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圣人
《老子》一书,以道贯之,主要讲道、德、修道、道行,而道行则是以圣人所为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老子》中有大量的篇幅是对圣人的描述。在下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圣人,是与道相合之人,与道同体,与道同在。
老子,就是这样的圣人。这,可以从老子的话中得到证实。
一是直言不讳。“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宵。”(六十九)天下都说我伟大,好像不一般。与道相合的圣人与众不同,无论其思想还是其行为,都超出常人能够想象的之外。圣人身上显现了道的特性,又显得平凡,好像与常人差不多。老子承认自己是伟大之人,在老子眼中够得上伟大之人的只能是与道相合的圣人。
二是间接说出。“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二十一)从古至今,道的形态始终没变,依然是万物生之前那样。我凭什么知道呢?靠的是道。一般的有道之人,只能感觉到道的存在和作用,但无法把握道的特征、品性、规律,而老子“以道观道”对此描述得一清二楚,证明老子是与道相合之人。
三是境界证明。老子慈悲为怀,大公无私,无为而无不为,默默地做好事。如果不是函谷关关令的话,恐怕就看不到老子五千言了。老子五千言中所描述的圣人的超凡境界,除了古代圣人外,都是老子自己的亲身经历。“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三十五)因此道说话了,淡啊没有滋味。老子听到了道说的话,只有与道相合的圣人才能听到道的声音。
老子能够成为圣人,是修道的结果。修道,是人通过调心、调息、调形,使人体与宇宙同步运行并谐振,宇宙的能量与信息在人体内积聚,在人体内道的作用下返回到元气,元气在人体内道的作用下返回到道,人与道合而成为圣人。
延熹道人
收藏 分享 评分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圣人所为,反映出了道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准则,这是道通过圣人给世人的启示。圣人是道显于世的途径,圣人的言行举止向世人展示了道的风采。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二)因此圣人做顺应自然的事情,实行不言的教化。使万物发生发展而不以为创始,是其所为但不自恃,成功而不自居。唯有不自居,才不会失去。
圣人以无为的方式做事情,与道的行为方式相一致。道,“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独立,是自在的。道,自本自根,按照自己的法度运行,“道法自然”,(二十五)“自然”就是道的规律。不改,是永恒的。道的规律,按照固定密码与程序排列,这种排列永恒不变,处于自动化即无为的状态。与道相合的圣人,必然像道一样无为,做顺应“道法自然”的“自然”的事情。
圣人以无言的方式实施教化,与道保持着一致性。道,几近无语,但一直在教化着宇
宙万物。道教化的方法,就是“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八十一)就是“损有余而益不足”,(七十九)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五)道,无亲疏厚薄,但总是给予善良的人;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是与天一样大的罗网,虽稀疏得看不见但却不漏任何东西,以永恒的准则实施奖惩。圣人与道合,非常珍视自己的语言,几乎不用口说,而用自己身上的道来施以教化,来影响周围的事物,使周围的事物符合道的要求。
圣人与道同体,与道同行。“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一)大德的样子,只随从道。大德即圣人,圣人只随从道,按照道的特征、品性、规律来办事。道,“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五十一)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滋长万物而不为其主宰。与道相合的圣人必然会像道那样,使万物发生发展而看作是万物自然发生发展的结果,不自以为创造了什么。万物发生发展尽管是圣人所为,但决不会自恃己能,不会把这当作施予万物的恩惠。圣人获得了成功,但认为是万物按照自然运行实现的,是自然之功。圣人这种弗始、弗恃、弗居,正是道通过圣人显现出的风范。
圣人行事的原则,与道是相同的。道,“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三十四)万物归顺它却不自以为是主宰,则是永远无欲望。道是自在的,道之所以能够自在,是因为按照固定密码和程序运行的,因此道永远没有欲望。圣人与道相合,自然显现道性,会像道一样永远无欲望,对自己所获得的成功不自居,不自以为是,这样圣人就不会失去道。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三)因此圣人的办法是,空虚其心,充实其肚腹,减弱
其神志,强壮其筋骨。经常没有意识和欲望,使之不敢妄为,而处于无为的状态,这样没有不能治理的。
虚其心,是让心空虚,就是没有意识,就是静的状态。宁静才能致远,虚空方可盛道。实其腹,小腹为人之气海,心静与道性相符,因此真气充实于小腹,气实则合道。行气方可聚实,聚实才能成道。弱其志,是减弱神志,神志是人的潜意识。虚舟方可载道,载道才能无为。强其骨,人的筋骨靠真气滋养,真气充足髓满而骨坚。精气神足体健,筋韧骨坚强壮。这里,老子用隐语讲述了一种修道方法……
恒,经常。无知,没有意识。无欲,没有欲望。这里说的是修道,就是经常处于没有意识和欲望的修道状态,顺应自然而不妄为,处于无为的状态,这样身体没有不能治理的。道的行为方式是无为,而其功能是无不为。人效法道,虚无自然,无私无欲,无执无偏,恬淡无为,人体就会合于道,而使人体得到治理。以道之无为原则修身,必可无所不治。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3.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七)因此圣人退后而领先,将自身置之度外而保全了自身。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自身。
这里,最重要的是“退”字。退,是不欲。退,是谦让。退,是不争。退,是无私。退,是无我。圣人通过修道而与道相合,究极宇宙之至理,洞悉宇宙之奥秘,知晓道的一切。因此,圣人看透了社会的形形色色,看透了滚滚红尘,看透了你争我抢,看透了尔虞我诈。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私,来源于一个我字。我字当头,自私自利,背道而驰,
