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泳龙 刘菁清
来源:《学周刊》2021年第14期
摘 要:合唱作为传播性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学生的音乐素养,关系着学生的性格养成、心理成长。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合唱社团的教学。本论文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合唱社团教学,在分析中小学合唱社团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合唱社团;中小学教育;音乐素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4-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4.086
最新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并在合唱过程中,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促使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不断增强群体协调意识、合作能力等,使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享受到音乐的美感,感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但是合唱作为一种特殊的演唱方式,必须要全面加强教学,才能不断提升合唱社团的教学效果。 一、中小学阶段合唱社团分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途经,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引领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社团教学尤为重要,这是一种综合性的音乐形式。有效的合唱社团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音乐知识,促使学生在合唱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感。同时,通过音乐合唱社团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能力、协作和集体意识,使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逐渐与其他学生融为一体[1]。
在素质教育的小学阶段,合唱社团教学又被称为童声合唱。童声合唱主要以儿童特有的声音特点,借助美声的歌唱技法和形式进行演唱。童声合唱声音纯净、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因此童声合唱又被称为“天籁之声”。就童声合唱来说,按照儿童成长的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儿童的声音特点,可进一步将其划分成三个阶段:儿童合唱、童声合唱和少年合唱。其中,儿童合唱主要是由5到6岁的儿童组成,由于这一阶段儿童口腔的强力、舌头的灵活程度比较差,肺活量比较小,思维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等,儿童合唱团在选择作品的时候,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童声合唱主要由6到12岁的儿童组成,主要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这一阶
段中,儿童的语言能力逐渐加强,肺活量和声带的张力逐渐增加,音域也在不断扩展,对音乐的感知力、分辨力也有了显著提升,可选择的合唱作品非常多,这一阶段也是提升儿童合唱能力、提升音乐素养的关键阶段。少年合唱则是由12到18岁的学生组成,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初高中阶段。少年合唱阶段中,学生的声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表现力,无论是音准、音色、音域,还是演唱技巧都已经达到了童声合唱的顶峰阶段。
本次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教学,主要针对童声合唱和少年合唱这两个阶段中的中小学合唱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2]。 二、加强中小学合唱社团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具体来说,全面加强中小学合唱社团教学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丰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载体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丰富小学音乐教育形式,已经成为推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目前,中小学中开展的音乐社团主要有尤克里里、非洲鼓等,合唱社团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与其他音乐社团不同,合唱社团是从多个年级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学生,并在教师的精心训练之下,呈现出独立形象。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渐感受合唱的美感,并在合唱训练中欣赏合唱,浸润合唱意识,逐渐形成合唱思维观念。这有助于丰富音乐教学形式,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学要求。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要在具体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同,团队合唱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到协作配合,逐渐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进入自己所负责的角色中,共同完成合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也会随之增强[3]。 三、合唱社团的教学方法分析 (一)组建合唱社团
要加强合唱社团的教学,提升合唱社团的整体水平,必须组建合唱社团。组建合唱社团应遵循音乐教育的目标,借助合唱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更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来说,组建合唱社团时,首先应全面加强合唱社团学生的选择,教师要提前对学生的音色、性格、语言、歌唱水平、发声能力等进行全方位了解,挑选出最佳的音乐苗子,组建音乐合唱社团;其次教师要对
社团的核心理念进行明确,并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这就要求在组建合唱社团时,教师应结合合于章法的钢琴伴奏、专用教室等对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组建音乐合唱社团[4]。
(二)合理选择合唱作品,激发学生合唱兴趣
在加强合唱训练时,科学合理地选择合唱作品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合唱的教学质量。中小学生合唱涉及的合唱曲目数量非常多,其中含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只有对其进行充分挖掘,才能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引导学生从合唱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合唱时,必须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仔细品读,并借助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对歌词中蕴含的情感进行充分理解,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选择合唱曲目时,不仅可以选择传统的合唱曲目,还可以选择新颖的合唱曲目,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合唱排练中更加具有动力。 (三)引导学生对合唱中的情感进行处理
著名音乐教育学家柯达伊认为:做一个好的老师比做一个歌剧院的指挥还要重要得多。因此,中小学生合唱社团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能训练,还要指导学生在合唱训练过程中理解和感悟曲目中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拥有良好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其心理认知能力相适应的音乐作品,深入学生内心,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具体开展音乐合唱训练时,必须先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快乐的情绪积极参与其中。另外,在开展音乐合唱训练的时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曲目中蕴含的情感,使其在合唱中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 (四)持之以恒,加强合唱团的专业基础训练
在中小学合唱团训练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技能,在开展合唱训练的时候,必须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加强合唱团的专业基础训练。 1.加强气息训练
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结合学生在合唱时容易出现气息不够、大幅度抬肩吸气等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气息训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呼吸方法。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在合唱的时候拥有足够的气息,实现稳定歌唱。具体来说,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可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闻鲜花,引导学生在闻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和掌握深呼吸的动作。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放松打哈欠的形式,掌握放松口腔、打开喉咙的技巧和状态。在经过各种气息训练之后,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就能对自己的气息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声音更加圆润饱滿,歌唱更加优美动人。
2.进行头声训练
在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打开鸣腔、喉咙,引导学生从头声发音。具体进行头声训练的时候,教师可充分借助哼鸣的训练方式,引导学生在训练时将声音集中起来,并获得高位置的共鸣。 3.进行声部训练
在合唱社团中,每一个学生的声音都具有独特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具体来说,在合唱社团中,中部声音、低部声音不如高音声部上口,音准和节奏的难点较多。因此,在具体教学的时候,不能平均用力,必须按照先后、主次的顺序开展。在训练的时候,应将重点放到副声部的训练中,趁学生还未接受高声部训练之前开展训练。等攻克重难点之后,再引导学生对整首曲子的所有声部进行训练,最终达到熟练的程度。 4.吐字和咬字训练
在对学生合唱社团进行训练的时候,为了实现曲目传情达意的效果,演唱者必须准确地咬字、清晰地吐字,使听众真正投入到歌曲情感中。在具体开展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示范、挑出重难点等形式,解决学生在合唱中存在的咬字、吐字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音准。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加强中小学合唱社团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是提升中小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小学在开展音乐教育的时候,不仅要认识到合唱社团的重要性,还要科学组建合唱社团,合理选择合唱作品,引导学生对合唱中的情感进行处理,加强合唱社团的专业基础训练等,不断提升中小学合唱社团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明丽.生本理念下的中学合唱团建设与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20(4):152. [2]魏银丽.当前中学校园合唱团的建设与实践初探[J].艺术研究,2019(3):142. [3]刘萌.新郑市实验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调查与策略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9. [4]樊婧.孟津县初中合唱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实践探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9. [责任编辑 康兰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