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word版)长亭送别赏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20-08-30 来源:趣尚旅游网
长亭送别赏析[原创]

《长亭送别》选自脍炙人口的中国古典元剧《西厢记》,这部著作是由王实甫创作的,描述的是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其中深刻的塑造了一群鲜明的人物形象,包括红娘、崔莺莺、张生与崔老夫人!是一部经典的剧作!

《长亭送别》的背景是张生和崔小姐在红娘的撮合下,冲破世俗理念从相互倾慕到相恋,而当崔老夫人发现他们之间的爱情之后为了阻挠他们,于是决定让张生进京赶考,考取功名,在做打算!

也正是送别的这一场面更是把每个人物最鲜明的特点表现出来了!

开场首先写了红娘与崔莺莺的一段对话,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第一个给人的感觉就是红娘的细心,第二个也说明了崔莺莺对张生的恋恋不舍!

而夫人话中处处都有弦外之音,一方面说明崔府是官宦豪门,以张生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她结亲实属高攀,所以此次赶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话语中体现了封建礼教思想的具体观念,言语刻薄没有一点亲近之感!

张生局与人下,处事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回答也更是以谨慎为主,对夫人的回答不敢含糊,体现了他文弱的一面,把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抗争用无声而真诚的爱情表现出来了! 崔莺莺身为大家闺秀,屈尊下嫁与张生,当分别时与他的情语为大家展示了她那种对爱情真挚的一面!

红娘应该是本居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为这份冲破世俗的爱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尽管本文对她的刻画没有前几章生动,但是仍然能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本文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语言优美,结构错落有致,利用大量篇幅来描写景色,其中又大量的利用诗歌的表现方法来把那种分别之情意会的淋漓尽致!也正是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把剧作中人物的真实感情渲染的更加深刻,把一段看上去离奇的感情写的是那样的真实,为我们也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联想空间!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结尾的这一句更是将全篇的感情汇于一语之中!把一份凄凄的离别之苦借用车马与山色更进一步的表现出来,给人们留下的是一种惨淡之感,也达到了引起读者共鸣的最佳效果! 其中还有多处这样的点睛之笔,在此不一一叙述!

此篇文章所以能流传不衰还与起细致的心理描写是分不开的,也正是这些精致的文字把人物内心最深层的东西揭示给了大家,让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每个人身出的地位和内心的思想。也是用这种方法把每位角色塑造的更加传神!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赏析

通常被称作“长亭送别”的第四本第三折,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在第四本第一折“酬简”和第二折“拷红”中,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同张生私下结为夫妻的决定性一步。这种出于男女双方真诚相爱的自主选择,使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老夫人十分震怒,因此她拷问红娘严加追究。

但红娘抓住了老夫人理亏的要害,非但拒不认罪,,反而条分缕析,历数老夫人过错,使她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待经官呵,玷辱家门。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但是,老夫人又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强令张生“明日便上朝取应去”,并声称“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着新的威胁。“长亭送别”紧接着是第二折,所表现的正是同老夫人激烈斗争中取得胜利后的这又一次曲折,写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上朝取应”的张生饯行。这折戏由莺莺主唱,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在全剧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主要通过精心安排的十九支曲文,集中刻画了莺莺送行时的心绪。它在读者、观众面前展现的是一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这卷别离图由三个紧密衔接的画面组成:一、赴长亭途中;二、长亭宴别;三、长亭分别。倍增烦恼的暮秋天气,是这卷别离图的背景。

起首[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系莺莺赴长亭途中所唱。莺莺是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的。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便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如果说,这支曲子主要是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那么,[滚绣球]便是从正面刻画了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莺莺想到和张生经历了多少曲折痛苦才得以结合,不期然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生生地被迫分离,心中充满怨恨又万般无奈。因此,她多么希望那长长的柳丝能够系住张生的马儿,多么希望那疏朗的树林能够挂住西沉的夕阳!然而,柳丝难系,斜晖无情。既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痴幻的意愿,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只能是让张生乘骑的马儿走得再慢一点,自己乘坐的车子跟得更紧一点――使得两情依依的亲人能够靠得更近一点,相随的时间更长一点。然而,饯行之处的长亭已经映入眼帘,别离的时刻已经临近,人愁得顿时消瘦下来了,这种悲伤的心情有谁能理解啊!

