案数达150万件,其中70%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所为,每年有15至20万件未成年人凶杀、抢劫、强奸等犯罪案件。不断有未成年人失足落入犯罪深渊,足以使法律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叹息并沉思,也足以给我们这些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敲响警钟:警惕犯罪的陷阱,远离犯罪道路。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犯罪呢?要知道,很多少年犯恰恰是在懵懂无知的状态下走向犯罪的。所以,就让我们从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开始吧!
【教学过程】
板书:一、青春拒绝犯罪
探究活动: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目前青少年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答案不要求统一,老师可以围绕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社会环境影响、法制观念薄弱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点拨,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触犯了刑律的未成年人会和成年罪犯受到同样的对待和处罚吗?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教材第111页的内容,然后派代表抢答这个问题。然后,师生一起总结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性规定:
(1)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不负刑事责任。
(2)刑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殊原则。
(3)在定罪量刑方面也有一些不同于处罚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等等。
教师讲解:刑法的这些保护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已触犯刑律的未成年人的惩罚力度,给了这些未成年人更多的宽容和更多的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对于这些少年犯来说,曾有过的犯罪劣迹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还是会造成难以避免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试着来找一找这些负面影响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从对少年犯自身心理的影响、对未来前途的影响、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促使学生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充分认识犯罪对自己和家庭、社会的危害。
引导学生思考:在听完这些故事、完成这些讨论和交流之后,此刻,你想对自己和自己的同龄人说些什么呢?请试着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本子上。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请1-2名“自愿者”把自己的话与同学分享。如果有些同学还有更多的话没写完,请他们在课后继续写下来,并可以在教室后面的发布栏上与同学分享。
教师归纳:尽管我还没有看到每个同学发自内心的表白,但我相信,在座每位同学此刻都会有一个美好的誓言,那就是——青春拒绝犯罪!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的花季,我们一定要树立法制观念,避免走向犯罪的深渊。然而,人生是漫长的,在人生的其它阶段是不是也有可能犯罪呢?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教材114页志武的案例。
师生简单对话,导入下一个学习过程:
板书:二、职业生涯廉为本——在工作岗位上拒绝犯罪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志武犯了贪污罪,这是一种与职务相关的犯罪行为,我们把这类犯罪叫职务犯罪。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4页最下面的自然段和115页的“链接”与“点评”中的内容,了解一下职务犯罪还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探究活动:阅读教材,简单了解职务犯罪的类型。
导致志武之流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职业生涯中怎样才能有效避免职业犯罪? 教师小结:职务犯罪的根源在于人贪婪的欲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只有恪尽职守、廉洁自律才能避免走向职务犯罪,得到真正的幸福。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认识到,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我们都要自觉遵纪守法,不做危害社会的事情。但是,当我们自己受到犯罪行为侵害,或看到别人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导入下一个学习过程)
板书:三、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板书:(一)正当防卫
展示材料:15岁的中学生小彬是个文弱的男孩子,近来同年级的几个男孩子几次在校园内或放学的路上拦住他索要钱财,他不想得罪他们,就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拿了出来,然而对方的索要金额却在不断增加,还扬言:如果小彬拿不出钱来,就见他一次打他一次。家境原本不富裕的他实在不想给父母增添负担,于是决定自己解决问题。他准备了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带在身上,一天晚自习下课,他在楼梯口又一次看见了那几个勒索他的男孩子,便愤然用刀向他们刺去,结果造成两死四伤的结局。
学生讨论:
(1)小彬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为什么?(老师引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参考书上列出的正当防卫的条件,以达到他们在讨论时自觉学习的目的。然后,师生一起总结正当防卫应具备的条件。)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2)你认为小彬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怎么样?他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此处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及时求助并善于用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
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我们懂得了当我们自己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及时求助或用恰当的手段自卫。那么当别人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现在社会上许多人的做法是“事不关己,就袖手旁观,免得惹上麻烦”,你赞同这种做法吗?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加入到讨论中去,提出诸如“假设大家都不管闲事,结果会怎样”等问题,促使课堂讨论深化。
过渡: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12和113页方伟和区志的案例,导入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有勇有谋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引导学生思考:
(1)你觉得方伟开始时的行为是见义勇为吗?后来呢?你觉得他委屈吗? (2)你怎么评价区志的做法?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学生分组派代表对这两个问题发表见解。
