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诗文,诗意,感情,作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3:42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2:42

1、黄鹤楼
崔颢(?-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昔人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人在诗中以有关仙人乘黄鹤的传说及现实中的黄鹤楼四周的景色为题材,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白云千载空悠悠”和“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前者写盼鹤不见引起的愁绪,后句则写思乡不见而引起的苦闷。尽管涵义不同,但表现出的形态特徵却完全相同:一样的惆怅,一样的茫然,一样的沉重。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在诗中融合一体,起到了互相照应、互相衬托的作用,它们是景语,也是情感的流露,如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相传李白读后大为佩服,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2、送友人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北城门外青山横亘,东城之外白水环绕。在此地一分别,你就要像孤蓬一样万里飘泊了。白云飘浮不定如游子心意,太阳缓缓落山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彼此挥手,从此别离;萧萧马鸣,不忍分别。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3、《秋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4、鲁山山行
梅尧臣(1002~1060) 中国北宋诗人。字圣俞。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注释:
赏析:北宋诗人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一诗写了满山的行踪和满山的趣味。正因为有满山的趣味,让诗人觉得山野行程的满怀开心。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来断言:诗的第1句“适与野情惬”是全诗的总领句,即“惬(开心)”是因为有后面诗句的句句“趣”。换言之,该诗的结构略同于一般文章的“总—分—分”结构。
第二句的“趣”蕴涵在上、下空间的位移和更叠上。由于诗人在山谷和山峰间跋涉,爬上又爬下,故所见是诱人的“千山高复低”景观。这“千山”的探头探脑让人感觉不仅仅是诗人眼目中所见,还是“千山万山”在与诗人玩捉迷藏的游戏。山与人互相亲近,趣味横生。
这样的趣味同样出现在第三句,当然这第三句“好峰随处改”的“趣”又与上句有所区别。它的“趣”体现在诗人作“平行移动”后,由于角度变化、视界变化,观看到的是“岭”成“峰”或者是“峰”成“岭”了。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四望看山了不同”呢!这样来品,趣味多多。
第四句“幽径独行迷”的“趣”在哪里呢?请看,山谷间的小径,因峰回路转和草木遮掩,自然深邃,又由于“独自”行动难免对各处有些相似的路径有点迷惑了。这在安全问题上很有些危险,本来应该慌张才是啊!可是从上下的、前后的文字内容来揣测,诗人却是开心的,是闲适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人甘愿被迷了路,那样他能够再找得出原路来,才感觉刺激,才感觉成功。要说捉迷藏活动中的藏者是要比谁藏得深,或者是对立方能够快捷地找到躲藏者。显而易见,诗人在诗中的第3句是要表达诗人是捉躲藏者的这种身份和角色。不惧怕被迷住,越被迷住越有勇,越被迷住就感觉越刺激、越有大趣。上述情况所表明的趣味大抵如此吧!
第五句和第六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是写近景。“霜落”秋至,树上有果实,熊爬到树上或立起身子到树上摘果子吃;树林因落叶纷纷,诗人透过树干便能看到小鹿在山溪里面饮水。或者说,熊在高处,由于秋深林空,诗人仰头看去好象熊就爬在了高高的大树上。这一些只是写熊、鹿在秋天的山野里的活动状况,却被诗人写得相当的天真活泼和自由闲适,因为它们是率性的本真行为,并没有谁在逼迫它们那样去做。另外,这两句对仗工整,每句的三物之间夹杂两个动词,语意上也就给人造成一种运动的感觉。有趣,太有奇趣啦!
第七句“人家在何许”是自问,抑或是他问均可。是前者,则体现诗人内心的自得。是后者,则体现诗人不以路途遥远为烦恼匆匆在山中行走是要拜访友人或要人。无论在人还是在己都是开心的呀。自觅趣是趣,别人寻趣也是趣。
第八句“云外一声鸡”是告诉人们鸡叫处之高和远。意味着诗人要拜访的对象是隐士,是高士。传来的仅是“一声鸡(叫音)”而不是两声,更能表示空间距离实在遥远才将最响的那一声传递了个透,其余的都没有听到。在山脚、山腰已经有这样的乐趣,到了深而高的山中不定就更有趣了呢。你说,那里又会有什么珍奇?友人莫非是神仙么?……诗人不仅写现实中的“趣”,还写想象中的“趣”。写仙“趣”是“趣”,这无“趣”而找“趣”本身也就是一种最大的“趣”。山尖、山脚、山腰、山谷、山路处都落满了诗人的行踪,也落满了诗人的“趣”。这样的山行只能使诗人开心而热爱山中风物,也可以说,诗人因为有幸得遇贤师良友,还能学艺大抵开心,所以就算在山中行走个百遍都不会厌烦。