远离了道。圣人是合道之人,其身上必然显现出道的无为的品性。在社会生活中,圣人不会也不可能与常人去争,而是主动地退到后边。既然退到了后面,又为什么身先了呢?这里所说的身先,是在修道路上走在了前边的先。圣人达到了合道的境界,具有常人无法想象的本领,与常人相比居于领先的地位。圣人是无私无我之人,达到了将自身置之度外的程度,因此保全了自身,使自身得以永存。
圣人的“退”,成为了走在修道路上的领先者。圣人的“外”,成就了自己与道相合之身。这其中的道理在哪里呢?“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自身。无私,是没有私心,没有私欲,没有私行。成其私,是成就了自身,成就了与道相合之身。无私才能无为。人修道,人体必须处于开放状态,这样才能与宇宙同步运行并产生谐振。做人自私,一切从我出发,自己把人体封闭起来,封闭的人体与开放的宇宙就无法同步运行乃至于谐振,人体就无法积聚宇宙能量与信息。修道者只有无私,才能进入修道状态,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才能无不为。道是处于无为状态的,是按照道的密码和程序自然而然地运行着的。道的作用是无不为的,这种无不为也是按照道的密码和程序进行的,宇宙万物皆由道生。修道者必须像道那样无为,才能与道相合,才能成就自身。道成自身,人与道一样处于无为状态,其身上的道就会自动化地发挥出道的功能,这样就能无不为。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正是因为无私无我,才成就自身而成为圣人。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4.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圣人性格好像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保持平静。居处众人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
方,心里善于深沉虚静,给予善于效法上天,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天下,处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随顺天时。因为他不争,所以无怨咎。
上善,就是具有上等的善的人,指与道相合的圣人。水利它,不为自己而生存。水善择,依据利它来选择。水柔顺,温柔地顺从天意。水,是老子以其慧眼观察万物,选择的对圣人性格的形象比喻。水,滋润着大地,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这,就是水的利它性。水,滋养万物而保持着平静,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功能,从不要求回报,从不要求赞誉。水,非常平凡,但确是伟大的,伟大就伟大在它的无私,它的无争,它的付出,它的奉献。“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这不正是圣人的真实写照吗?“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二)圣人的弗始、弗恃、弗居,正是道通过圣人显现出的风范。
水与世人正好相反,人往高处走而水则往低处流,哪里的地势低就在哪里停步,哪里地势洼就在哪里住脚。“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处众人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道,总是处于不足的地方。“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七十九)因此天之道,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天之道,指的是道。损有余,就是道不支持有余的事物,不支持就是不居住有余的事物中。益不足,就是道补益不足的事物,补益就是支持,支持就是居住在不足的事物之中。圣人与道同步,居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也就是居于卑下的位置。
圣人性格如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里善于深沉虚静,给予善于效法上天,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天下,处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随顺天时。
一是居善地,就是居处善于选择地方。水往低处流是顺乎自然的选择,圣人在选择居
处的时候,也像水一样顺应自然,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圣人居处的选择,是一种顺从道的选择。一是居恶。所谓居恶,是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居住。为什么呢?圣人必须顺从道,执行道的意志,为维持生态平衡出力,为维持宇宙平衡出力,这是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就会遵循道的“益不足”的原则,选择自然环境恶劣而影响生态平衡乃至于宇宙平衡的地方居住,这样圣人身上的道就会作用周围的一切,弥补那里存在的不足,改变那里已经变形的结构,从而使本来已经不平衡的态势得到改善,由不平衡转变成为平衡。二是处下。所谓处下,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是弱势群体,是不足的人,正是道支持的人群。圣人与道合,所行乃道行,必须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而这种帮助是通过圣人身上的道自动地实现的。为此,圣人要舍弃常人难以舍弃的名利地位,心甘情愿地处于社会底层,与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给予无私的帮助。
二是心善渊,就是心里善于深沉虚静。水沉静而深远,默默无闻。圣人心如深渊,虚静不争。圣人是与道相合之人,表现出道的深不可识、深不可测的特性,显露出非常深沉的样子,深沉得如黑洞似深渊。圣人之身已经道化,必然表现出道的柔静和凡的特征,必然会有静默之相,而静默自然不会去争。