以上两支曲子都是莺莺的内心独白。接下来由红娘问莺莺“今日怎么不打扮”而引出的第三支曲子则不同。红娘的问话,触发了莺莺感情的闸门,使她内心的愁绪,奔涌而出。在道白“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后起唱的[叨叨令],是以尽情倾诉、直抒胸臆为特征的。莺莺先从眼前车马行色牵动愁肠说起,说明了沉重的别情压在心里,是无心打扮的原因。继而设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想到这里,不由得心痛欲碎,发出了“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的无可奈何的悲叹。然而,别离已无法挽回,唯一可告慰的将只能是别后的鱼雁传书。于是,莺莺只得强抑悲痛,频频叮咛张生“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这支曲词层次分明又流转如珠。它用了一连串排比式的叠字句,每组之中,前句有两个带“儿”字的词,后句是双音词的重叠,确如前人所云:“语中每叠二字,正是呜咽凄断说不出处。”它成功地突现出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和掩抑泣诉的声气口吻。

车马到达十里长亭后,别宴开始了。可是,早已“恨塞满愁肠胃”的莺莺,“什么汤水咽得下!”“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她的整个心灵,都萦牵着“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即将远行的亲人:“我

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的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真是肝肠寸断,令人心碎!然而,当着长亭别宴主持者老夫人的面,他们不能互诉心曲,只能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这部分共安排了九支曲子,集中刻画了郁积在莺莺心头的依恋、悲伤、怨愤的情思,同时也通过莺莺的眼和口,展示了同样经受着离愁煎熬的张生的情态。

饯别已毕,老夫人先行回程。分手的时刻已经迫近,人物的感情也一起推向了高潮。通过配以宾白的七支曲子,一方面,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地再次展现了莺莺不尽悲戚、痛不欲生的感情潮汐和对张生的反复叮咛、无限体贴;另一方面,则先是曲折吐露继而和盘托出了与离愁别恨纠结在一起的深深忧虑,从而进一步袒露了莺莺的内心世界。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倾诉!然而,她那首作为临别赠言的“口占”绝句,所表达的却并不是她的真实心愿:“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这是反语,是试探,也是“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的痛苦心理的反映。“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才是她强烈的心声。莺莺的这种内心隐忧,早在她委身张生之日,就有过剖白。这是污浊的现实投下的阴影。别离终于来临,张生带着莺莺的千叮咛、万嘱咐,上马走了。莺莺目送着张生渐行渐远的身影,愁绪万端,不忍邃归。[一煞][收尾]两支曲子,便刻画了莺莺的这种怅望情景和依依心情。“夕阳”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仅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四围”两句,虽是淡淡景语,其实包含着无限情思。它使“长亭送别”留下了境界深远、意味无穷的余韵。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美。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灵。此外,“长亭送别”之所以动人心魄,王实甫浓厚的语言功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作者善于化用名作中的优美成句,也擅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白描俊语。曲词或秀丽典雅,含蓄悠长;或质朴自然,活泼爽利。既有诗词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例如,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王实甫易“叶”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与飞雁、霜林一起,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图,完全切合剧中的情景和离人的心绪。[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是对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境的再创造,极其形象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所承受着的感情重压。[叨叨令][快活三]两支曲子,出语当行,极富生活气息。[脱布衫]前两句是诗词

的格调,写莺莺眼中的秋景;后两句是生动的口语,写莺莺眼中的张生。正是这萧瑟的秋色,映衬着愁苦的张生。既抒发了莺莺的情绪,也描写了张生的神态。在“长亭送别”中,这两副笔墨,交替并用,得心应手,炉火纯青,为多侧面、多色彩地再现人物的情感节律,提供了成功的艺术手段。