5、浣溪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2:48

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悠悠:久远的意思。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乡关:故乡。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白云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简析】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乘着白云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作者介绍】
[编辑本段]

李白(701——762),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中亚细亚(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5岁时随父迁居锦州彰明(现在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早年在蜀中读书,25岁时辞亲远游,31岁时第一次入长安,一事无成。42岁时,经道士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入京都,供奉翰林,后因得罪权贵,被排挤出京,从此长期漫游。“安史之乱”期间,他参加永主李璘幕府,希望为平叛出力。李璘被肃宗消灭后,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次年病死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和杜甫齐名的伟大诗人,世称“李杜”。他的诗反映了唐帝国极盛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和批判, 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有对壮丽山河的礼赞。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风格豪放飘逸,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纵酒、求仙的消极情绪。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解题】
[编辑本段]

顾名思义,这是一道送别诗。友人不详是何人,但从诗中可看出二人感情甚笃。李白生性狂放不羁,有侠肝义肠、仙风道骨。平生浪迹天涯,交游甚广,从天子以至于无可考之庶人,皆有知己,有不逆之交,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就有许多送别诗、酬答诗。
李白的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

【注评】
[编辑本段]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横:横陈,横对。郭:外城。白水:清净之水,潘岳诗有“白水过庭激”句。绕:环绕。○首联用对仗句交待送别的地点及自然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一:副词,表示动作刚一发生,随即会产生某种结果。为别:作别,送别。孤蓬:孤独的蓬草,比喻孤身远征的友人;蓬草易随风飞转,脱离根本,古人常以转蓬喻飘泊流浪。万里:极言其远。征:远行。呼应题目中“送”字。依依不舍,对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为关切、似有千言万语。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飘浮的云朵如游子的心绪,落日的余辉似故人的恋情。○用一联名词语含蓄表达了此时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维。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自:介词,常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表示与动作有关的时间、处所等的起点。兹:代词,近指,义为“这”“此”。现在。去:离开,离去。萧萧:象声词,马鸣声;《诗·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人;《左传·襄公十八年》“有班马之声。”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手挥目送,马亦有情,人何以堪!

【译文】
[编辑本段]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
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
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
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
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凄惨的呜叫声!

【简析】
[编辑本段]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是一工对,“青”“白”是颜色对,“山”“水”是同类对,“横”“绕”一动一静为反对,“北”“东”为方位对;“郭”“城”为同类对。其中“城”与“郭”互文见义。此联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交待了送别时的大场景,而且山静水动又是诗人与友人生活情景的象征:一静一动,我留君去,一北一东,自然的引起下联。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之说,此联即情景交融的佳句。
颔联是应该用对仗的。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佛教将“爱别离”视为人生八苦之一,是深谙人性的;今人犹视出远门为畏途,何况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的古人呢?
故古有“离愁别苦?之语。离别之苦是双方的,但诗人在此最为关心的是朋友前途的一路风霜,“孤蓬万里征”一句有不尽的关切殷情。俗云“在家千日好,出外当时难”,更何况此行是。“万里”长征呢!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无限的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
不舍不忍的离愁别苦是沉重的,但又是应该排解掉的,否则太累。接下来颈联则感情平缓,止住了伤痛。离别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让我们铭记此断肠时刻,牢记住对方,慢慢的将一种相思化作两地闲愁吧。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从语法修辞角度看,此联是名词语,四个名词短语之间不用谓语连接,其间留有空隙,可由读者去填充创造。
浮云既有飘忽不定的特点,也有相对静止的特点,当无风之时,云的凝重常让人看不出其动态,杜甫有“云在意俱迟”诗句即是此景。故出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如此理解又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潇洒自然,余味无穷。再见了,朋友!挥手之余,友人身影渐渐远去,不可复识,但那可亲的友人坐骑似谙人性,仍从看不到的远处萧萧长鸣,娓娓辞别而又报导平安的信息,将离别的场景及情绪变得很长!很长!

