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小文:《礼物的流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5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8:11

本书探讨了中国北方一个村庄中礼物交换体系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回顾前人研究,作者深入分析了人类学领域内关于礼物交换的理论,尤其是莫斯提出的“礼物之灵”概念、马林诺夫斯基的互惠原则以及萨林斯对礼物研究的贡献。

作者指出,互惠并非交换的普遍原则,在等级情境中,受礼者往往具有优越性。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方法强调了物品与所有者的不可让渡性,送礼者随时可以收回礼物。此外,人类学家还将商品视为非人格化的礼物,引发了关于它们与传统礼物之间关系的讨论。

在中国文化中,礼物馈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支持了个体中心的社会网络,还促进了人际交往与经济、政治活动的开展。然而,关于中国礼物研究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个体策略而非社区规则。

本书旨在考察中国北方农村中的礼物交换过程和网络培育,包括社会活动的类型、习俗的实践以及与现有理论的检验。重点是文化规则与运作逻辑,而非馈赠动机与策略。通过深入分析,本书探讨了礼物交换的三个主题:中国礼物交换系统的特征、个人关系网络和人际行为的道德规则、以及礼物经济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研究地点位于下岬村,描述了其从20世纪30年代起的经济发展过程,以及社会等级制的构成要素。7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等级体系被双重的社会分层体制所取代,这种体制结合了官僚等级与基于市场经济的秩序。下岬村的通婚普遍以姻亲关系为主,且在相互扶助与合作方面更为活跃。

礼物世界被分为工具性与表达性,以及仪式性与非仪式性。在不同情境下,村民通过礼物交换维持和扩展人际关系。生育庆典、订婚、婚礼、盖房、生日庆祝、葬礼、春节等活动中,礼物馈赠具有不同形式与意义。探病时的礼物则表达了私人感情。情物在未婚两性村民之间交换,而婚外恋中的礼物则体现了不同情境下的馈赠规则。

工具性礼物包括间接付酬、溜须与上油,这些在村庄内部不被提倡,但在村庄外并无禁忌。它们通过熟人的私人关系网络传递,但不包含表达性关系,也难以形成工具性关系。互惠原则在礼物交换中体现为常人互惠往来、不打破社会地位等级体系、根据过往关系置礼以及回礼不视为还债。

在下岬村,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强调对朋友联系的倚赖、大量屯亲的卷入以及姻亲的积极作用。家庭收入增加推动了礼物馈赠的新浪潮,促进了私人网络的扩张。人情伦理体系包括理性计算、道德义务与情感联系,道德义务主导了人的行为。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体现在礼物的不对称流动,受家庭发展周期和社会地位等级的影响。

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中,彩礼与嫁妆的实践反映了不同策略,包括“卖女儿”、“嫁女儿”与“陪送女儿”。彩礼的增多并非买卖婚姻,而是新郎对婚姻开支的最终支配权。从90年代起,婚事礼物直接由新郎家送给新娘。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在穷户中较为常见,家庭结构从父子主轴转向夫妻主轴。

本书总结了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中国情境下,人的精神而非物品将馈赠双方联系在一起。礼物的内在结构在商品世界中可能会获得新的属性。随礼活动在村庄社会内构建了人格的文化规范力量。过去礼物交换更注重仪式与情感,而非经济价值,但近年来这一传统有所改变。

下岬村的礼物交换体系反映了“传统再利用”的过程,村民不断采用新的馈赠模式、修正对关系网络的认识,并调整对人情伦理的适应方法。未来,礼物馈赠将继续在中国村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