《长亭送别》赏析

通常被称作“长亭送别”的第4本第3则,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在第四本第一则“酬简”和第二折“拷红”中,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同张生私下结为夫妻的决定性一步。这种出于男女双方真诚相爱的自主选择,使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老夫人十分震怒,因此她拷问红娘严加追究。但红娘抓住了老夫人理亏的要害,非但拒不认罪,反而条分缕析,历数老夫人过错,使她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待经官呵,玷辱家门。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但是,老夫人又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强令张生“明日便上朝取应去”,并声称“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着新的威胁。“长亭送别”紧接第二折,所表现的正是同老夫人激烈斗争中取得胜利后的这又一次曲折,写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上朝取应”的张生饯行。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主要通过精心安排的十九支曲文,集中刻画了莺莺送行时的心绪。它在读者和观众面前展现的是一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倍增烦恼的暮秋天气,是这卷别离图的背景。

“长亭送别”由三个紧密衔接的画面构成:一、赴长亭途中;二、长亭别宴;三、长亭分别。

起首[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系莺莺赴长亭途中所唱。莺莺是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的。

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便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在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此曲短短25字,充分写出了时、空、景、情,而且紧紧交融在一起,这是画,这是情,这是血!这是一首流传最广,倍受称赞的西厢佳句。人们从此曲可以看到,封建礼教的淫威,给封建社会的年轻一代,带来了何等深沉的哀伤!

如果说,[端正好]主要是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那么,[滚绣球]便是从正面刻画了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此曲以反反复复、屈屈折折的咏叹,表现莺莺在来到十里长亭的෯上愁肠百转的心理状态。莺莺想到和张生经历了多少曲折痛苦才得以结合,不期然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生生地被迫分离,心中充满怨恨又万般无奈。因此,她把短暂的饯别的时刻,视为最可宝贵的与张生相聚的机会,她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马,她乞求疏林能够挂住将要落山的太阳,然而,柳丝难系,斜晖无情。既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痴幻的意愿,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只能是让张生乘骑的马儿走得再慢一点,自己乘坐的车子跟得更紧一点---使得两情依依的情人能够靠得更近一点,相随的时间更长一点----能厮守片刻也好!

金圣叹说:曲中“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二句十字,真正妙文,直从双文当时又稚

小,又憨痴、又聪明,一片细微心地中,的的描画出来。盖昨天拷问之后,一夜隔绝不通,今日反借饯别,图得相守一刻。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是中间仍自隔绝,不得多作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则快快行,车儿则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快随,车儿既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的细微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下同)

莺莺复又慨叹自己与张生的命运:“却告了乡思回避,破阵儿又早别离”,毛西河说:“回避,谓告退;破题,谓起头。言相思才了,别离又起也。”这别离,使她“松了金钏”“减了玉肌”。金圣叹说:这四句以前,是“写行来”;这四句是“写已到(长亭)”。他惊叹这是“惊心动魄之句,使读者亦自失色”。

以上两支曲子都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在已到长亭又未与众人相见时,红娘趁空问莺莺“今日怎么不打扮?”从而引出了第三支曲子[叨叨令]。此曲与前两支曲子不同,它既是回答红娘的问题,更是莺莺借题表述自己的苦衷。金圣叹说,这是补写来长亭前“家中情事”,因为离家来长亭时,“匆匆出门,其事须疾,则不应多写家中情事,诚恐一写,便见迟留。今既至此时,正是不妨补写也。”此说不尽然,即使是“补写”“家中情事”,也是行将到长亭时因红娘之问而发。相反,“昏昏沉沉的睡”“重重叠叠的泪”“凄凄惶惶的寄”倒分明是预拟别后的情景,正如毛西河所说:“‘准备着’‘从今后’‘久已后’俱是预拟。”而且越想越感到不可忍受,痛极,闷极,于是重复发出“兀的不闷杀也么哥”的“呼喊”,以为无奈的渲泄。“索与我”句,是对红娘而言,即“欲红为我寄生也,逗后本寄赠意。”(毛西河)

红娘的问话,触发了莺莺感情的闸门,使她内心的愁绪,奔涌而出。在道白“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后起唱的[叨叨令],是以尽情倾诉、直抒胸臆为特征的。莺莺先从眼前车马行色牵动愁肠说起,说明了沉重的别情压在心里,是无心打扮的原因。既而设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想到这里,不由得心痛欲碎,发出了“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的无可奈何的悲叹。然而,别离已无法挽回,唯一可告慰的将只能是别后的鱼雁传书。于是,莺莺只得强抑悲痛,频频叮咛红娘“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这支曲词层次分明又流传如珠。它用了一连串排比式的叠字句,每组之中, 前句有两个带“儿”字的词,后句是双音词的重叠。却如前人所云:“语中每叠二字,正是呜咽凄断说不出处。”它成功地突了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和掩抑诉的声气口吻。

