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视域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04-10
来源:趣尚旅游网
第32卷第12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l2月 Vo1.32 No.12 JOURNAL 0F I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l3.2016 “众创空问”视域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张瑞雪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实质是人才驱动。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国高 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创新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不强、课程设置 不合理等。目前,我国“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其便利化、低成本等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热情。“众创空间” 的发展也给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了契机。在此背景下,高校亟需思考新思路、新方法,研究“众创空间”的特点并 借鉴其成功策略,从而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6)12-0088-03[收稿日期]2016—07—25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 面培养创新型人才,还不能真正落实到位。创新型师 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5 资队伍、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实践、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评价体制等环节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以上多种因素导 纲要》,指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_1 可见,人 致高校创新教育的理念贯彻落实力度不够。 才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新型 (二)创新型师资队伍缺乏 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创新型人才培 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国高校 养的质量。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教师创新意识不强,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 “双师型”师资队伍缺乏。很多高学历的教师基本都 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创新理念落实不够、创新型 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经验,对学生更多的 师资队伍缺乏、课程体系不合理、评价机制不健全等, 是理论上的指导。教师群体的教学方式单一,普遍不 这些与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 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开 “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其便利化、低成本等特点激发 发,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创新意识、创新思 了大众的创造热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也给 维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更有很多教师忙于自己的科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了契机。在此时代背景下, 研,对于学生自身如何真正发掘潜力关注不够。创新 高校亟需抓住“众创空间”的机遇,以“众创空间”建 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 设为契机,不断思考新思路、新方法,优化创新型人才 培养的需求,这种状况是高校普遍面临的挑战。 培养策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国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更侧重理论基础课程 (一)创新教育的理念尚未真正落实 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划分过细过窄。创新创 创新型人才,指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业教育等真正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在教学 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产生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并对科技 体系中所占比重极少。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 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l2 改革开放以 程学习,轻视通识课等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的现象。 来,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 很多学生功利化地认为只要修满学分即可,花费大量 索,很多高校都制定了自己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和 时间精力考取各种证书,认为这样可以增加个人就业 培养方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是培养独立、自 竞争力。殊不知这种功利化取向,忽视了创新人格的 由、个性、全面发展的个人。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 培养,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我国高 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还未真正落实到位,甚至有 校在设置课程上可以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建设 些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 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对平衡的课程体系,更加侧重 段。还有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有急功近利的 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意志品质等软实力方面的提升。 倾向,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 (四)评价体制不健全 足,对于如何真正从课程、师资、评价等各个环节和方 目前很多高校还未真正将创新型人才相关的指 [作者简介]张瑞雪(1987一),女,南阳师范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第l2期 张瑞雪:“众创空间”视域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89 标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之中,如学生创新意志品 展意义重大。高校应以“众创空间”建设为契机,优化 质、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等。这也导致了许多高校对 人才培养策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这有助于 学生的评价不全面、不科学。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 推动高校的转型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机制僵硬保守,更看重结果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不足。 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 没有健全科学的评价体制,就不能推动高校对学生进 行个性化、动态化的评价,这将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分 层次的个性化的教育,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极其不 三、“众创空间”视域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高校要真正树立并贯彻“创新”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众创空间”之所以能极大 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众创空间”的提出及重大意义 (一)“众创空间”的提出 “众创空间”一词是由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考察 深圳柴火创客空间时提出,指出要构建面向人人的 “众创空间”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_3 随后国家、各 省市层面都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众创空间”建设。 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 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等文件相继发 布。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抓住“众创空间”带来的新 契机,思考新思路、新方法,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 略,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变得尤为迫切。 (二)“众创空间”视域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 究的意义 1.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的客观要求 “众创空间”通过技术支持、创业指导、资源整合 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便捷的 服务。它真正体现了以创业者为本,全面激发创造者 的创造活力,推动创业者个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培养 创新型人才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个性的发 展。高校必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做到 以生为本。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管理服 务等各个方面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落实 “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2.