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中偏东的大瑶山深处,藏着个宝藏地 —— 金秀瑶族自治县,就像被绿色森林捧在手心里的珍珠。这里超七成地方都是茂密的树林,好山好水自然孕育出不少宝贝。今天要说的十大特产,就是这片土地给大伙的暖心礼物,每一样都带着大山里的清风、云雾,还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智慧。
山林里的神仙饮料:喝一口就忘不了
要说金秀最有名的,还得是金秀红茶,妥妥的 “茶中大佬”。这儿可是《茶经》里都提到过的老牌产茶区,全县好多乡镇都种着茶树。茶园都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温度适宜,常年云雾缭绕,茶树慢悠悠地生长,茶叶品质特别好。尤其是野生红茶,味道柔和又香甜,泡出来的茶汤红亮红亮的,杯壁还会挂着一圈好看的 “金边”。这红茶对胃特别友好,老人小孩都能喝,当地好多长寿老人都爱喝,2018 年还被选进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呢!
大瑶山甜茶也特别神奇,喝起来甜甜的,却不含糖,是天然的甜味剂。瑶族老祖宗几百年前就开始用它泡茶喝了,1999 年还拿过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还有绞股蓝,被叫做 “南方人参”,长在原始森林里,没有一点污染,里面的营养成分比别的地方的绞股蓝高得多,有几种和人参里的一样。泡成茶喝,刚开始有点苦,后面越喝越甜,还能降血脂、抗疲劳,养生效果一绝。
瑶家味道:一口吃出乡愁
每到过年,瑶家人就开始忙活熏腊肉。把自家养的土猪肉用盐腌好,再用松木、茶籽壳慢慢熏上几周,熏得油滋滋的,肉紧实又咸香。想吃的时候上锅一蒸,整个村子都飘着香味,这可是瑶家人招待贵客的拿手好菜。搭配着熏腊肉吃的罗香笋干也很棒,用大瑶山的野生竹笋做的,手工剥壳,炭火慢慢烤干,放很久都不会坏。和腊肉一起炒,笋香和肉香混在一起,香得不行!
艾叶粑粑是春天的味道。把野生艾叶煮烂,和糯米粉揉成团,包上花生芝麻馅,蒸熟后绿油油的,看着就有食欲。吃起来甜丝丝的,还带着艾叶的清香,逢年过节瑶家人都会做。椒盐河鱼仔也很受欢迎,用山里小溪里的小鱼,腌制后炸得酥脆,当零食吃或者下酒都特别合适,一口一个,都是大山的味道。
香芋扣肉更是瑶家宴席上的 “硬菜”。选养了两年多的土猪肉,配上当地的香芋,用秘制调料腌好,一层肉一层芋头蒸熟,翻个面扣在盘子里,油亮亮的。吃起来肥肉一点都不腻,芋头吸满了肉汁,每一口都超满足!
大山里的宝贝:天然养生好物
金秀灵香草可有个超酷的外号 ——“藏书卫士”,以前古人用它防虫蛀书。这草香味特别好闻,能做成香包、熏香,在国外市场很受欢迎,一年能卖出好几千吨。家里放一点,立马充满了瑶山的独特气息。
野生干灵芝也是大瑶山的宝贝,在森林里吸收了日月精华,晒干后营养一点没少。瑶家人喜欢把它磨成粉,和红茶一起泡,茶香里带着灵芝的醇厚,喝了滋补身体,送长辈再合适不过。野生香菇也不逊色,长在腐木上,蛋白质高、脂肪低,晒干后香味更浓,随便煮煮都特别鲜,不愧是 “山珍”!
特产背后:守护大山,日子越过越好
为啥金秀的特产这么好?因为瑶家人打心眼里爱护这片山林。种红茶不用化肥农药,绞股蓝就让它在森林里自然生长,熏腊肉也按着时令来。这种 “靠山吃山,更要护山” 的做法,让每样特产都特别天然健康。
这些特产还成了瑶家人的 “致富法宝”。光是绞股蓝,全县就种了八千多亩,一年能收一千多吨,带来不少收入。茶叶产业也很红火,有的茶园一亩能赚好几万,古树茶更是贵得很。罗香乡靠做笋干、瑶寨靠熏腊肉,越来越多老乡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老手艺派上了大用场!
现在,这些特产也跟上了时代。金秀制定了红茶生产标准,保证品质,还出了不少有名的品牌,拿了好多大奖。灵香草制品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从大山深处的茶园、竹林,到大家的餐桌、书房,金秀的特产不只是好吃好闻,更是瑶山文化和生态保护的鲜活故事。
带一份金秀特产回家,就像把大瑶山的云雾、千年的烟火一起带回去。这些凝聚着大自然和瑶家人智慧的宝贝,既守护着瑶寨的传统,也让乡村振兴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