三是予善天,就是给予善于效法上天。水滋润着万物而自己无所求,圣人替天行道而无欲无求。圣人之心即道心,道心至善,生育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却不自恃己能,滋长万物却不为其主宰。圣人是道行者,慈悲为怀,从善愿出发,对万事万物按照道的规律即道义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圣人的给予执行道的规范,按照道所规定的数量实施给予。这个数量,即所谓定数。定数,说穿了一点也不神秘。首先,是谁定的?是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五)道,洞悉宇宙中的一切,以自己的准则裁判一切,善会给予善报,恶会给予恶报。道,处于无为即自动化状态,会把每个人的所作所为自动记录,这就是定。其次,是数量。取决于受益人自己,取决于受益人的德。那么,数量的标准又是怎么定的呢?“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八十一)善是德的本质,因此能获得道的支持。道,根
据每个人的德的水平自动定下所给予的数量。这,就是定数的全部内涵。
四是言善信,就是说话善于遵守信用。水截止开流皆有度,圣人说话守信用。圣人非常人,早已没有了常人的思想。圣人说话并不会太多,这是身与道合的必然结果。圣人是通的,与道通,与时间通,与天地通,知晓过去、现在与未来,明了事物发展的结果。因此,圣人说话是算数的,是最有信用的。因为,不具有可能性的事情他不会说行,具有可能性的他不会说不行。这就是圣人与常人的差别,而这一差别决定了圣人说话的信用度。
五是正善治,就是从政善于治理天下。水无有不洗,能净化污秽,净化环境。圣人从政公道正派,善于治理。圣人是道行者,天道无亲,圣人也是无私的,无私就会公平,无私就会公正,无私就会公道。圣人是洞察秋毫之人,具有超人的智慧,具有超乎寻常的方法,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因此圣人从政一定能够治理好天下。
六是事善能,就是处事善于发挥才能。水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水随物成形,无所不至。圣人旷达悠远,无微不至,善于发挥才能。圣人的旷达悠远,是与道相同的。圣人的无微不至,是与道一致的。圣人是道通过人显现于世的途径,圣人只随从道,按照道的特征、品性、规律去办事,会非常善于发挥才能。
七是动善时,就是行动善于随顺天时。水夏散冬凝应期而动,干涸满溢顺应天时。圣人是刻苦修道而获得成功的人,从而变成与道相合之人。圣人修道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自我来随顺天时的过程。因此,圣人的一切行动,必然是随顺天时而顺应自然。
圣人“七善”具足,是十全十美之人。圣人为什么会如此?“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他不争,所以无怨咎。圣人是与道相合之人,身上具有道的功德,具有道的品格,具有
道的风范。这一切的一切,都决定了圣人不可能去争,不与人争,不与动物争,不与植物争,不与山水争,不与天地争,不与万物争,因为他没有什么好争的。圣人与宇宙万物无争,就不会产生冲突,没有矛盾和斗争,因此也就没有怨咎。
圣人性格如水,为世人树立了楷模,特别是为修道者指明了方向。修道者应处于下位,与世无争,努力养成水一样的性格,水性近道性,如此才能修好道,也才能得到道。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5.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功成就退出,才是道之理。
这句话,是对圣人而言的。因为修道者的成功,就是超凡入圣。为什么功成就要退出呢?“反也者,道之动也”。(四十一)返本归根,是道的运动。道的运动,是向道生万物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是返本归根,最终回归于道。修道成功者,身已与道合,必然体现出道的运行规律,因此功成就要身退。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6.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十二)因此圣人的主张是,为了肚腹而不为眼睛,所以舍弃声色物欲而选取肚腹。
“彼”即社会,“此”即道,这是老子与道相合而形成的独特观念与视角。圣人深知沉
溺于五色、五音、五味、狩猎、难得之货等声色物欲的害处,主张为腹而不为目。为腹,指的是修道,因为意守下丹田是修道的基本方法之一,以此来代指修道。不为目,指的“五色”,是以此来代指眼、耳、舌、身、意“五根”。沉湎于物欲享乐,使眼、耳、舌、身、意“五根”不得清静,这样就难以静下来,不静就无法修道。因此,要舍弃物欲享乐,让“五根”清静,要去掉物欲享乐的彼,而选取修道这个此。舍是一件挺难的事情,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红尘滚滚,充满诱惑,要从这里走出来谈何容易?要舍,就要道心坚定,从心里相信道,心里不信或者半信半疑,就割舍不掉物欲享乐。要修道,就不能贪图享乐,不为其所动,让“五根”清静,使自己处于平静自然的状态,修道时才能入静,才符合道的特性,才能“去彼而取此”,才能走进清静的世界,也才能得到道。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7.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猷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沌呵其若朴。旷呵其若谷。混呵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十五)古代善于修道的人,微妙而深奥通达,深奥通达得难以认识。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能勉强进行形容。说:动作缓慢呵好像严冬趟水过河。谋划思虑呵好像害怕四邻。庄严严肃呵好像在作宾客。涣散随和呵好像冰凌消融。浑沌纯朴呵好像朴素的自然。空旷开阔呵好像空虚的山谷。积厚深沉呵好像江河的浑水。浑水静下来慢慢就会变清,安静的东西积累深厚会动起来而产生变化。保有此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安于亏缺而生命永无穷尽。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猷呵,其贵言也。”(十七)深思熟虑呵,最高的圣人珍视自己的言语。
圣人与道相合,必然反映出道的品性。道是静的,静必然话不多。道是隐的,隐必然不张扬。因此,圣人就表现出好像很珍视自己的言语的样子,话特别的珍贵特别的少。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9.