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必然 要求 众创空间通过提供创业者创业初期的材料、设施 等各种便利条件,通过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形式,促 进创业者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促进个人收入的增长, 激发个人的潜力,有利于帮助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 会价值。高校以此为契机,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 略,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促进学生提高核 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学生在创新实践中,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 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3.推动高校转型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众创空间”的建设,必然会推动地方新的产业集 聚 的台属对椎云打当竹产、I 结构升级、促讲经济发 地激发大众的创新创业活力,首先是因为它真正落实 了“创新”的理念,强调面向大众的创新,激发大众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搭建了适合创新创业的平台。高校 作为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更应积极行动,认真贯彻 落实国家的“创新”理念,从根本上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高校要认真贯彻创新的理念,从传统的重视知识 传授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着重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育人理念、育人 机制、育人环境等全方面系统化地提供各种要素,以 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此外,“众创空间”的“创 新”是真正面向市场需求的创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创新。作为高校,应该积极借鉴 “众创空间”的成功理念,转变以往创新发明停留在校 内或仅用于参加各类比赛的状况,加大校企合作力 度,推动产学研用的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高校应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目前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等纷纷建设自己的“众创空间”,清华大学高云峰教授 及ITC教育专家更是提出了“群体创新空间”理念。 高校应以建设“众创空间”为契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 面,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使学生真正潜移默化 地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熏陶,使校园创新创业蔚然成 风 。高校还应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创新创业的典 范,宣传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政策。高校还应认真落实 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各种政策,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 加快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众创空间”的建设,在全校 推崇创新的精神,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 (三)高校应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 高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重 大。高校亟需引进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提升教师的 创新能力。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 方式,大胆革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仅是侧 重知识的传授,更应侧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思维。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环节科学与否将直接影 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应根据时代的发展 和社会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应及时剔除一 些重复的繁冗的不能反映学科发展现状的内容,并及 时注入“新鲜血液”,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和创新技能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另外,高校还应注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32卷 6—05—19)[2016—06—09].http://news.xinhuanet. 重课程中前沿基础知识和交叉课程的设置,及时更 (201新、优化课程体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高 接受系统的课程训练。课程设置应立体化、全程化、 有针对性。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针对不同 corn/politics/2016—05/19/e1118898033.htm1. 一程曦.创新型人才与创业型人才内涵及外延比较 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的开发,并让学生 [2]郑其绪,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10. [3]李克强.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 年级的需求,各有侧重。对新生开展适应性和职业规 划教育,对中高年级的学生侧重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 力[EB/OL].(2016—01—30)[2016—06—09].http:// seitech.http://sciteeh.people.eom.cn/n/2015/0130/cl007— 26478134.htm1. 业实践的锻炼。“众创空间”时代,创客们不断追求最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 新的成果,这也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因此,这 导意见([2015]9号)[EB/OL].(2015—03—11)[2016—06 也启示高校在课程的内容上,要紧跟时代发展,不应 仅仅只扣教材,更不应将陈旧刻板的知识呈现在课堂 只有多措并举,高校才能切实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质量,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0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1 1/con— __tent9519.htm. 基于创业型 上。年轻的激情需要具有时代气息课程内容的激发。 [5]蒋安琦,尚超.关于大学建立众创空间的思考:大学的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5,(4):107—112. [6]周迅胜.以创业带动就业,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宁 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201—204. [参考文献] [7]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 究,2013,(1):76—80. [责任编辑:白彩霞] (上接第85页) 别记录并评价同组同学的表现……15分钟后,请每组 各选一个代表发言,陈述本组同学模拟和点评的结 [参考文献] 果。最后做总结,深化学生对商务言谈礼仪的认识。 [1]李亚东.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13. 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中,亲身体 [D].苏州:苏州大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验礼仪规则,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获得知识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的满足感。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地将教学重点放在 [3]栾海清.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此体验到学科乐趣产生的自主 的、积极的、探究性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62—65. . [责任编辑:李瑞] 郴 = ㈣= 手2] 现在消费者通过上述的主观判断和科学计算轻 松得出结论:方案A即华为P9是其最佳选择。 四、结语 求得最大特征值分别为3.02、3.00、3.05、3.O1, 本文通过两个简单的生活应用举例帮助学生理 对应归一化特征向量分别为: 叼1=(叼11,7712,叼13) =(0.14,0.24,0.63) 叼2=(7721,7/22,叩23) =(0.4,0.2,0.4) 叼3=(叼3l,7732,7/33) =(0.53,0.14,0.33) 解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定义,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 兴趣,增强认知,积极探索,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让数 学学习生动起来,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叼4=(叼41,7742,r/43) =(0.16,0.54,0.30) (3)根据层次分析法,方案A、B、C对目标M的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线性代数(第六版)[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4. 重要性分别为: [2]Michael W.Berry,Murray Browne.Understanding Search En— (A)=∑ =0.42 gines: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Text Retrieval[M].Philadel— phia:SIAM,1999. y(B)=。∑叩 =0.2 y(c)=∑ ̄i3(-0 =0.39 [3]张炳江.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14. [责任编辑:李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