---------------------------------------------------------------------
秋词二首

原文
[编辑本段]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鉴赏
[编辑本段]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今天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同时,他的自我表现欲也比较强,爱显示自己。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唱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站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他居然以此为乐。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樽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译文】
[编辑本段]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编辑本段]

“自古逢秋悲寂寥”,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极为合理。

---------------------------------------------------------------------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编辑本段]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
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已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注释
[编辑本段]

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意满足。
③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④幽径:小路。
⑤熊升树:熊爬上树。
⑥何许:何处,哪里。

赏析
[编辑本段]

赏析一:
这首诗是由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梅尧臣是宋诗开山祖师,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的心情,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路高迷糊了的优雅心情,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
开头一句即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第二句交代喜爱的原因:“千山高复低”。按常理,应该是“千山复高低”的景象,使得诗人感到正好与自己喜欢山野风景的情趣相合,现在倒过来写,强调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也是诗的构思所决定的。第二联第一句便承“千山”写“好峰随处改”。“好峰”便是“千山”;“随处改”,到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复低”的具体化。第四句扣题目“山行”,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当然也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开拓了山野的境界。第三联两句通过“熊升树”、“鹿饮溪”进一步写山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霜落”。如果说“千山高复低”是相对的静态景物的话,这两句则是专写动态景物。所以中间两联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最后两句写人家的所在。人家在哪里?在遥远的白云之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
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另外,诗境的揭示与开拓也留给人不尽的余韵。

作者介绍
[编辑本段]

梅尧臣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皇佑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早年诗作受西体影响,后诗风转变,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他的《田家四时》、《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鲁山山行》、《晚泊观鸡斗》、《东溪》、《梦后寄欧阳永叔》等诗都体现了这种造语平淡而意在言外的作诗主张。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著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本。
--------------------------------------------------------------------
浣溪沙-苏轼
[编辑本段]
簌簌衣巾落枣花①,村南村北响缲车②。牛衣古柳卖黄瓜③。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④。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

陆游(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表达强烈的爱国感情。他积极主张抗金,却遭当权的投降派谗毁,终于被排挤罢官。尽管如此,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

其他作品
[编辑本段]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

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传世名篇

原诗
[编辑本段]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① 僵(jiāng)卧:挺直躺着。 ②不自哀:不为自己悲伤 ③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④ 夜阑(lán):夜深。 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写作背景
[编辑本段]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赏析
[编辑本段]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2:45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译文;
北城门外青山横亘,东城之外白水环绕。在此地一分别,你就要像孤蓬一样万里飘泊了。白云飘浮不定如游子心意,太阳缓缓落山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彼此挥手,从此别离;萧萧马鸣,不忍分别。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僵卧孤村不自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夜阑卧听风吹雨,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铁马冰河入梦来。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
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2:42