“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众人快乐,如享受盛大宴会的美餐,又像春天登台远眺美景。唯独我淡泊恬静无反应,像婴儿一样不会笑。疲劳呵!就像无家可归。众人都富足有余,唯独我有所遗失。我蠢人的心,愚笨无知呵。世人清醒,唯独我昏昧呵。世人精明,唯独我糊涂呵。沉静呵,好像大海。飘忽呵,好像无止境。众人好像都有所作为,唯独我愚顽又鄙陋。我希望唯独与众不同的,只重视仰食道。
众人好像在享受着盛大的宴会,又好像在返青吐绿的春天里登上高高的台子观望和欣赏美景,是那样的快乐,是那样的欢喜,是那样的高兴。老子通过对世人盲目快乐的描述,把世人的愚昧无知描写得淋漓尽致。世人不懂得居安思危,不懂得死亡的危险,更不懂得摆脱危险的办法、手段、路径,而是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快乐、眼前的享受,而不知时间如流水,人生转眼即逝。通过这一段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子对世人的关心与关怀,可以看出老子对世人不悟道的焦急心情与心态。
老子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正话反说,形似自嘲实则自赞,以获得其它修辞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和世人相比,老子说他自己是处于淡泊恬静的状态,对周围的一切都毫无反应,正像那初生的婴儿一样,就连笑都不会笑呢。老子自述的这种状态,乍看上去觉得这不是傻子吗?细想一下就明白了,这是圣人的状态。圣人,是大智若愚,而大智若愚给人的感觉就是傻乎乎的,是纯朴而天真的。从这里,可以悟出三点:一是淡泊恬静。这是圣人与道相合的必然反映,是由道的特性所决定的。淡泊,在道上看世人所热衷的那些事情就太微不足道了,因此必然会淡泊看之,泰然处之,而处于恬静的状态。二是毫无反应。从现代生理学来看,没有反应是刺激量不够。圣人与道相合,世人所热衷的事情不足以对道产生影响,故而必然会毫无反应。三是好像婴儿。初生的婴儿,天真无邪,质朴纯洁,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虚与委蛇,这是一尘不染的人的本色。婴儿,是由道发展变化而来的,是道生人后的比较初始的状态,是比较接近于道的状态,圣人是道显现于世的途径,因此其状态就好像婴儿一样。
这是老子在道上来看世人的:众人忙忙乎乎的,劳劳碌碌的,疲疲劳劳的,但归属呢?归属到底在哪里呢?没有。人累到了最后,走的并不是回家的路,而是一条不归路。必须明了,哪里是家?家是生养了人的道。众人忙乎的、劳累的事情,都是眼前的事情,都是追名逐利的事情,都是生不带来而死也带不走的事情。忙啊忙,忙到最后,依旧没有未来,依旧没有依靠,依旧没有归属。因此,世人活得太累了,但累到最后也不能够回归于生育养育他们的道,也不能够回到自己真正的家。
众人都有所得,都显得富余,唯有我遗失了、失去了。这,是老子的正话反说。这种笔法,与平铺直叙相比,更发人深省,更具有引人思考的空间。老子本意是说:世人自以为富足有余,实际上一无所有;世人认为唯有我失去了,实际上我是得到了。因为,世人所得到的东西,仅仅是暂时的东西,而我失去的仅仅是世人争抢的那些东西而已,而实际上我却得到了道,而得到了道就得到了永恒。
你看看,众人那么快乐而我却淡泊恬静得笑都不会笑像个傻孩子似的,众人都富足有余而唯独我有所遗失,我多么的愚蠢啊!多么的笨啊!看到这里,我不禁发笑。笑老子总拿自己开涮,笑老子的正话反说,笑老子的风趣幽默。笑过之余,我由心底陡生感叹!心似明镜的人竟然会说自己是笨人的心,无所不知的人竟然会说自己是愚蠢无知。是的,老子这个样子,在常人眼中就是一个蠢人、笨人。在这里,老子是站在世人看圣人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在老子看来与其让别人说还不如自己说呢!老子这样说,也是在作暗示:把物欲看淡,把名利看淡,不去与众人去争去抢,别怕人说自己愚,别怕人说自己笨,我行我素,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在这里,老子把世人叫称作“鬻人”,鬻人就是糊涂人,而昭昭的意思为清醒。这些糊涂人啊,都是那样的清醒着呢,只有我昏沉、昏昧着呢。世人好像清醒,实则糊涂得像是一锅粥。我好像很昏昧,实际上我是最清醒的,世人都在瞎忙却无家可归,而我恬静但已经有了未来。
这里的“鬻人”指世人,察察指精明。老子采用对比的方法,正话反说:世人都觉得自己很精明,实际上真是太糊涂了;而圣人在世人眼中的糊涂,实际上是大智若愚,是圣人与道相合的状态和行为方式,是圣人只顺从道,是真正的精明。
道是混沌的,没有一点点的纷乱与纷扰,没有纷乱与纷扰就静,就像处女一样安静。因此,道就像站在高处来看大海那样沉静而浩瀚。