教师归纳: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们提倡见义勇为,但见义勇为的过程中也要守法,不能给犯罪分子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而且,见义勇为的前提是先保全自己,自卫也好、助人也罢,都要先审时度势,客观衡量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要有勇有谋,既要与犯罪分子斗勇,更要与之斗智。
课外作业:大军的同学兼好朋友小明最近有变坏的倾向,经常与一些有不良习气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他想劝劝他,又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学了这一课之后,你认为大军可以对小明说些什么呢?(劝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通过这个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对学生进行的遵纪守法、拒绝犯罪教育的成果。)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珍惜人身权利
教学目标
了解人身权的基本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身权不受侵害;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侵害了公民的人格权和身份权;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案例及材料;学生在课前收集案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设计
板书: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导入】中国封建社会,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儿女是父母养大的,就应该听父母的话,否则就搬出“孝顺”来压迫儿女,怎可不听父母之言?甚至父母有一些违法之事,也要儿女承担责任,因为你是我的儿女,就应该代父母受过。这种观念过去专制时代甚至发展到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其实生命是可贵的,儿女虽为父母所养,但生命的尊严,不能以无理、无义之行给予戕害。父母又凭什么能剥夺子女生存的权利呢?作为与生俱来的人身权利具体有哪一些呢?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教学过程】 展示材料:
材料一 《儿子不听话,母亲杀死8岁亲生子》
犯罪嫌疑人黄某是被害人侯某的母亲。侯某只有8岁,由于从小跟姑姑生活,6岁回到家后,不叫黄某妈妈,也不听黄某的话,黄某对此非常反感,经常对其进行谩骂,致使母子感情不和。于是,黄某就产生了杀害侯某的想法。2008年12月18日早晨,黄某把侯某从床上拉到地上,用一把长二十多公分的刀子对着侯某的头、颈、胸部连刺数刀,并用电动三轮车拖着扔到了田地里。侯某因右颈总动静脉被刺断、左肺被刺破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当地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黄某涉嫌故意杀子案做出逮捕决定。黄某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引导学生思考:黄某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从法律上讲,黄某拥有的生命健康权利受到了侵害。
生命健康权是指什么?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有什么意义?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的生命健康权的?
教师讲解: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生命权是指公民生命不被非法剥夺的权利,健康权是指公民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2)生命与健康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又是一个人进行一切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如果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
(3)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都规定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这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法律对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惩,尤其是严惩摧残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的违法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说说你身边有哪些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家长的暴力、雇佣童工等) 展示材料: 材料二
如果健康是“1”,名誉、金钱、友情、爱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没有“1”,即失去健康,后面的一切再多也是“0”。
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生命和建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的所有财富中是首要的,没有生命和健康就没有一切。
板书: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板书:1.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犯 展示材料:
材料三 投影显示:一张广告,一出肖像权官司——《北大学子状告母校中学》 向某的父亲在一家报纸的广告招生专版上发现了自己儿子的名字和头像。他同时得知儿子的名字和头像照片在学校的网站上出现,多次与学校进行交涉无果。向某的父亲认为学校不经本人和家长同意就擅自用他儿子的形象做宣传,是一种侵权的做法,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原告向某的父亲还认为,儿子只是考入了北大生命科学院医学预科专业,可该校却在宣传上虚假宣称向某在攻读硕士,这是种极不负责任的营利行为。
被告:展示学校的荣誉难道也侵权?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该校法律代理人认为,学校确实是从档案材料中翻拍制作了向某的头像,用于学校招生宣传。这些宣传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不仅将向某树立成了榜样,还可激励其他学生奋发努力;更重要的是,向某考上北大,不仅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同样也是辛勤培育他的学校老师的工作成果,既是个人的荣耀,也是学校的成绩和荣誉,展示学校的荣誉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商业行为,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没有对学生造成伤害,没有侵权。
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解:判断肖像权是否受到侵害,应该具备以下两个要件: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二、使用人以营利为目的。该校未经向某的同意就擅自使用、制作其头像用于宣传,不属于正当使用范畴,即使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也是一种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肖像权属于人格权,公民的肖像权只能由自己处分支配,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复制、出版发行、公开展出公民的肖像,都是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探究问题: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那么动物是否也有肖像权呢? 展示材料:
材料四 林某家里养了一只波斯猫,样子可爱,邻居王某是摄影师,拿相机为林的猫照了一套相片,洗了照片后,送了一套给林某。后林某在某商场的宣传海报上看到一只波斯猫,并认出是自家养的那只猫。林某认为王某侵犯了他家波斯猫的肖像权。
本案中王某是否侵犯了林某家波斯猫的肖像权?
