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8:4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4:04
第一,京都议定书是对发达工业国家的限制,中国印度这样的没限制肯定愿意签。
第二,京都议定书主要限制的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美国经济属于典型的“低油价”经济,就是本身多年以来形成的经济架构就是大量消费石油产品必然大量排放减排压力太大啦。
第三,看西欧和日本,都因为政治和经济原因在能源的高效和新能源走在美国前面,日本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国家特点决定了他们很早就习惯了高效利用能源少消耗能源一直是基本国策,西欧在二战后美苏争霸后多次在能源争端吃亏后也大力在新能源上发展,直到现在俄罗斯还经常切断石油天然气供应作为政治有段,这些都把西欧的高效绿色工业给逼出来啦。
第四,本质上说京都协议多少有点打环保的牌子杀美国威风的意思,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归根结底获得的实利就是对能源的吞占,日欧和其他国家一共就那么点东西减就减了反正资源也不富裕,最疼的是美国有能源抢到了不能用多郁闷,小布们吃哑巴亏干脆哥们不跟你们玩了,愿意骂就骂随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3:56
唉,没办法人家美国是当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小布石装孬不签协议也没人敢说不字。一些国家还要靠巴结美国过日子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3:56
实话说这种垃圾协议从来就不可能发挥任何功效,从来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最多就是政客们的争执而已,虽然美国这么做确实过于挑衅,但反过来说是否签协议和环境保护倒是真没有任何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3:58
在1997年,国际达成一个协议,这个协议是很著名的叫“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类终于明白了,我们工业的二氧化碳的热量排放,就是废气排放不能无止境的去排放,要限制。当时就有50多个国家签订了这个协议。
当时应该首先是进行了200多年工业化生产的这些国家带头,你们要限制你们的排放量。定个什么标准呢?咱们定个标准,就是说以1990年全球工业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基数,在这个基数上到2010年,就是到明年,要降低5.2%这么一个数字。降低5.2%,有50多个国家签约,中国也是签约国,中国是很大方的就签了,但是中国哪有那个能力啊,我们正在发展。别忘了,“京都议定书”是只对发达工业国有限制,而且是强制性的限制。每个国家分配的减排不一样,但是平均是5.2%。发展中的国家,像中国、印度这些国家没限制,同时“京都议定书”里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这些发达的工业国要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减排问题。因为它们一些高耗能的工业都是维持生活的,你要让它拆了这个工厂建新工厂,或者把灰尘减少的话,要有技术,要有资金。发达的工业国应该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要给技术和资金,没问题,发达国家都承诺了。
但是这种国际公约有个很讨厌的一条,各国要拿回去叫它们国会审批,国会批准了,缔约国才能够执行它的责任。各国都说没问题,拿回去,欧洲、日本,因为这是在日本京都开的嘛,所以日本人是带头执行,日本在减排方面走在全世界最前头了,它是最前头的国家。德国做的也不错,但是当年签约的一个最大的国家,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拿回去以后本来也准备干,当时小布什当总统,他想不对啊,我一弄减排的话,第一国家要拿出钱来投资,它当时钱都拿去打仗去了,又是阿富汗,又是伊拉克,一年四、五千亿美金,它哪有钱做这个。第二,减排意味着有些工厂要关门,高耗能的工厂要关门,那就面临着失业,我怎么解决失业问题呢?可是我也不能这么说,那就太自私了。它想了个办法,它说现在印度和中国这些国家的排放量也很大,都快赶上我们美国啦,它们也得减,凭什么它们不减,我减。于是就产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的冲突。但是这并不是“京都议定书”本来的意思,这是小布什,美国不执行“京都议定书”,使得“京都议定书”很多的承诺到今天都没有兑现,这个议定书到明年2010年到期作废。
美国说,好,我虽然是排放量最多,但是它不说它本来的原因,怕失业,怕拆工厂,怕投资。美国现在是奥巴马上来,他很认真的对待这件事,他已经公开表示说美国定一个标准,什么标准呢?在2005年的排放基础上,美国到2020年,按2005年的基础来减多少呢?减排17%。听着很好,而且这个议案已经在众议院通过了。奥巴马带的是众议院通过的一个法律,半通过的一个方案到丹麦去说。中国说的是单位GDP,就是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从以2005年为基础,到2020年减40%到45%。这两个标准可是不一样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数字。尽管不一样,中国就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态度,美国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发达国家的态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3:58
美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参与国之一,既不批准该条约也不从条约退出。条约只有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才会对美国有效。
在京都议定书的谈判之前,1997年6月25日美国参议院就以95票对零票通过了“伯德·哈格尔决议”(S. Res. 98),要求美国政府不得签字同意任何“不同等对待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有具体目标和时间限制的条约”,因为这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危害”。但1998年11月12日参加谈判的副总统戈尔仍然象征性的签了字。考虑到参议院当时的态度不可能通过该条约,克林顿政府没有将议定书提交国会审议。
1998年7月克林顿政府公布了一份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报告,这份报告认为通过和附件I/B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按照清洁发展机制进行排放交易,可以使美国减少原先估计花费的60%就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2012年排放要求。除此之外其他部门的经济评估,包括国会预算办公室、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等,却都认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有可能会大幅降低美国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