道,就像气的状态,像雾的样子,是飘飘乎乎的。道,是无始无终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是没有止境的。
这是说世人都觉得自己有成就,认为唯独我愚笨。老子这里仍然是正话反说。
我不与别人比什么,唯有希望与世人不一样的,那就是能够得到道的给予。贵食即仰食,仰食这个词用的奇妙无比。仰食,指孩子吃妈妈奶时的状态。仰食道,把道是万物的母亲描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准确。那么,如何仰食道呢?只有修道。这里,老子说明了我只所以与世人不同,是因为我只重视修道。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0.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二十一)大德的样子,只随从道。……从远古到今天,它的形态始终没有变,依然是万物萌生之前的样子。我凭什么知道是万物萌生之前的状态呢?靠的是道。
大德之人即圣人。“孔德之容”是说圣人的样子,这里说的圣人的样子不仅是容貌,而是指圣人的所作所为。圣人的所作所为,只随从道,就是按照道的特征、品性、规律来办事。圣人是与道相合之人,是与道相通的,其本事尽管无边,但决不是全能,能与不能并不是取决于圣人自己,而是取决于道。
从远古到今天,道的形态始终没有变,依然是万物萌生之前的样子。名,指形态。众父,指万物萌生之前的状态,即道。也就是说,从古至今,道就没有变化,依然是万物生成之前的模样。
我凭什么知道是万物萌生之前的状态呢?靠的是道。换言之,我凭什么知道道的呢?靠的是道。以道观道,是老子五千言的一个著名论断。对道的认识与把握,也只有道,道是洞悉无穷奥妙的途径。在这里,老子告诉我们:要知道道的一切的一切,没有其他办法,
只有靠道。那么,人的道从哪里来?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修道。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1.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是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二十三)因此圣人按道行事,已成为治理天下的首领。不自以为是所以显扬,不自我显示所以自明,不自我夸耀所以见功,不自以为贤能所以长进。正因为无争,所以没有人能和他争。
圣人执一,就是圣人执道。执道,就是一切按道行事。道具有治理天下的功能,与道相合的圣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治理天下的首领。圣人的治理天下,与道是一致的,是以道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
圣人不自以为是,以百姓之心为己心,这样就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因此也就被社会所认同,因此就能够彰显于世。圣人不自我显示,从不炫耀,因为道对常人来说是隐性的,圣人与道相合自然是隐而不显的,因此有真正的自知之明。圣人不张扬,不夸耀,不自取其美,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道的无为状态,无为而无不为,因此有功于天下。圣人不自以为贤能,虚怀若谷,不执虚名,只效法道,其自身的道自然会不断增长,所以是不断长进的。不自是、不自见、不自伐、不自矜,应该成为做人的原则,而修道者应以其为座右铭,时时刻刻牢记在心里,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行动上。
圣人执道,唯道是从。道是处于无为状态的,圣人与道一样无为,无为因此就无争。与圣人相争的,就像进入一张无限柔软而广大的网一样,无所把捉,无处借力,无从挣扎,
也无法争个输赢,因而不能与圣人相争。圣人不争,是道通过圣人显现出的无为的特征。圣人无争给修道者的启示是:不与人争,也就无人与你争。无人与争,就没有干扰,这样修道就能静下来,静下来就能得到道。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2.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观,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二十六)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因此圣人整天的行为,从不离开基础。只有围墙的房屋,可安居而超然。假若有跑下万乘的人心,怎能使自身轻浮躁动而失去天下呢?