1、黄鹤楼
崔颢(?-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昔人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人在诗中以有关仙人乘黄鹤的传说及现实中的黄鹤楼四周的景色为题材,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白云千载空悠悠”和“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前者写盼鹤不见引起的愁绪,后句则写思乡不见而引起的苦闷。尽管涵义不同,但表现出的形态特徵却完全相同:一样的惆怅,一样的茫然,一样的沉重。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在诗中融合一体,起到了互相照应、互相衬托的作用,它们是景语,也是情感的流露,如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相传李白读后大为佩服,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2、送友人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北城门外青山横亘,东城之外白水环绕。在此地一分别,你就要像孤蓬一样万里飘泊了。白云飘浮不定如游子心意,太阳缓缓落山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彼此挥手,从此别离;萧萧马鸣,不忍分别。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3、《秋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4、鲁山山行
梅尧臣(1002~1060) 中国北宋诗人。字圣俞。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注释:
赏析:北宋诗人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一诗写了满山的行踪和满山的趣味。正因为有满山的趣味,让诗人觉得山野行程的满怀开心。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来断言:诗的第1句“适与野情惬”是全诗的总领句,即“惬(开心)”是因为有后面诗句的句句“趣”。换言之,该诗的结构略同于一般文章的“总—分—分”结构。
第二句的“趣”蕴涵在上、下空间的位移和更叠上。由于诗人在山谷和山峰间跋涉,爬上又爬下,故所见是诱人的“千山高复低”景观。这“千山”的探头探脑让人感觉不仅仅是诗人眼目中所见,还是“千山万山”在与诗人玩捉迷藏的游戏。山与人互相亲近,趣味横生。
这样的趣味同样出现在第三句,当然这第三句“好峰随处改”的“趣”又与上句有所区别。它的“趣”体现在诗人作“平行移动”后,由于角度变化、视界变化,观看到的是“岭”成“峰”或者是“峰”成“岭”了。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四望看山了不同”呢!这样来品,趣味多多。
第四句“幽径独行迷”的“趣”在哪里呢?请看,山谷间的小径,因峰回路转和草木遮掩,自然深邃,又由于“独自”行动难免对各处有些相似的路径有点迷惑了。这在安全问题上很有些危险,本来应该慌张才是啊!可是从上下的、前后的文字内容来揣测,诗人却是开心的,是闲适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人甘愿被迷了路,那样他能够再找得出原路来,才感觉刺激,才感觉成功。要说捉迷藏活动中的藏者是要比谁藏得深,或者是对立方能够快捷地找到躲藏者。显而易见,诗人在诗中的第3句是要表达诗人是捉躲藏者的这种身份和角色。不惧怕被迷住,越被迷住越有勇,越被迷住就感觉越刺激、越有大趣。上述情况所表明的趣味大抵如此吧!
第五句和第六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是写近景。“霜落”秋至,树上有果实,熊爬到树上或立起身子到树上摘果子吃;树林因落叶纷纷,诗人透过树干便能看到小鹿在山溪里面饮水。或者说,熊在高处,由于秋深林空,诗人仰头看去好象熊就爬在了高高的大树上。这一些只是写熊、鹿在秋天的山野里的活动状况,却被诗人写得相当的天真活泼和自由闲适,因为它们是率性的本真行为,并没有谁在逼迫它们那样去做。另外,这两句对仗工整,每句的三物之间夹杂两个动词,语意上也就给人造成一种运动的感觉。有趣,太有奇趣啦!
第七句“人家在何许”是自问,抑或是他问均可。是前者,则体现诗人内心的自得。是后者,则体现诗人不以路途遥远为烦恼匆匆在山中行走是要拜访友人或要人。无论在人还是在己都是开心的呀。自觅趣是趣,别人寻趣也是趣。
第八句“云外一声鸡”是告诉人们鸡叫处之高和远。意味着诗人要拜访的对象是隐士,是高士。传来的仅是“一声鸡(叫音)”而不是两声,更能表示空间距离实在遥远才将最响的那一声传递了个透,其余的都没有听到。在山脚、山腰已经有这样的乐趣,到了深而高的山中不定就更有趣了呢。你说,那里又会有什么珍奇?友人莫非是神仙么?……诗人不仅写现实中的“趣”,还写想象中的“趣”。写仙“趣”是“趣”,这无“趣”而找“趣”本身也就是一种最大的“趣”。山尖、山脚、山腰、山谷、山路处都落满了诗人的行踪,也落满了诗人的“趣”。这样的山行只能使诗人开心而热爱山中风物,也可以说,诗人因为有幸得遇贤师良友,还能学艺大抵开心,所以就算在山中行走个百遍都不会厌烦。

5、浣溪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2:48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译文;
北城门外青山横亘,东城之外白水环绕。在此地一分别,你就要像孤蓬一样万里飘泊了。白云飘浮不定如游子心意,太阳缓缓落山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彼此挥手,从此别离;萧萧马鸣,不忍分别。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僵卧孤村不自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夜阑卧听风吹雨,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铁马冰河入梦来。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
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2:49

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悠悠:久远的意思。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乡关:故乡。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白云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简析】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乘着白云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作者介绍】
[编辑本段]

李白(701——762),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中亚细亚(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5岁时随父迁居锦州彰明(现在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早年在蜀中读书,25岁时辞亲远游,31岁时第一次入长安,一事无成。42岁时,经道士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入京都,供奉翰林,后因得罪权贵,被排挤出京,从此长期漫游。“安史之乱”期间,他参加永主李璘幕府,希望为平叛出力。李璘被肃宗消灭后,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次年病死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和杜甫齐名的伟大诗人,世称“李杜”。他的诗反映了唐帝国极盛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和批判, 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有对壮丽山河的礼赞。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风格豪放飘逸,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纵酒、求仙的消极情绪。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解题】
[编辑本段]

顾名思义,这是一道送别诗。友人不详是何人,但从诗中可看出二人感情甚笃。李白生性狂放不羁,有侠肝义肠、仙风道骨。平生浪迹天涯,交游甚广,从天子以至于无可考之庶人,皆有知己,有不逆之交,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就有许多送别诗、酬答诗。
李白的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

【注评】
[编辑本段]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横:横陈,横对。郭:外城。白水:清净之水,潘岳诗有“白水过庭激”句。绕:环绕。○首联用对仗句交待送别的地点及自然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一:副词,表示动作刚一发生,随即会产生某种结果。为别:作别,送别。孤蓬:孤独的蓬草,比喻孤身远征的友人;蓬草易随风飞转,脱离根本,古人常以转蓬喻飘泊流浪。万里:极言其远。征:远行。呼应题目中“送”字。依依不舍,对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为关切、似有千言万语。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飘浮的云朵如游子的心绪,落日的余辉似故人的恋情。○用一联名词语含蓄表达了此时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维。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自:介词,常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表示与动作有关的时间、处所等的起点。兹:代词,近指,义为“这”“此”。现在。去:离开,离去。萧萧:象声词,马鸣声;《诗·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人;《左传·襄公十八年》“有班马之声。”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手挥目送,马亦有情,人何以堪!