教师点拨:肖像权是民法中的一个概念。动物不是民事主体,所以不享有肖像权。 材料五
投影显示:请大家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1)用别人的照片当飞镖的靶子进行射击。 (2)影楼未经顾客同意将其照片作为店铺陈列品。
(3)某减肥药厂家未经同意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照片用做产品广告。
(4)某摄影爱好者把他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以及破坏草坪、花卉的行为拍摄下来,将照片寄给报社,报社将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5)媒体对公众人物、特殊事件的当事人,如彩票中奖者,事故当事人进行采访、拍照。
(6)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教师点拨:(1)、(2)、(3)题反映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因为侮辱他人人格、恶意损害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他人形象、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均属侵权行为。
(4)、(5)、(6)题反映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为维护公共利益或公民本人合法权益的需要而使用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也不构成侵权。
我们每个公民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也要尊重、维护他人的肖像权,否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过渡:对于肖像,我国法律规定了肖像权,用以保护公民在肖像方面的合法权益,那么同属精神性人格权的姓名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是每个人专用的符号。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姓名中的权利。
板书:2.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侵害 教师讲解:
公民享有姓名权,包括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他人干涉,未成年人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可自主决定行使自己的姓名权。
展示材料:
材料六 《冒名顶替上大学》
罗某和王某均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当年在填报志愿时,王某在本科二批院校志愿栏填了某师范大学,而罗某填的是某人文科技学院。高考分数出来后,两人的分数均未达到某师大最低录取分数线。但罗某考了514分,离本科二批分数线相差不到20分,正好在定向录取的范围内。王某则是335分,而该省文科本科二批分数线为531分。根据教育部规定,从高考录取到大学报到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两人都没有达到分数线,罗某也没有填报某师范大学,王某却成功地冒罗某的名,被某师范大学以定向生录取,顺利通过了某师范大学的入学身份审核并注册了学籍,4年后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顺利毕业。王某冒名顶替的事情被媒体披露后,罗某试图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她先后三次到法院立案,几个地方法院却因为管辖权和分工等问题没有立案。
本案中罗某的姓名权是否受到了侵害?法律是如何保护姓名权的?
王某已经侵犯了罗某的姓名权。侵犯他人姓名权是违法的,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我们的姓名权被他人侵犯,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探究活动:
试举出身边发生过的或社会上乱用、冒用、盗用他人姓名的不正当行为。 (盗用他人姓名申请手机用户、写匿名信落款用他人姓名等)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如果你是受害人,你会怎么办?
(赔礼道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教师小结:
如同公民的肖像权、名誉权一样,公民的姓名权不容侵犯。生活中屡屡发生的拿别人的名字开玩笑,将过失或损失栽赃在别人身上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过渡:
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种人身权利——隐私权。 板书:三、名誉隐私不可侵犯 展示材料:
材料七 某县一中学在工商银行办事处和镇政府门口张贴两张期末考试“成绩汇报”,除公布了本校部分学生的高分成绩外,还将并未在该中学读书的4名学生的不理想考分作了公布,引起4名学生及其监护人的不满。一周后,该中学又将此“成绩汇报”交镇党政办公室。为此,4名学生状告学校侵犯名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学生讨论:该学校的做法有无不当之处?未成年学生是否有隐私权?分数是否应成为学生的隐私?