重与轻,重是轻的根本。做人轻浮,为人处世就不稳重,做人很飘,处事很草率,这样怎么能够做个好人呢?做人轻浮,说明性格中有缺失,反映出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轻浮的危害,没有意识到轻浮对人生的影响。做人轻浮,说明人的德薄,而德薄则道不居,这样人已经失去了道。因此,必须明确重是轻的根本,做人必须稳重,必须有涵养,才能使自己的德厚,才具有了修道的基础,才具备了进道的阶梯。静与躁,静是躁的主宰。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能够静下心来,能够沉得住气而不烦躁。只有静下心来,才有助于认真思考,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合乎实际的判断与选择,如此才能做好人办好事。静,对于修道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静是道的特征之一,只有静才能进入修道的状态,才能顺利地修道。圣人整天的行为,都不离稳重与安静这样一个基础。圣人与道相合,是道显现于人的途径,道柔静和凡,因此必然稳重与安静。圣人是世人的楷模,为人处世要学圣人稳重与安静,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圣人更是修道者的榜样,稳重与安静是修道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稳重与安静才能进入修道状态。
圣人与道相合,尘世间的东西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临时的,他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因此会看透一切,把欲望看得淡之又淡,把物欲享乐置之度外,生活件艰苦也不会轻浮和躁动,会处之泰然,处之超然。超然,是超越了人而与道境相合的显现,是人与道合的必然结果。
王,指人心。人心,能跑得下上万乘,这个人怎么能轻浮呢?又怎么能会躁动呢?那是不可能的。稳重而安静的人,其德就厚,德厚而道居之,这样就不会因为失去德而失去道。圣人舍身为天下,实虚得转化,无我境界,与道相合,得到托付以天下的重任,因此不可能因为轻躁而失去天下。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3.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二十七)善于行走的人不留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被指责。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人没有门闩也打不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缠也解不开。因此圣人永远善于救助人,而没有抛弃人,没有抛弃万物中有用的东西,这就叫高层次的聪明。
圣人与道相合,处于无时无刻都在修道的状态,处于道的无为即自动化的状态。圣人修道时一般要把自己封闭起来,把外界干扰全部封闭在外,使自己始终处于清静状态。这种情况下,别人是无法打开封闭之门的。当然,圣人闭关的时候,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处于自动化做事的状态,该做的事情其身上的道自然会自动地去做。
圣人以道结事乃可结其心,不能像解绳索那样能解得开。善结,体现了道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控制,不可解则说明了这种内在的支配性是从外部解不开的。因此,圣人想控制的东西,别人是无法解开的。
圣人是大道行世的代表人物,自然以济世救人为己任,不会抛弃任何人,也不会抛弃万物中有用的东西。这是圣人法道的结果,是道的品质的体现。所以说,道救之而不弃之。这正是圣人的袭明。袭明者,是承袭大道的光明,是合道境地所具有的、含而不露的内明。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4.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二十八)深知洁白,却安守污黑,成为天下的典范。成为天下的典范,基本的德就不会流失,就会回复到道。道分散则成物,圣人用之则成为首领,大道是不能割裂的。
人体是由有形与无形两部分构成的,两相比较,无形更为重要。无形,是道、元气、阴阳这些虚态物质,正是这些虚态物质决定着人体变化的性质、方向与程度。白属于阳,而黑则属于阴。守黑,这里指的是广义的阴阳的阴,故常人看不见的虚态物质属于阴,实质是守道、元气、阴阳组成的神明,如此就会出超常智慧与超常功能,这样就会成为天下的典范。
能知白守黑而成为天下的典范,说明修道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修道,是人通过调心、调息、调形,使人体与宇宙同步运行并谐振,宇宙的能量与信息在人体内积聚,在
人体内道的作用下返回到元气,丹田中的元气满了就会溢出,自动地沿着人体经络行走,这样时刻都处于修道状态。此时已是无为状态,而元气在人体内道的作用下返回到道,开始道化全身,实现人与道合。
复归于无极,从修道境界上看,是修道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与道合的境界。这个时候,修道者已经超凡,会表现出常人无法想象的本事,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这里,老子用隐语讲述了一种修道的方法……
道,混沌一体。道散,是道走出了道门,进行着演化了。这样,道就会向有形演化,变成其它有形的物质,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器”。这对于人而言,人体内的道如果散了,人的生命也就彻底终结了。圣人是永不停止的修道之人,修道就会将“器”上有用的物质聚集在自己身上,无为而无不为,如此圣人就成为了天下的首领。因此,道是不能割裂的。若使自己体内的道不被割裂,就要从德上下功夫,在修道上用力气,做到知雄守雌、知荣守辱和知白守黑,使德不离到德乃足乃至于德不貣,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得到道,使道不断增长,最终达到与道相合而超凡入圣。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5.
“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二十九)因此圣人去掉极端,去掉过分,去掉奢侈。
极端,是太过头,而且已经走到了边缘,这样就会物极必反,走向事物的反面。走极端,是非常错误的,因此必须避免。过分,是过火,是度没有把握好,这就像炒菜一样,
过火就变了味道,也应该避免。奢侈,是铺张,是浪费,这无疑是错误的,必须避免。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6.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三十四)因此圣人能成为伟大,是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能够成就伟大。
圣人与道一样,具有道的品格,因此必然像道那样,永无欲望,不自以为是,这样就成就了圣人的伟大。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7.
