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范宏韬
10月8日,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10月8日),深圳全市接待总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七天增长12.4%(其中:外国游客入境9.1万人次、增长145.2%);旅游总收入.4亿元,增长17.6%。新开业的世界级文旅地标与丰富的沉浸式多元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世界级地标密集落子
重塑大湾区文旅版图
节前一周,深圳一批世界级文旅项目的惊艳亮相,点亮珠江东岸的同时,也悄然间让深圳文旅资源从“城市配套”升级为“引流要素”。9月26日,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与全国最大户外水上剧场“欢乐剧场”同日揭幕,以 “双玉盘”建筑形态和3790㎡可升降水域舞台刷新城市西岸封面。
仅仅三天后,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盛大开业,第六代分布式造雪技术将零下6℃的冰雪王国带入30℃的南国初秋,让这座原本不见雪落的南国都市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热带雪都”。
据了解,国庆长假第一天“湾区之眼”便收获12.6万人次的客流量,在8400平方米的阅读空间里,超过10万种、30万册图书,主题展览、名家对话、艺术市集、主题沙龙重新定义深圳“书式生活”。此外,前海冰雪世界黄金周期间接待约20万人次,室内滑雪场接待量达到3万人次,其中港客占比约20%。滑雪爱好者佘女士兴奋地说:“我们以前滑雪都是冬季去欧洲、日本,夏季去新西兰,深圳前海冰雪世界开业后真的方便很多,离得近又有直通巴士,带再多的雪具装备都不用担心。”
作为深圳经典旅游名片,海上世界明华轮在2023年开始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后,也在今年国庆期间焕新归来。10月1日,深圳原创、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在蛇口海上世界明华轮开启全球首演。当天,黄金周期间的演出门票便已全部售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据悉,该剧由英国国宝级艺术家Amit Lahav率国际团队,历时千日打磨,其创作灵感源于歌德《浮士德》与果戈里《外套》,不仅是为明华轮舱空间量身定制的深圳原创,更填补了大湾区在国际制作与原创沉浸式剧目领域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双节”期间深圳科技馆客流量突破200万人次,成为全国科普界现象级地标。国庆节,该馆开展国防科普路演、科技辩论赛、未来科技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秋节,推出“九天揽星河”系列观月、赏月活动,打造“科普盛宴+研学升级”的双重体验。据悉,五一开馆至今,深圳科技馆围绕“科学如此好玩”这一核心目标,累计开展科普活动4400余场,打造“天天有体验、周周有更新、月月有主题”的科普教育体系,持续打造餐饮、文创、教育等多元消费场景,为深圳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文旅深度融合创新
打造全季全域魅力矩阵
据携程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出游趋势分析,情绪价值、时间效率与性价比成为影响出行决策的三大关键要素,旅客出游偏好正从简单的“去看”加速转变为“去体验”,具备“场景+文化+体验”的复合型产品更受欢迎。
深圳的超前布局,正好切中了这一市场脉搏。节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启动 “深圳秋日心动” 文旅促消费活动,以 “未来科技+沉浸体验” 为核心,与多部门、各区共推17文商旅体特色活动,构建起覆盖全季、全域、全龄的文旅魅力矩阵,诚挚邀约国内外游客“在世界行走,到深圳停留”。
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深圳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9%,部分新项目开业即成顶流。10月1日,此前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成功举办的“哈利·波特”线下展演登陆深圳,将龙华牛湖水碧道沿线的森林将被打造成一个绚烂的光影步道,游客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重温禁忌森林中的经典场景,邂逅飞天扫帚、树精、奈法等神奇生物,甚至亲身体验施展魔咒的乐趣,吸引来自全球的哈利·波特粉丝来深互动体验。
中秋节当天,荷兰国宝级的环境戏剧《漂浮歌后》在深圳K11海面上带来大湾区首秀。荷兰女歌唱家穿着像17世纪欧洲古典礼服的巨大伞状裙子,漂浮在海面上,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在中秋夜的海边,免费欣赏这场“海上奇观”。
与此同时,深圳依托 2025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节日大道·天空音乐会、王力宏演唱会等重点演出,打破演艺活动单一观演模式,开发集演出门票、交通接送、特色住宿、景区游览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演艺主题游”套餐,打造串联演出场馆、都市文旅地标、艺术街区与夜间消费集聚区的“跟着演艺去旅行”精品线路,深化粉丝效应与“票根经济”,有效吸引跨区域游客延长停留时间,持续带动文旅消费。
小梅沙海洋世界潜水员与 白鲸共同演艺中秋节限定版《深海之吻》。 受访景区供图