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中国各口岸重现了久违的热闹景象。
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八天长假期间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1634.3万人次出入境,日均客流量达到204.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5%。这些数字背后,是跨境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的生动写照。
假期期间的出入境客流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10月4日这天,各口岸迎来了235.3万人次的出入境高峰,创下了今年假期单日最高纪录。想象一下,这个数字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所有居民在同一天集体出行,口岸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细细分析这些数据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内地居民依然是出境游的主力军,共有916.5万人次的内地居民在这个假期选择跨境旅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6%。
港澳台居民的跨境流动更加活跃,增长率达到12.2%,显示出大湾区生活圈的紧密联系正在不断加强。
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国人来华数据的亮眼表现。整个假期共有143.4万人次的外国人出入境,其中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两成。
更值得关注的是,适用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到53.5万人次,同比激增46.8%。这个数字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中国扩大免签的积极效果。
全国边检机关在这个假期可是下足了功夫。他们严格执行“中国公民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的承诺,开足查验通道,科学组织勤务。
就像一位经常往返深港的商务人士说的那样:“这个假期过关特别顺畅,虽然人多,但秩序井然,效率明显提高了。”
除了人员往来,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也达到了74.4万架次,同比增长11%。天空中飞行的国际航班、海面上航行的邮轮、陆路口岸穿梭的车辆,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国际往来画卷。
这个假期的出入境热潮,不仅释放了被压抑的跨境旅行需求,也展现了中国与世界连接的紧密程度。从商务出行到探亲访友,从观光旅游到学术交流,各式各样的跨境活动在这个黄金周里交织上演。
看着口岸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中外交流的脉搏正在强劲地跳动。这股跨境流动的热潮,不仅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更为经济全球化写下了生动的注脚。随着国际往来渠道的持续畅通,这样的热闹景象,未来或许会成为常态。
有网友戏称:中国人平时就像压缩饼干,一到假期就膨胀开来;看着海外各个热门景点人山人海的中国人,没准外国人都得起疑:确定中国只有14亿人口吗?
下一个假期,你会选择国外哪个地方作为度假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