教师讲解:
该所学校公开张贴“成绩汇报”,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也是侵害名誉权行为,加害人要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也许,有人会说,隐私是有权不公开的,可考试分数算什么隐私呢?那么什么是隐私呢。隐私是指“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想想看,哪个考分低的人愿意公开自己的分数?既然低分有可能使其处于不利地位,他为什么不可以将分数作为自己的隐私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所谓隐私权就是指公民享有个人私生活不受侵扰及私人信息资料不予公开的权利。西谚曰:“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可见人们不愿私生活受干扰。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每一位教师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等都应尊重儿童的权利。儿童(系指18岁以下任何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四项基本的权利,也拥有隐私权。既然考试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分数可以成为个人隐私,儿童完全有权利决定是否公开以及对谁公开。作为监护人,父母有权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教师也有责任向家长如实介绍,但是否公开学生的分数仍应尊重学生的意愿。
长期以来,在相当多地方,考试分数的功能已被异化,它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尊重学生的权利,推进素质教育,有人认为应将分数视为学生的隐私。这一观点已引起普遍重视与关注。
课外作业:
甲是一摄影爱好者,某日甲请朋友乙为其做腿的模特,以乙的腿为主题拍了一组作品(作品中仅出现乙的腿,乙的其他身体部位均未在作品中出现)。由于甲乙双方为朋友关系,甲当时仅赠送了一套作品给乙收藏,而未支付报酬给乙。后来丙看上了甲的作品,与甲商量以其中一张相片作为某一品牌袜子的宣传广告,甲同意,并获得了丙给付的报酬。请问乙在此案中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小结和反思】
本框内容主要以对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的讨论、思考为主,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珍惜人身权,尊重他人人身权,通过案例的对比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如活动五),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组织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辩论等更有助于理解和提高。也可设计一两项课堂竞赛活动,组织学生查找相关法律条文和资料,完成相应题目,并以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如活动六和活动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框的兴趣。本框的案例都是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主,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热点,拓展思路。比如活动八就是引导学生列举自己见到的社会违法现象并进行归纳总结。
〔第十二课 依法进行生产经营〕
保护资源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法律规定,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老师:收集近几年来我国水灾、旱灾、沙尘暴、沙漠化、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之图片、视频、数据,并自制成课件。
学生:调查周边地区环境恶化的状况。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提起“三件宝”、家家都知晓。那你们能说说“三件宝”都有什么吗?
传统的“三件宝”是:陈皮、老姜、禾秆草;解放初期的“三件宝”是:烧鹅、荔枝、凉茶铺;上世纪中的“三件宝”是:司机、医生、猪肉佬;八十年代的“三件宝”是:电视、冰箱、洗衣机;九十年代后的“三件宝”是:买楼、买车、买电脑。
过渡:“三件宝”的演变,折射出社会巨变的方方面面。而“安居乐业”始终是人们对生活目标追求的其中一个方面。“安居”即“建房”或“买楼”是九十年代后的广东“三件宝”里首先要考虑的。那么,你心目中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是哪里呢?
引导学生思考:说说你心目中最适合居住的地方,简单说说选择的理由。 教师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莫衷一是的讨论后出示2008年3月6日由一篇文章《ECA城市排名:全球最适宜亚洲人居住的10大城市》。
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离尘不离城,已经不是居住的最高境界了,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享受到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别墅级的居住条件……大家居住都喜欢挑交通方便、风景优美、空气清新、靠山近水、配套完善、人文氛围浓厚的房子。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学生活动: 朗读:
我的理想--关于我们居住的城市 作者:草原牧马 我的城市楼不高,处处鲜花和绿草; 我们街道不很宽,却有碧水和蓝天; 我的城市虽然小,市民文明素质高; 我的城市虽不大,干净整洁有规划; 我的城市很普通,却有张蕾李彦宏;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我的城市不繁华,自己喜欢心态佳; 市民人人争先进,这样地方外人夸。 注:张蕾获得2006年CCTV挑战主持人全国总冠军,李彦宏为百度CEO
【教学过程】
板书:一、保护环境 刻不容缓
展示图片:图片《你敢在这里居住吗?》
(图文解说:黄河、西部污染触目惊心;广州工业废气污染;云南滇池爆发蓝藻;长期饮用含砷量严重超标的地下水造成砷中毒;污水洗衣实无奈;被沙漠化的城市……)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上述问题?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警示? 展示材料:
(1)搜集并播放视频《百年中国》第41集《继往开来》之七《百年发展》 (2)图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和《环境问题的表现》
人类活动与环境
时代 远古时代 农业为主的社会 工业社会 20世纪50年代后 活动状况 以渔猎为主,人类融于天然的食物链中 以简单的技术和工具向自然界索取 开发自然资源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盲目开发自然资源 对环境(生活、生态)影响 环境保持原始协调状态 环境保持基本协调 环境不协调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教师讲解: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60亿。据联合国估计,今年世界总人口为68亿,2012年初可达到70亿,到2050年将达到9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猛发展,也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就日趋严重,可以用“国在山河破 城春草木凋”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势在必然。
展示材料: ① ②
学生讨论:说说你身边的环境问题,讨论教材第154页两种观点。 引导学生思考:
(1)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问题?(教材第153-154页)
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问题指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时产生的问题,也即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统称。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修水库引发地震、土壤盐碱化等。
(2)阅读教材第154页,学生思考: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压力过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造成污染。目前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甚至只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但是在总量上已经是一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开采和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3)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警示?(点题并引出下一教学内容) 板书:二、保护环境 寻求对策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教材第154-155页,思考并回答:
(1)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上世纪50年代后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向自然界过度索取所造成的,那么人类能停止向自然界索取吗?咋办?