莺莺到长亭与众人相见后车马到达十里长亭后,在“长亭别宴”上连续有八首唱词,实为一组。

[脱补衫]此曲写了“西风”“黄叶”“寒烟”“衰草”,似乎与首曲[端正好]重复,实则各有境界。[端正好]写莺莺来时෯上所见所感;而此曲中的头两句,是莺莺座在送别宴席上表述恨别情怀之前的起兴。正是在这“黄叶纷飞”“衰草凄迷”的氛围里,她看到张生在那里不是正襟危坐,而是像插在那里似的歪歪斜斜地坐着,而且紧蹙双眉,如呆如痴,死临侵地。 [小梁州]对此曲的解释向来有歧义。究竟是谁“阁泪汪汪”“长吁气”“推整素罗衣”?王伯良认为:“‘阁泪汪汪’,莺指己言,恐人之知,故阁泪而不敢垂。偶然被人看见,故把头低,而推整素罗衣也。”还有一些注本,虽未明言,但皆谓此句本宋人之“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显然不是“郎”阁泪汪汪。这就是说,这一句是指莺莺看到张生的样子,她

自己热泪盈眶,而又不敢留出。而金圣叹则认为这是指莺莺眼中的张生“恐怕人知”而“阁泪汪汪不敢垂”。( 王伯良注本。下同)

此二说固然可以并存,但“长吁气,推整素罗衣”无疑是莺莺自己。因为在[幺篇]之后有“动作指示”明写“旦把盏长吁科”;“罗衣”一般亦多用于女子,而且“推整”二字所描述的那种假借整衣以掩饰心绪不宁的情态,也显然是莺莺的写照。至于“阁泪汪汪不敢垂”,从“我见他”的文气语势来看,似乎是指张生,但是从他与老夫人的对话(“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以及[幺篇]莺莺所唱“年少呵轻远别,……”等来看,此时张生的神态似不会“阁泪汪汪不敢垂”的,况且整个“哭宴”一折主要是写莺莺的别恨离愁,而并没有更多地表现张生的情怀。所以全曲皆为莺莺自谓之说,似更贴切。 [满庭芳]此曲之前有“(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即老夫人已在催促“供食”。所以此曲首句为“供食太急”。全曲又一次表现了莺莺是如何珍视与张生这临别的相聚。她希望慢慢“供食”,就是为了与张生再“厮守得一时半刻”。她想,如果没有母亲在座,将为张生“举案齐眉”。但这一切都不能如愿,此时只能“眼底空留意”-----对张生以目传情。这种痛苦,足使她化作望夫石。 [快活三]短短几句,写出了莺莺对别离苦不断加深的心理体验:始而感到酒食有如泥土,但立刻又感到酒食连泥土的滋味都没有了。别离之情,已使她完全无心茶饭了。金圣叹说:此即“去年无立锥之地,今年锥也无”的章法。

[朝天子]莺莺似乎还在继续诉说自己茶饭无心。此时对她来说,美酒犹如冰凉的白水,而且“多半是相思泪”。至于茶饭,自己难道不想吃吗?只是肠胃里已塞满了愁怨,又怎能吃得下茶饭!此时她觉得这所有的痛苦都源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莺莺一向诅咒的是给她造成无穷痛苦的老夫人,而此时何以忽然指责虚妄的名利呢?这一折戏,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崔莺莺的内心种种无告的痛苦,她时而泣诉,‘十二诅咒,她的情绪,她的思维,在备受折磨之中不断跳跃着、探索着,时时变幻,忽此忽彼;而张生此行是“上朝取应”,谋取功名,这自然与名利有关,因此,莺莺此时忽然把全部诅咒和谴责指向了名利,并斥之为“蜗角”“蝇头”(微不足道也)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从[脱布衫]到[朝天子]一共八支曲子写“长亭别宴”。别宴开始了。可是,早已“恨塞满愁肠胃”([朝天子])的莺莺,“甚么汤水咽得下!”“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快活三])“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朝天子])她的整个心灵,都萦牵着“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脱布衫])即将远行的亲人:“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小梁州])真是甘肠寸断,令人心碎!然而,当着长亭别宴主持者老夫人的面,他们不能互诉心曲,只能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长亭别宴”这部分集中刻画了郁积在莺莺心头的依恋、悲伤、怨愤的情思,同时也通过莺莺的眼和口,展示了同样经受着离愁煎熬的张生的情态。 从[四边静]到[收尾]宾白结合,写长亭分别。