【译文】
[编辑本段]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
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
此地即刻辞别之后,
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
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
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凄惨的呜叫声!

【简析】
[编辑本段]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是一工对,“青”“白”是颜色对,“山”“水”是同类对,“横”“绕”一动一静为反对,“北”“东”为方位对;“郭”“城”为同类对。其中“城”与“郭”互文见义。此联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交待了送别时的大场景,而且山静水动又是诗人与友人生活情景的象征:一静一动,我留君去,一北一东,自然的引起下联。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之说,此联即情景交融的佳句。
颔联是应该用对仗的。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佛教将“爱别离”视为人生八苦之一,是深谙人性的;今人犹视出远门为畏途,何况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的古人呢?
故古有“离愁别苦?之语。离别之苦是双方的,但诗人在此最为关心的是朋友前途的一路风霜,“孤蓬万里征”一句有不尽的关切殷情。俗云“在家千日好,出外当时难”,更何况此行是。“万里”长征呢!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无限的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
不舍不忍的离愁别苦是沉重的,但又是应该排解掉的,否则太累。接下来颈联则感情平缓,止住了伤痛。离别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让我们铭记此断肠时刻,牢记住对方,慢慢的将一种相思化作两地闲愁吧。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从语法修辞角度看,此联是名词语,四个名词短语之间不用谓语连接,其间留有空隙,可由读者去填充创造。
浮云既有飘忽不定的特点,也有相对静止的特点,当无风之时,云的凝重常让人看不出其动态,杜甫有“云在意俱迟”诗句即是此景。故出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如此理解又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潇洒自然,余味无穷。再见了,朋友!挥手之余,友人身影渐渐远去,不可复识,但那可亲的友人坐骑似谙人性,仍从看不到的远处萧萧长鸣,娓娓辞别而又报导平安的信息,将离别的场景及情绪变得很长!很长!

---------------------------------------------------------------------
秋词二首

原文
[编辑本段]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鉴赏
[编辑本段]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今天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同时,他的自我表现欲也比较强,爱显示自己。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唱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站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他居然以此为乐。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樽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译文】
[编辑本段]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编辑本段]

“自古逢秋悲寂寥”,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极为合理。

---------------------------------------------------------------------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编辑本段]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
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已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注释
[编辑本段]

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意满足。
③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④幽径:小路。
⑤熊升树:熊爬上树。
⑥何许:何处,哪里。

赏析
[编辑本段]

赏析一:
这首诗是由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梅尧臣是宋诗开山祖师,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的心情,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路高迷糊了的优雅心情,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
开头一句即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第二句交代喜爱的原因:“千山高复低”。按常理,应该是“千山复高低”的景象,使得诗人感到正好与自己喜欢山野风景的情趣相合,现在倒过来写,强调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也是诗的构思所决定的。第二联第一句便承“千山”写“好峰随处改”。“好峰”便是“千山”;“随处改”,到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复低”的具体化。第四句扣题目“山行”,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当然也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开拓了山野的境界。第三联两句通过“熊升树”、“鹿饮溪”进一步写山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霜落”。如果说“千山高复低”是相对的静态景物的话,这两句则是专写动态景物。所以中间两联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最后两句写人家的所在。人家在哪里?在遥远的白云之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
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另外,诗境的揭示与开拓也留给人不尽的余韵。

作者介绍
[编辑本段]

梅尧臣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皇佑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早年诗作受西体影响,后诗风转变,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他的《田家四时》、《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鲁山山行》、《晚泊观鸡斗》、《东溪》、《梦后寄欧阳永叔》等诗都体现了这种造语平淡而意在言外的作诗主张。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著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本。
--------------------------------------------------------------------
浣溪沙-苏轼
[编辑本段]
簌簌衣巾落枣花①,村南村北响缲车②。牛衣古柳卖黄瓜③。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④。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

陆游(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表达强烈的爱国感情。他积极主张抗金,却遭当权的投降派谗毁,终于被排挤罢官。尽管如此,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

其他作品
[编辑本段]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

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传世名篇

原诗
[编辑本段]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① 僵(jiāng)卧:挺直躺着。 ②不自哀:不为自己悲伤 ③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④ 夜阑(lán):夜深。 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写作背景
[编辑本段]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赏析
[编辑本段]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