“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三十五)因此道说话了,淡啊没有滋味。
道说的话,是绝对真理,其内涵之广无边无际,其份量之重无法比拟,其作用之大无法估计。老子听到了道说的话:淡呵没有滋味。道的声音,朴实无华,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由此可见,道是有声音的。道的声音,大而空,平而实,和而圆。这就是道所发出的声音的特点。道的声音的特点,是由道的本质所决定的。对此,我们只能以无比崇敬之心认真聆听,用我们的心去领悟其真谛。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8.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四十三)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不用说的教化,无为的好处,普天下很少有事物比得了它。
这里的无为,说的是道的状态,是道的行为方式,是道行的原则。道是自在者,其状态是无为,而无为也就是自动化的状态。道是永恒者,是按照自身的法度运行着的,是按照道自身的程序与密码运行的,而程序与密码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道,是宇宙万物的支配者,是宇宙的最高法则。老子是与道相合的圣人,会充分地显示出道的特性来,也是像道那样处于无为的状态。因此,老子对道的了解与自身一样,对无为的好处是一清二楚的。老子在这里说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则是一句故弄玄虚的话,因为他决不是因为前面说的原因才知道无为的好处的。老子这样说,是给世人留下悟道的空间。
道稀言,几乎是不说话的。这从老子对“太上”的描述中可见一斑。老子说:“猷呵,其贵言也。”(十七)深思熟虑呵,最高的圣人珍视自己的言语。圣人是道显于世的途径,圣人因此珍视自己的言语,道更是如此。道,默默无言,静静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道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滋长万物而不为其主宰。这,就是道的崇高的品德。道为至尊,宇宙万物道最大,但其发挥作用的方法就是无为,因此普天下很少有事物比得了它。这里说的很少,也是修辞上的需要,其实就是没有能比的。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19.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四十七)不用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不用窥望窗外,就可以知道自然规律。有的人出外奔走得越远,知道的事情越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看见就能明白,无为而成功。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0.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欱欱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子。”(四十九)圣人永远无偏心,以百姓之心为己心。善良的人善待他,不善良的人也善待他,得到了善。守信的人信任他,不守信的人也信任他,得到了信任。圣人治理天下,和顺相合,使天下归于浑厚质朴。百姓对圣人专注倾听,圣人使百姓像婴孩一样纯朴。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1.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五十)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山中行走不避兕牛和老虎,进入敌阵中不穿铠甲不带兵器。兕牛对他用不上刺人的角,老虎对他用不上伤人的爪,兵器对他用不上锋利的刃,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未进入死亡的境地。
善于养生的人,指的是圣人。圣人与道相合,道具有柔静和凡的特点,同时道“驰骋
于天下之至坚”。(四十三)道是以虚态存在的具有极大能量与全息的物质,其小无内,微小之极,因此才能快速穿行于最为坚硬的东西。道,其小无内,是物质世界中最小的,因其最小,所以无所不入,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圣人与道同体,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他的。
这是因为他未进入死亡的境地。圣人与道一样,道是宇宙中的最高法则,也是宇宙中无坚不摧的物质,动物与兵刃怎么能够伤得了、伤得着他呢?圣人与道同在,道自在而永恒,因此他是不可能进入死亡境地的。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2.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五十五)含德深厚的人,好比初生婴儿。蜂蝎毒蛇不伤,凶禽猛兽不抓。筋骨柔弱而握物牢固,不懂男女交合而小生殖器却勃起,是由于精气非常旺盛。终日号哭不止却不气逆,是由于和谐达到极点。精气和谐是自然的常道,知道了常道就是明智,贪图享受就是祸殃,任性使气就是逞强。
老子所说的“含德之厚者”,是处于无为状态的圣人。圣人,不正像初生的婴儿吗?因此,老子才有如此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3.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五十七)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百姓会自己变化,我喜欢静而百姓自己会走正道,我不做事而百姓自己会富裕,我没有欲望而百姓自己会纯朴。
我修道承天,无所改作,而民自化成。我好静,行不言之教,而民自忠正。我无徭役征召之事,民安其业故皆自富。我常无欲,去华文,微服饰,民则随我为质朴。圣人是与道相合,所作所为反映了道的特征与性格,这里说的也是以道治国的方略。管理者无为,而百姓自己就会潜移默化。管理者喜好清静,而百姓自然就走上正路。管理者不扰民生事,而百姓自然就会富足。管理者不贪,而百姓自然就会纯朴。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4.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治大国好比煎小鱼,以道治理天下,鬼就会失去灵性。不是鬼没有灵性,是这个灵性不伤人。不仅鬼这个灵性不伤人,圣人也不惊扰人。这样两不相扰,所以德交汇归入道。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5.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
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六十三)天下难事从容易开始做起,天下大事从细小开始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伟大。轻易许诺必定缺乏信用,把事情看得容易会遭遇更多困难,因此圣人宁可看得艰难些,所以终于没有艰难。
这里,论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难和易、大和小的对立统一关系,主张要适应它,由容易而图难,由细小而成大,循序渐进,最终化难为易,积小为大。圣人与道合之,“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二十三)因此圣人按道行事,已成为治理天下的首领。不自以为是所以才声名显扬,不自我显示所以才能自明,不自我夸耀所以才能见功,不自以为贤能所以才能长进。因此,圣人从不自以为是,始终不自以为大,不自以为大符合道之理,所以能成就伟大。
轻诺者,不慎言也。轻诺的人,是轻浮之人。轻浮是不可能重承诺的,所以说轻诺必寡信。看容易多,而看困难少,就会准备不足,就会遭遇更多的困难,因此说多易必多难。圣人知晓贵言的重要,因此决不会轻诺。圣人因为知道轻视困难的危害,会把事情搞糟,因此会看重困难,宁可看得艰难些,这样轻而易举就会把事情办成,这样就会没有什么艰难的了。因此,圣人终生无患难之事。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6.