(2)当代我国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什么国策与目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策与措施?(“四个文明”之“生态文明”的提出;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在环保的制度建设上我国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实施哪些主要的政策措施?)
教师讲解:①从战略高度加强环保;②加强环保法制建设;③不断推出节能环保的新政策、新措施;④严惩破坏环境行为。如:在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上,改革开放以来,环境立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建立了由综合法、污染防治法、资源和生态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组成的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共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军队环境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制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小排量车购置降税等政策与措施。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首次写入了报告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首次明确下来,标志着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和全党意志。
展示材料:搜集并播放央视2007年5月31日“
时空连线”《关注无锡太湖
蓝藻爆发》或2007年06月12日“东方时空”《暗访广东洋垃圾集散地》视频材料。
板书: 三、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材料展示: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材料一 2009年4月21日中国天气网《全球3000多城市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报道讲解。
材料二
《工商立案查岳各庄批发市场 限塑不力临万元罚单》
2008年6月3日《新京报》报道:昨日,北京市华垦岳各庄批发市场个别商户被发现仍在暗中使用、免费提供不合格的超薄塑料袋,丰台工商分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予以立案调查。这是6月1日实施“限塑令”后北京工商立下的“第一案”,经调查核准后岳各庄市场主办方可能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
《偷运废水油到南海倾倒》
2009年4月1日《南方日报》报道:去年6月11日,广东东莞市某运输有限公司运输队长谭某指派湖北巴东县人徐某和一名何姓司机,到三水区大鸿制釉厂抽走大约3吨含酚废水油(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含酚废物), 运至南海区狮山镇官窑凤岗蚁布村村口耕地处非法排放。13日晚,谭某指派徐某、朱某、向某等又到大鸿制釉厂抽走约6吨废水油,并将其运到上述同一地点非法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使附近居民出现身体不适,当地相关环保部门也需为此花费70多万元来消除污影响。南海法院一审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徐某等3人有期徒刑。 学生讨论:
(1)有人说“处理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是环保部门的事儿”,老百姓犯不着去管。阅读上述两个案例,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2)国务院为何实行“限塑令”?你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吗?
教师点拨:实行“限塑令”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是提高广大市民百姓环保意识的手段之一。其目的,就是培养广大市民百姓树立“减少或不用”塑料购物袋的观念,引导和鼓励广大市民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百姓改变购物习惯,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从而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总量,遏制“白色污染”,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56—158页,汇报: (1)为何“绿色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2)保护环境,如何从我做起?
提高环保意识,自觉抵制环境违法行为;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自觉践行环保法律法规。
(3)说说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环保袋,随手关紧水龙头,关灯、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尽量使用节能灯具,保护野生动物,植树造林,不随地乱丢垃圾,节俭……
(4)关于2009年3月28日晚“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讨论: ①何为“地球一小时”活动?
②为何举行“地球一小时”活动?
③你了解“地球一小时”的历史发展及在中国的情况吗?
【小结与反思】
课堂总结:(请同学们一、二句话概括本节课)
为了一片蓝天、青山、绿水,共建绿色家园、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课外作业:
1.查找资料说说什么是酸雨?它有何危害?
2.每人收集关于环保方面的一条信息、一幅图片,班上出版一期《环保宣传板报》。
word完美格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