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9: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8:44
在本周五,春节档后的第一部10亿+电影诞生了。《默杀》上映18天,暂列2024年暑期档票房亚军、内地犯罪片悬疑片票房冠军,预测最终票房将在15亿左右。在《默杀》、《抓娃娃》等大片的带动下,暑期档持续升温,单日票房再度突破3亿元,为行业注入强心剂。《默杀》凭什么成为“暑期档第一爆”?让我们一起深入复盘。
打响暑期档第一枪,为什么是《默杀》?电影市场在经历了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的高光时刻后,曾陷入短暂的低谷。上半年总票房239.02亿,同比减少23.28亿,总人次5.5亿,同比去年减少5300万人次。6月作为暑期档的首月,票房成绩也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10亿+爆款的缺失,观众观影频次和上座率下降,急需有内容吸引力的爆款带热大盘,提升影迷观影热情,使其重返影院。在娱乐碎片化、观众阈值提高、注意力分散的当下,电影的“强吸引力”和“社交话题属性”尤为重要。《默杀》凭借内容为王,连续10天拿下票房日冠、观影人次日冠、上座率日冠、预售日冠,将“消失的观众”重新拉回影院。
从上映首日到上个周五,《默杀》持续为单日票房贡献50%-60%以上产出,将工作日单日票房从3000万+水平直接拉高到9000万+、1亿+水平。在爆款带动下,观影氛围逐渐热烈起来,为所有同档期影片带来了利好,行业信心也得到逐渐恢复。从用户画像来看,该片不仅激活了高线城市,更激活了低线城市,从而有效提升潜力市场的观影频次。
为什么是《默杀》成为暑期档的“第一匹黑马”?其原因在于与观众需求的高度契合匹配。近年来国产悬疑片爆款频出,悬疑犯罪类题材在双人观影中的占比仅次于爱情片,有着良好的社交属性。犯罪类型吸引男性、悬疑类型倾向年轻女性,悬疑犯罪类型更具市场活力,热门影片在当天购票占比屡屡高于大盘,受到更多路人观众的青睐。《默杀》在各个平台的好评中,强话题、反转、真实、快节奏等成为高频关键词。胶水十字架、高处抛尸等生猛的犯罪场面,制造出近年来院线难得一见的视觉冲击奇观;影片直击人性暗面,直面校园霸凌、家暴、虐待儿童、性侵、跟踪偷拍等社会话题,引发不同年龄、性别观众的关注。不同视角的多层次反转、几乎“全员恶人”的设置,在炎炎夏日带给观众“惊悚”冰爽刺激感和反复回味。在大V中心化营销日渐失效的当下,真实口碑成为热度发酵的根本要素。
作为导演柯汶利的长片处女作,《默杀》在视听美学和社会议题价值上展现出了凌厉的风格。电影既有商业属性,同时也有艺术属性,基于对犯罪悬疑片的深刻理解,有着高度类型化、颇为扎实的剧本,将话题性和情绪推向极致,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极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上下文大量细节伏笔用心串联,保证了全片的逻辑性。学院派的DOUDOU担任电影配乐,配乐加剧了不安,主题曲《可你听见了》在结尾将“罪与罚”、救赎的宿命感推向极致,人声效果宛如“咏叹”,增添了史诗感。影片的配角塑造方面,从恶女四人组到徐妈、杂货店老板、钟晓晴妈妈,都让人过目难忘,全员出色演技在网上广受好评。
影片《默杀》有着更深远的立意:“沉默可以杀人”,片中的一众冷漠旁观者是杀人者的帮凶。在影片上映之前,一则校园霸凌致死新闻点燃了全网的愤怒。柯汶利在谈及创作背景时,灵感来自一则“沉默成为帮凶”的社会新闻。影片高度关联社会话题,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和长期社会价值。
好内容和好立意是第一步,精准宣发的配合则是第二步。《默杀》在映前仅两周的紧锣密鼓宣发周期内,主打高传播效率高转化率的有效动作,分阶段放大其社会话题性、奇观场面与悬疑性。影片的前期较为低调,宣发物料释出较少,文案直言“海报再多就剧透”。在上映后,物料分阶段密集释出,深挖演员演技与电影细节,多维度讨论持续点燃社交热度,带动影迷主动参与造梗、深度解析。
从上映首日票房3000万、猫眼4.79亿预测总票房,到单日票房、预测票房落点翻了好几番,首周逆跌、零跌,话题热度推动《默杀》走出漂亮的票房逆袭长线。无论从影片本身完成度,还是从宣发效率、市场价值来看,这都是一次高效的“突击战”。而电影市场的爆发,也同样离不开“更多的《默杀》”。
《默杀》的成功,为电影行业提供了成功的商业片案例。正是“好内容+好宣发”的精准高效,成就了“暑期档第一爆”。无论从影片本身完成度,还是从宣发效率、市场价值来看,这都是一次高效的“突击战”。而电影市场的爆发,也同样离不开“更多的《默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