[四边静]全曲有如白话,本色之中有境界,有韵味;特别是“车儿投东,马儿投西”两句,王伯良誉之为“语简而俊也”。

[耍孩儿]首句最为凄切。意谓泪下如雨,淋漓衣袖,与最后两句遥相呼应。“红泪”,或谓魏文帝选美女入宫,女别父母,泪下沾襟,而泪尽红色;或谓杨贵妃初入宫辞别父母,泪落如红水。《董西厢》有“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皆指痛楚不堪之时,泪尽继之

以血。惜别之情使莺莺在张生尚未动身时便先问归期;欲与即将远行千里之人再饮一杯时,而“未饮心先醉”(刘禹锡“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眼中流泪,心内成灰”两句,出自《烟花录》。昔有一商,美姿容,泊舟于西河下。岸上高楼中有一美女,相视月余,两情已契,弗遂所愿。商货尽而去,女思成疾而亡。父遂焚之,独心中一物如铁不化,磨出照见中有舟楼相对,隐隐如有人形。其夫以为奇,藏之。后商复来,访其女,得所由,献金求观,不觉泪下成血,滴心上,心即成灰。(徐士范本) [五煞]至[一煞]主要写莺莺对张生的叮嘱。

[五煞]此曲可谓句句情深,字字见血。莺莺以最富柔情的妻子的身份,千叮万嘱,让张生要注意适应水土,路途上要节制饮食,在荒村野店之中要“眠早”“起迟”:一个妻子所能想到,她都想到了;临别时应该嘱咐的,她都嘱咐了。如果说前五句是说给张生的,那么最后一句则自忖自语,她想到深秋寄旅,是最需要关照的,而自己却又不能“扶持”左右,其淡淡的内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四煞]临别之际,送行者越叮嘱越动情,越激动,越悲哀,故此曲中有“泪添”“恨压”二句。“晚来闷把西楼倚”构成一幅图画;而倚楼远眺所见“夕阳古道,衰柳长堤”又是一幅图画。 两幅图画构成的意境,则是倚楼远眺望人归,惟见夕阳古道不见人。此刻虽是莺莺“预拟”,但也正是日后实景。接下来[三煞]中“归家若到罗帷里,……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亦复如此:“预拟”与实景的重叠。

[二煞]曲中虽有“你休忧”“休要”“你却休”诸般叮嘱,但最重要最深沉的是“此一节”!“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这似乎是隐藏在莺莺内心最深处的不安,因此也在送别的最后时刻再一次道出。

[一煞]莺莺诅咒青山,诅咒疏林,诅咒“淡烟暮霭”,因为这一切“遮蔽”了她目送的张生。张生走了, 剩下的惟有寂寞无人语的“夕阳古道”和偶尔传来马嘶的“禾黍秋风”。离别之痛,使莺莺木然良久。她忽然在恍惚之中对自己有些不解:张生已去,自己为什么还不上车归去?

[收尾]红娘提醒了痴迷之中的莺莺:“夫人去了好一会,姐姐,咱家去!”莺莺此时心目中只有“四山如围,一鞭已远”。经红娘提醒,她看到了将要载她归去的车子,她立刻把自己的烦恼愁怨与车子联系起来,感到这样的小车是装不下她胸中的无限烦愁的。