“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六十四)因此圣人顺应自然而无为,所以没有失败;无所把持,所以无所失去。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做事最终还能像最初一样
谨慎,那就不会坏事了。因此圣人没有把欲望当作欲望,而不贵难得的财物;学习常人所不学的道,把众人从过错中领回来;能辅助万物的自然生成发展,而不轻举妄为。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7.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乐推而弗猒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六十六)所以圣人要处在百姓之上,必须用言行对百姓表示谦下;要处在百姓之前,必须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因此他处在百姓之上而百姓不觉得负重,处在百姓之前而百姓认为无妨。所以天下人乐意拥戴而不抑制。不正是因为他无争吗,所以天下没有谁与他争。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8.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六十七)国家小人民少,让大的器具没有用,使人们惜命而不远迁。有车船却不需乘坐,有铠甲兵器却无处摆放,让人们再用结绳记事。以自己的食物为甘甜,以自己的衣服为美观,以自己的习俗为快乐,以自己的居所为安逸,邻国相互望得见,鸡狗的叫声相互听得到,人们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这一段,老子描绘了一幅极其动人的恬静生活的画面:国家小人民少,大器具没用,
人们不远迁;有车船不需乘,有甲兵无处放,复用结绳记事;以自食为甘,以自衣为美,以自俗为乐,以自居为逸,邻国可见,鸡鸣狗叫可听,人老死不往来。老子是与道相合的圣人,不仅明了这个世界,也清楚圣人世界,这里描绘了圣人世界的生活的画面。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29.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六十八)圣人没有自己的积蓄,尽力帮助人,自己反而更富有;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所得更丰足。所以天之道,有利万物而不妨害;圣人之道,只施为而无所争。
圣人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与贫。圣人是不会去积蓄财物的,因为他过的是恬淡的生活。圣人以德为本,以积德为第一要务,因为有德才能有道。既以为人施设德化,己愈有德。圣人在财物上没有积蓄,但却尽力去帮助人,他的德是多么的富有!圣人给予别人的是道,使别人变好,这是一件善事。“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八十一)天道对谁都一样,总是给予善良的人。善是德的本质,善人符合道性,因此能获得道的支持。这样就会得到道的给予,因此所得就会更加丰足。
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伤害。道生万物养万物,生万物而不占有,养万物而不主宰,因此对万物有百利而无一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法道所施为,化成事就,不与人争功名,只对别人施恩而与世无争,故能获得成功。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宵。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恒有三葆,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以慈垣之。”(六十九)天下都说我伟大,好像不一般。正因为不一般,所以才能伟大。如果一般,早就渺小了。我永远有三件宝,掌握并珍视着。一是慈善,二是节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因为慈善,所以能勇敢;节俭,所以能扩增;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能够成就大事且长久。当今之人舍弃慈善,只有勇敢;舍弃节俭,只有扩增;舍弃退让,只有争先,必然走向死路。慈善,用来作战就胜利,用来守卫就坚固。上天要建立的,必然用慈善来守卫。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31.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七十二)因此圣人好比穿粗麻衣而怀揣宝玉一样。
圣人与道相合,身上必然显现出道的特征,显现出柔静和凡。因此,老子看上去好似很平凡的人,好似很一般的人,好似很普通的人。圣人外表纯朴而自然。“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三十九)所以圣人不像珠玉那样尊贵华美,而像顽石那样低贱丑陋。圣人所为是道显现于世的途径,这既是圣人的品性也是道的品格的展示。因此,圣人看上去也可能穿着破衣烂衫,但他怀里却揣着至宝。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德,不以示人也。所以圣人穿着粗麻衣而怀里却揣着宝玉。这宝玉为何物?乃是大道。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32.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七十三)因此圣人不犯此毛病,是因为他把这看作大毛病,所以才没犯这毛病。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33.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七十四)因此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自爱但不自居高贵。所以他舍弃自见与自贵而选取自知与自爱。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知己之得失,不自显见德美于外,藏之于内。圣人与道相合,自知之明,因此不自见也。“不自见故明,”(二十三)不自我显示所以才能自明。圣人不自我显示,从不炫耀,因为道是隐的也是无形的,圣人与道相合自然是隐而不显的,是有真正的自知之明。圣人自爱其身以保精气,不自贵高荣名于世。“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七十二)因此圣人好比穿粗麻衣而怀揣宝玉一样。圣人看上去好似很平凡的人,外表纯朴而自然,不像珠玉那样尊贵华美,而像顽石那样低贱丑陋。圣人看上去也可能穿着破衣烂衫,但他怀里却揣着至宝。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德,不以示人。
去彼自见、自贵,取此自知、自爱。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自爱而不自居高贵。
走进《老子》,领悟真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