饯别已毕,老夫人先行回程。分手的时刻已经迫近,人物的感情与剧情也一起推向了高潮。通过配以宾白的八支曲子,一方面,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地再现了莺莺不尽悲戚、痛不欲生的感情潮汐和对张生的反复叮咛、无限体贴;另一方面,则先是曲折吐露既而和盘托出了与离愁别恨纠结在一起的深深忧虑,从而进一步袒露了莺莺的内心世界。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倾诉!然而,她那首作为临别赠言的“口占”绝句,所表达的却并不是她的真实心意:“弃置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这是反语,是试探,也是“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二煞])的痛苦心理的反映。“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才是她强烈的心声。莺莺的这种内心隐忧,早在她委身张生之日,就有过剖白(见第四本第一折)。这是污浊的现实投下的阴影。唐代的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科举制度给他们开辟了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即使眼下还是白衣秀才,社会舆论和他们自己也从来不怀疑那不久就会实现的锦绣前程确实存在。他们在社会生活里是那种很自信、很有活力的成员。相对女子来说,他们处于一种支配的、居高临下的地位。所以唐代书生并不避讳所谓“风流韵事”,“艳遇”不仅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有时还会使他们的身

价有增。“……舍弃寒女,而别婚高门,乃当时社会所公认之正当行为也。”(《元白诗笺证稿• 读<莺莺传>》)

别离终于来临,张生带着莺莺的千叮咛万嘱咐上马走了,莺莺目送着张生渐行渐远的身影,愁绪万端,不忍遽归。[一煞][收尾]两支曲子,便刻画了莺莺的这种怅惘情景和依依心情。“夕阳”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极深。夕阳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无人语”“听马嘶”动静交错,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画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三煞])的孤独感和万千愁苦无处可诉的悲痛心理。“四周”两句,虽是淡淡景语,其实包含着无限情思。它使“长亭送别”留下了境界深远、意味无穷的余韵。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真实描摹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滚绣球])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离别”([上小楼])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 ([快活三])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美。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幺篇])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灵。

此外,“长亭送别”之所以动人心魄,王实甫深厚的语言功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作者善于化用名作中的优美成句,也擅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白描俊语。曲词或者秀丽典雅,含蓄悠长;或者质朴自然,活泼爽利。既有诗词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例如,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王实甫易“叶”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与飞雁、霜林一起,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图,完全切合剧中的情景和离人的心绪。[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是对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意境的再创造,极其形象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所承受着的感情重压。[叨叨令][快活三]两支曲子,出语当行,极富生活气息。[脱布衫]前两句是诗词的格调,写莺莺眼中的秋景;后两句是生动的口语,写莺莺眼中的张生。正是这萧瑟的秋色,映衬着愁苦的张生。既抒发了莺莺的情绪,也描写了张生的神态。在“长亭送别”中,这两副笔墨,交替并用,得心应手,炉火纯青,是多侧面、多色彩地再现人物的情感节律的艺术手段的典范。

此外,还值得提起的是,《西厢记》在艺术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元代杂剧繁荣这个文化背景。元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戏剧的黄金时代,堪称前无古人。《西厢记》在元末南戏及明代的改编本中的传奇叙述性的增强,致令其舞台艺术表演性的削弱,而善射的奴隶

制游牧部落建立起来的王朝,对中国在宋代已经完成成熟期的封建制(包括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体制)以极大的冲击,这股强劲的蒙古高原文化的北风给中国整体文化带来了断层的意义。元代封建中央专制统治有明显的放松,虽然这不利于元代的统治,但它为文化意识形态及人民精神发展输入了新鲜空气,对科举制度不重视减轻了文人们的精神负担,伦理宗法制同样受到蒙古族风俗的冲击,削弱了控制力,显然为社会带来了恶势力的猖獗,官府的黑暗,但个性的解放唤起了人们对自由(理想、爱情)的追求。对商业的重视无疑带来了国内各民族及国外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在中国广泛的自由传播是代表性的标志之一。交流带来了自由,带来了民主开放的意识,也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商业都市的发展。元代发达城市中的生活节奏要比农村人的生活节奏快得多,他们的娱乐需求----舞台艺术的戏剧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一个完整的美感传达过程。在一个晚上就要演出一出戏,而非农村一出戏要演上十天半个月,这同样要求戏剧创作者注重戏剧冲突的设计,以集中整个表演时空。再则,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使他们能适应对复杂的剧情冲突表演的同步的理解,城市的繁荣带来了艺术综合的发展---戏剧的发达。纵观《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它就具有了反射元代文化的符号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